来源:中工网
暮色四合时,崇信县百贯沟煤业公司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依旧灯火通明。篮球场上,年轻职工们激烈对抗,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旁的省级职工书屋内,技术骨干王向东戴着眼镜,专注地翻阅着采煤工艺新书籍,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这样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场景,正是公司工会探索服务职工新模式结出的硕果,让799名职工真切浸润在幸福之中。
“两个改善”为职工生活筑牢根基。物质生活改善方面,公司工会坚持“三问于民”,创新“10+N”为职工办实事模式,把职工的需求当作发展指标来落实。曾经矿区的老旧宿舍楼,墙面斑驳、设施陈旧,职工们对此多有抱怨。工会将宿舍楼改造纳入“10+N”民生实事清单,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翻新。如今,崭新的瓷砖墙面、明亮的节能灯具、便捷的卫浴设施,让职工宿舍焕然一新。职工张昭才开心地说:“现在的宿舍住着太舒服了,就像回到自己的小家。”近年来,2000余万元的民生投入,50余件实事的落地,让职工的物质生活愈发富足。
精神需求改善同样成果斐然。新建的职工健身房内,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矿工张少军下井归来,总会来健身房跑跑步、举举哑铃,他笑着说:“以前下班后就是躺着休息,现在运动完神清气爽,感觉身体更有劲儿了。”“家文化”园里,精心设计的文化长廊展示着企业发展历程与职工风采,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打卡地。此外,先后组织百余位劳模先进赴昆明大理、南京等地疗休养,更是让职工们开阔了眼界。劳模赵孝聪从云南疗休养回来后,兴奋地和同事分享:“在大理看洱海,在丽江感受古城韵味,这一趟不仅放松了身心,更让我充满了继续奋斗的动力。”
“三项举措”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产改”与“家”文化深度融合,政工人员通过“走访转搭建连心桥”行动,每周走进班组、车间、职工宿舍,为职工排忧解难。去年冬天,走访人员得知井下作业区供暖不足,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在一周内就为作业区加装了新型供暖设备,温暖了职工的心。健全的激励机制成为人才成长的助推器,学历提升奖励、技能等级鉴定奖励等政策,激发了职工创新活力。职工刘刚凭借自身努力取得本科文凭,拿到5000元奖励时,激动地说:“公司的奖励政策,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重视,以后我还要继续提升自己。”在工资待遇上,完善的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机制,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2024年在岗职工人均收入突破18.5万元,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让职工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四个领域”全方位守护职工权益。在身体健康领域,每年的全员健康体检和女职工“两癌”专项体检,为职工的健康保驾护航。女职工小刘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乳腺问题,由于发现及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她感慨道:“多亏了公司的体检,让我能早发现早治疗,工会就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家庭生活领域,17.47万元救助金、14.13万元助学款,帮助困难职工及其子女渡过难关。职工张新平家境贫寒,孩子考上大学却为学费发愁,工会及时送来助学款,让孩子顺利入学。张新平眼含热泪说:“工会的帮助,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职业发展领域,打破身份学历界限,8名一线产业工人走上副科级岗位,为职工打通晋升通道。权益保障领域,职代会制度的落实,让职工充分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自身权益,构建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百贯沟煤业公司工会的“234”服务职工新模式,从物质到精神,从工作到生活,从个人发展到权益保障,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了职工生活品质。
(甘肃工人报记者 胡江 通讯员 梁彦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