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2002年-2011年称之为广西桉树的“黄金10年”,那么,2012年-2022年,则是广西桉树的“白银10年”。
![]()
广西桉树经过10年的“蒙眼狂奔”,风口的风不再那么强劲,也不再“种了就能赚钱”,但是发展的红利依然存在,再加上木材加工蓬勃开展,赚钱效应依然强劲,广西桉树不得不进入调整和优化期,也走进了“白银十年”。
![]()
《鹖冠子·环流》有云:“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作为一个外来树种,广西桉树的确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但是,在无限风光的背后,广西桉树却暗藏玄机,同样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
首先,由于很多地方无序发展,野蛮租地、合同欺诈等时有发生,地痞村霸滥占、侵占林地、拦路阻路,农民利益受损或受益不多;
其次,大面积营造桉树纯林、过度铲草除草,破坏生物多样性;
第三,滥用化肥农药和化学除草剂,甚至高毒性农药,破坏洁净水源……
这些为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粗暴地实施掠夺式经营,对土地、水源、环境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农村生活条件、生活环境明显变差,群众意见很大。
与此同时,社会上对桉树的争论不断,各种传闻层出不穷,关于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林中无飞鸟,林下不长草”、“绿色沙漠”和“桉树有毒”等说法盛行,甚至有人说是“断子绝孙树”,不断将桉树妖魔化,“限桉”、“禁桉”的呼声不断,大有将赶出广西之势。
![]()
面对这些问题和争议,广西先后出台一系列调整政策和措施,努力推动桉树科学发展。
![]()
2011年,广西罕见地编制了《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十二五”发展规划》,同年12月出台了《关于科学发展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意见》,明确速生桉重点在桂南地区和丘陵地区发展,控制在桂北和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发展,避免盲目发展。
2014年12月,广西印发《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森林树种结构实施方案(2015-2020年)》,确定桉树纯林改造区域和改造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桉树结构调整,逐步调减桉、松、杉等人工纯林种植规模,大力营造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名优经济林和混交林,细化明确桉树主要布局在年平均气温19. 6℃以上、北纬24. 5°以南区域,即八步、钟山、平乐、鹿寨、环江南部、东兰、凌云、田林一线以南的区域。
2015年,印发了《广西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更新改造管理办法》,规定保护等级为二、三级自治区级以上人工纯林公益林中,林龄满5年以上的成熟、过熟桉树纯林,森林、林木所有者可申请采用低效林改造方式进行皆伐更新,改造为生态功能更优的乡土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
2017年1月,广西立法制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强化水源保护地、保护区管理,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保护地、保护区新种植轮伐期不足十年的用材林,还禁止采用全垦整地、炼山等经营方式。
同年3月,印发了《关于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实施金山银山工程的意见》,提出开展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将结构单一的低产低效公益林及生态重要区域的用材林纯林改造为混交林。
2018年11月,广西出台了《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出台,自治区对油茶新造林按1000元/亩给予补助,市县按1000元/亩给予补助,补助范围包括桉树纯林更新改造为油茶。
2021年11月,广西印发《科学发展桉树工作方案》,确定从“十四五”开始,用10年左右时间,通过采取科学规划、科学育苗、科学造林、科学施肥、科学利用等措施,力争实现桉树发展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单产稳步提高、效益提升,实现功能多样、协调稳定任务目标。
![]()
显然,经过一轮高速扩张之后,对广西桉树发展以适当限制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
![]()
广西桉树已经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开始更多地转向了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更加注重桉树的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桉树的可持续。
桉树,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调整,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优化,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广西桉树已经走过了“黄金10年”、“白银10年”,那么,接下来的10年又将是什么呢?破铜烂铁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