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讯(记者 刘金 通讯员 李婵文/图)为切实提升网格员在源头识别群众心理健康问题、有效预判风险的能力,增强与群众沟通化解矛盾的技巧,6月6日下午,吴家堡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特邀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秘书长,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张媛敏,为辖区网格员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网格员心理疏导基础技能与原理培训”的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精准定位网格员工作实际需求。考虑到网格员并非专业心理咨询师,培训核心目标明确为“有效沟通、稳定情绪、建立信任、识别风险、引导求助”,而非深度心理治疗。张媛敏老师围绕“心理疏导基本原理”、“心理疏导核心技能”以及“网格员的自我保护与心理调适” 三大核心模块展开授课。
![]()
培训内容紧贴网格工作场景,形式生动活泼,运用情景模拟和真实案例示范,将抽象的心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重点呈现的三个典型案例极具代表性:一是如何化解激烈投诉,要通过“倾听共情+设定界限”的技巧,引导居民理性表达诉求;二是如何安抚独居老人,要聚焦“情感支持+资源链接”,通过温暖关怀与实际问题解决并重;三是如何解释不受欢迎政策,通过运用“化解对抗+重构认知”方法,争取居民理解与配合。
通过详细剖析这些源于日常工作的真实案例,张老师手把手指导网格员如何灵活运用积极倾听、共情表达、语言安抚、行动引导、边界把控这五大关键技能,实现理论向实战的高效转化。
现场反响热烈,效果显著。天王第二社区一名网格员表示:“这次培训干货满满!不仅清晰掌握了心理疏导的核心要素和我们工作的边界,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非常实用的沟通与情绪安抚‘工具’。今后服务群众,我一定能更有效地回应他们的诉求。” 勤北社区网格员的分享则更具反思性:“以前安慰居民常说‘别难过’、‘想开点’,今天才明白这可能是‘虚假共情’和‘说教’。现在我懂得要先真诚共情,比如表达‘我能理解这件事让您感到难过’,才能真正建立信任。”
此次培训不仅深化了网格员对心理健康管理重要性与复杂性的认识,更为其日常服务注入了专业、实用的“心”技能。通过提升网格员源头识别、沟通疏导和情绪安抚能力,吴家堡街道旨在进一步筑牢基层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增强主动发现和前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为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人性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心理服务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