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战争,每个人都有他想说的话。
尤其是亲身经历过的受害者,他们最有发言权。
可是很奇怪,为了某些所谓的利益,总有人扭曲事实、篡改历史。
甚至想捂住大众的口耳,否认曾经犯下的罪行。
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冷静的战争片。
电影另辟蹊径,通过一场官司,再次披露了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民族的迫害。
真人真事改编,故事就发生在距离我们不久的20世纪初。
一个来自英国的蠢货历史学家,竟公然否认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的存在。
此理论一出,美国的大学教授——一位专门研究“大屠杀”的历史学家。
在自己的书中声讨对方,称他是“大屠杀否认者”。
历史和真理总会站在正义的一方。
谁输谁赢,大干一场才知道!
(女主蕾切尔·薇兹和人物原型)
其实,严格来说,电影并非一部纯粹的战争片,传记片可能更合适。
蕾切尔·薇兹,这位毕业于英国剑桥的才女演员,演一名历史学家,智慧和气质是足足的够了。
关键是,人家不仅有头脑,还不缺颜值和演技。
电影中,她是为犹太民族发声的战斗者黛博拉·利普斯塔特。
为了演好来自美国的历史学家,硬是把优雅的英音改成了圆润的美音。
站在黛博拉对立面的,是卑鄙小人大卫·欧文。
不愧为戛纳影帝,不仅为角色暴瘦,还把狂傲、极端、狡猾的边缘人格演得丝丝入扣。
不过,电影最出彩的,还数一场接一场的法庭戏。
面对半个世纪前的那场大屠杀,女主黛博拉是愤怒的、悲伤的。
然而,法庭却不允许情绪化的东西过多出现。
因为铁一样历史,需要铁一样的证据。
好在她的背后,有一个优秀、充满正义的律师团队。
现实还是,卑鄙的对手会拿这些人胳膊上的纹身大做文章。
不负责任地将其称作赚钱工具和博取同情的标志。
幸存者无法成为最佳证据,他们只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是活生生的人。
纵然现实不近人情,法律不甚健全,黛博拉也没选择放弃。
想来,每一位中国观众都会和电影中的犹太人一样纠心。
南京大屠杀,二战慰安妇,始终是我们避不开的伤痛。
影片最后,打赢这场“硬战”后,黛博拉欣然接受采访,她说:“我提倡言论自由,支持任何人说任何想说的话,但你不能说谎。”
有些时候,人性会说谎,但历史不会。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大约110万的受害者中,绝大部分都是犹太人。
对比国内一些“手撕鬼子”的脑残剧,本片的剧本简直太给力。
把历史真相交给法律判决的形式,更是极其少见。
很多时候,观众所需的并非一腔热血的家国情怀,而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真相。
或许大多数时候,真相难以接受,但总比自欺欺人好得多。
因为历史无须美化,它的作用就是被真实地还原给大众。
《否认》
导演: 米克·杰克逊
演员:蕾切尔·薇兹 / 汤姆·威尔金森
年代:2016 豆瓣:7.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