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一部电影无疑就是《南京照相馆》,总票房强势冲击30亿元,国产片终于摸到了历史题材的流量密码。
现如今,更猛的来了,《731》首映前一天(9月18日,周四工作日),预售票房直接冲破1.1亿,把同期所有电影远远甩在身后。
要知道,《731》这部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的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足足走了近十年,如今用 “预售即王炸” 的姿态,证明了 “严肃历史题材也能成爆款”。
9月18日当天,全国总预售票房1.13亿,《731》一家就吞下1.1亿,票房占比高达98.1%,排片占比也达到66.9%。
对比同期的《窗外是蓝星》(预售 61 万)、《南京照相馆》(预售 27 万),简直是降维打击。
更关键的是,这还是周四工作日的成绩,放在往常,工作日预售往往是节假日的零头,《731》却在非黄金时段引爆市场,足以见观众对它的期待值拉到了多满。
《731》的上映之路,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坎坷,早在 2015 年,导演赵林山就开始筹备,为了还原历史真实,他带着团队走访国内外数十座城市,查阅数百万字的史料,甚至找到731部队受害者后代采集口述。
光是搭建 “细菌实验室”“冻伤实验室” 等场景,就花了近3年时间,力求每一个刑具、每一处细节都和历史档案对上。但因为题材敏感、拍摄尺度大,影片几次定档又撤档,直到 2025 年才终于敲定上映,前后折腾了快十年。
这种 “十年磨一剑” 的劲头,在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点映反馈看,《731》没有走 “苦情卖惨” 的老路,而是用近乎纪录片的冷峻视角,把 731 部队的反人类实验赤裸裸地展现在大银幕上。
冻伤实验中,被抓来的中国人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里冻掉肢体;细菌实验里,活人被注射鼠疫菌后痛苦死去……这些画面残酷到让人窒息,却又精准戳中了观众的情绪点,不是为了渲染仇恨,而是让每个人都记住:历史可以被掩埋,但不能被遗忘。
《731》的爆火,和《南京照相馆》的走红形成了一种 “历史题材的接力”。《731》用更直接的方式,把最黑暗的历史剖面撕开给人看,用真诚的创作态度,去触碰国人心里最柔软也最坚硬的地方。
当然,也有人担心 “这么沉重的题材,能吸引年轻人吗?” 但预售数据已经给出答案:想看画像里,20-29岁观众占比超过60%,不少00后观众表示 “课本里的文字太抽象,电影把历史砸到眼前,才真正懂了‘勿忘国耻’四个字”。
从《南京照相馆》到《731》,国产历史片正在走出一条新路子:不再靠 “明星堆料” 或 “特效轰炸” 博眼球,而是扎扎实实用历史本身的重量打动观众。
只要质量过硬,再严肃的题材也能成爆款,《731》用1.1亿的预售票房证明了这点,也让我们看到:国产片的天花板,从来不在 “娱乐化” 里,而在对历史的敬畏与真诚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