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肥,史书上经常被贴上“懦弱无能”的标签。然而,如果我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他的儿子身上,就会发现“画风突变”。
他的长子刘襄带兵稳定朝局,次子刘章勇于击杀吕家人,其余儿子也多有勇有谋。
为何看似平庸的刘肥,儿子们却个个优秀?
![]()
逆袭之路
提到刘肥,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刘邦的软弱庶长子”。
他出身卑微,在吕后的威慑下谨慎行事,连司马迁在《史记》中都没有详细书写他的生平。
然而,如果我们对其进行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刘肥的生存智慧。
这个被贴上“平庸”标签的王爷,实则也有一定的谋略。
![]()
众所周知,刘肥是刘邦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
他的母亲曹氏家境贫寒,与刘邦并没有正式婚约,故刘肥从出生便带着“外妇之子”的名分。
此时的刘邦不过是个年过四十、游手好闲的基层官吏,每天在酒肆和官署之间活动,就连维持生计都成问题。
![]()
当时,曹氏虽然没有正式名分,但是以“家庭主妇”的身份,承担起了家务。
她的这番举动,让刘邦回家能够有热饭吃,也让刘肥度过了懵懂的童年。
此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市井中摸爬滚打的庶子,竟然会因为父亲的命运转折而平步青云。
![]()
后来,刘邦斩蛇起义,从泗水亭长摇身变为反秦领袖。历经七年的楚汉战争,他终于顺利称帝,建立大汉王朝。
此时的刘邦面临一个棘手问题:秦朝因为孤立无援而亡,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之后,他决定大封刘姓诸侯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稳定朝廷统治。
![]()
作为长子,刘肥虽然不是吕后所生,却因为“长幼有序”的传统得到了刘邦的重视。
不久后,刘邦册封刘肥为齐王,将胶东、胶西等六郡划归齐国。
刘邦的旨意中写道:“百姓中能说齐国语言的人都归属齐国。”
这意味着齐国疆域辽阔,一度成为了汉初最大的诸侯国。
![]()
除此之外,刘邦还专门选派开国功臣曹参为齐相,辅佐刘肥治理封地。
从这件事,足以看出刘邦对这个庶长子的特殊关照。刘肥尽管没有帝王之才,却懂得乱世生存法则。
他能够在刘邦的宠爱与吕后的猜忌之间,精准把握分寸,不像戚夫人母子那般张扬。
![]()
示弱求生
刘肥掩盖自己的锋芒,故意向吕后“示弱”,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家族。
因此,他在汉初波诡云谲的政局中,为家族守住了齐国这片沃土。
当吕后处死赵王刘如意、逼死梁王刘恢的时候,只有他安然无恙。
他在危机重重的时局中,找到了生机。
![]()
这份能屈能伸的隐忍,正是他特有的生存哲学。
刘邦的宠爱如同双刃剑,既让刘肥显赫一时,也为他埋下隐患。
不久,刘邦因病去世,汉惠帝刘盈坐上皇位,吕后以太后之尊掌控朝政。
吕后对刘邦的宠妃与儿子们素来忌惮,首当其冲的便是占据肥沃土地的刘肥。
![]()
有一次,刘肥入朝觐见汉惠帝。当时,惠帝设家宴款待兄长,让其上座。
吕后在宴席上设下毒酒,想要借敬酒之名除去心腹大患。
幸而汉惠帝天性仁厚,见兄长举杯,自己竟然也起身取酒,想要与刘肥共饮。
见此情景,吕后感到惊恐,立即打翻了酒杯。
![]()
刘肥虽然暂时侥幸逃生,但是心中增添了更多的担忧。
他逐渐意识到,父亲的庇护已随皇权更迭烟消云散,如今的齐国随时可能成为吕后的眼中钉。
为了摆脱险境,他接受谋士建议,将齐国富庶的城阳郡献给吕后之女鲁元公主,并尊其为 “王太后”。
![]()
这一招果然奏效:吕后见刘肥甘愿割地臣服,又以晚辈自居,便打消了除掉他的念头。
这一举措看似懦弱,却暗藏着生存智慧。
城阳郡虽然是富庶之地,却只是齐国的九郡之一,以一郡之失彻底换得吕后的信任,其实也不吃亏。
他觉得这样的做法,符合以退为进的策略。
![]()
果然,吕后对此十分满意,不仅设宴款待刘肥,更允许其返回封地。
此后多年,刘肥谨守藩王本分,不再过问朝廷政局。
即便吕后不断分割齐国土地,他也隐忍不发,只为在残酷的的皇权斗争中保住家族根基。
公元前189年,刘肥在齐国病逝,谥号 “悼惠王”。
![]()
史书对他的评价多为“懦弱无能”,却不知他竟然为刘氏江山留下了最锋利的“刀刃”。
刘肥死后,长子刘襄继位为齐王,次子刘章受封朱虚侯,入长安宿卫。
此时的西汉王朝,已进入吕后称制的第七年。吕氏外戚遍布朝堂,赵王吕禄等人掌控军队,大有取代刘氏之势。
![]()
吕后临终前,命令吕禄、吕产率领军队守卫皇宫,千万不要去送丧,以免被人控制。
吕氏集团蠢蠢欲动,一场颠覆政权的阴谋正在酝酿。
当时,身在长安的刘章成为关键人物。
他的妻子是吕禄之女,凭借这层关系,得以知道吕氏的起义计划。
![]()
存续之道
在这危急时刻,刘章派人秘密联络哥哥刘襄:“吕氏家族想要危害刘氏王朝,您可以发兵向西进军,我们在京城作为内应,共同诛杀吕氏众人,来安定刘氏天下。”
刘襄接到密信后,立即整顿军队,以 “诛灭吕氏,匡扶汉室” 为名向长安进军。
![]()
为壮大兵力,刘襄设计骗取琅琊王刘泽的军队。
他派出内史祝午以“共商大事” 为名,哄骗刘泽到齐国。在这之后,将其软禁起来,命令祝午接管琅琊军。
刘泽虽然辈分高于刘襄,却因中计而被迫加入齐王阵营。齐王大军西进的消息震动朝野,吕禄、吕产慌忙调兵遣将。
![]()
此时,刘章在长安城内与周勃、陈平等老臣里应外合。
周勃用计骗取北军指挥权,精确规定“为刘氏右袒,为吕氏左袒”。
当时,将士们皆右袒,刘氏集团掌控了禁军。
刘章则带领士兵闯入未央宫,斩杀吕产,随后在全城搜捕吕氏族人。
![]()
这场“诛吕”行动,最终以刘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消灭吕氏宗族之后,拥立新帝就成为了朝廷的头等大事。
刘襄拥有首义之功,又作为高祖长孙,原本就是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人。
然而,他的舅舅驷钧却成为自己致命短板。
![]()
琅琊王刘泽认为,齐王的舅舅驷钧,为人暴戾。
先前因为吕氏的缘故,几乎使天下大乱。如今要是再拥立齐王,这是想要重蹈吕氏专权的覆辙。
与此同时,代王刘恒进入视线。
这位汉高祖第四子,生母薄姬出身卑微,且代国地处边陲,势力薄弱。
![]()
他们一致认为,立代王刘恒为帝最为稳妥。于是,刘恒被迎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刘襄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接受现实,率军返回齐国。刘襄的失败,实则是汉初政局的必然选择。
刘邦晚年诛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的举动,让功臣集团对强势藩王心存忌惮。
![]()
然而,齐国的雄厚实力,更让朝臣担忧“主弱臣强”的局面再现。
相较之下,低调的代王刘恒,反而成为平衡各方利益的最佳人选。
这个庶子刘肥,虽然没有登上皇位,却在汉初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
刘肥用隐忍保住了家族根基,刘襄和刘章挽救了刘氏江山。
![]()
结语
刘肥虽然因为身份敏感而低调自保,这看似“懦弱”行为的背后,却是乱世中的生存智慧。
他的儿子们趁着吕氏专权之乱迅速崛起,帮助了刘氏家族重掌大权。
这场“父弱子强”的逆袭,既是朝廷波诡云谲的缩影,也印证了刘肥“平庸”的背后,暗藏着强大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