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买包,他买古董;别人炒股,他囤法人股。”
上海滩有位神人,早年开出租车时兜里揣着国库券当“方向盘”,如今喝茶用的鸡缸杯价值2.81亿,刷卡刷了24次才拿下。
他就是被网友戏称“收藏界的锦鲤”、“资本界的老狐狸”刘益谦。
这个从城隍庙弄堂里走出来的男人,用四十多年的时间上演了一部“草根逆袭爽文”。
1980年的上海街头,17岁的刘益谦跟随舅舅在城隍庙旁的皮具作坊里做皮包。
一个皮包一块钱,这根本不能让刘益谦满足。于是他脑子一转很快想到了办法,把活外包出去。
他促使舅舅雇了一批家庭妇女来制作,自己则充当中介商的角色赚取差价。凭借这个方法,每天稳稳入账100元。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是笔不小的收入,就这样刘益谦凭着自己的一股机灵劲儿,早早地跻身“万元户”行列。
这让刘益谦第一次尝到了财富的甜头,也在他心底埋下了一颗渴望更大成功的种子。
要是一般人,肯定就继续守着皮具店,虽不说大富大贵,但日子也已经比大多数人好过了。可刘益谦不是一般人,凡成大事者,就是爱折腾,敢折腾。
刘益谦从来不是贪图小富即安的人,于是很快他就瞄准了下一个挣钱路子,开出租车。
当时的上海开出租车的并不多,会开的人少,而且一辆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的。但刘益谦发现对于出租车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可当时考驾照的费用竟高达6000元,对财富的渴求和足够的自信让刘益谦果断掏出积蓄,成了最早一批学驾照的人。
数月之后,刘益谦顺利获取驾照,旋即购置汽车,风风火火地做起了出租车司机。
这在80年代,可是个时髦赚钱的营生,刘益谦也借此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为日后的腾飞积累人脉和经验。
而真正使刘益谦踏上资本传奇之旅的,当属股市。
刘益谦还在开出租车的时候,某一天她送一位乘客去公司。路上乘客们热烈讨论着,上海豫园商城即将发行股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益谦瞬间来了兴致,毕竟豫园商城所在的城隍庙,正是他自家商店的所在地,对这里,他再熟悉不过。
那时的中国股市,仅有“老八股”,而豫园股作为其中唯一的商业股,极具潜力。
刘益谦骨子里那股子敢闯敢拼的劲儿上来了,深思熟虑后,他一咬牙,掏出1万元,果断买下了100股豫园商城的股票。
谁也没想到,这一买,竟开启了他财富暴增的大门。
短短一年间,豫园商城的股票仿若火箭升空,一路狂飙,涨幅竟达100倍之巨。
刘益谦喜欢挣钱,但也不会被贪欲蒙蔽,他及时收手,见好就收,最后套现一百万。
这第一桶金,让他见识了资本市场的魔力。也瞬间点燃了他的投资热情。
也是从此开始,刘益谦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并渐渐开始自己的资本传奇之路。
1992年资本市场又迎来了新玩法,股票认购证。人们要想购买股票,要先摇号,而摇号前必须购买认购证,中签后才能购买股票。
而刘益谦此时没有直接想办法买股票,而是把目光放在了认购证上。
他大手一挥,一口气掏出20万元,买下了1000张认购证。按照他的推算这1000 张里起码能中签100张,转手一卖,稳赚300万。
事实也确如他所想的一样,刘益谦凭此又大赚一笔。
可刘益谦的脚步从来不会就此停止,他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只是小打小闹的赚一些“投机钱”。
2000年前后,法人股市场像片荒地,国企股东急着甩卖,散户嫌不能流通没人接。刘益谦却看出其中玄机,这不就是原始股吗?等政策放开就能变现!
他毅然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资。公司名为“理益”,这一名称一方面源于他名字里的“益”字,另一方面也饱含着他秉持投资理念获取收益的决心。
新理益成立后,刘益谦充分发挥自己在股市场上练就的精准眼光,四处寻觅投资机会。
他给那些尚未上市的小公司融资,以低成本介入,短短一年时间,新理益就摇身一变,成了囤积大批法人股的专业户。
此后他又多次采用竞拍或融资的方式,入主多家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上市公司。
当市场上其他人终于意识到法人股的巨大价值时,十几家公司的法人股早已被新理益收入囊中。
刘益谦则稳稳坐在股东席上,坐等年终分红,每年轻松入账千万,彻底在资本江湖站稳了脚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资本大鳄”时代。
除了赚钱,刘益谦还爱花钱,而且他还很会花钱。
刘益谦酷爱收藏,喜欢收集各种世界级的古董名画。
最著名的一次当属是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现场,刘益谦身穿红色T恤,多次举牌,最终以2.81亿的价格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这一价格,瞬间刷新了瓷器拍卖纪录,震惊
整个收藏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前脚刚拿到鸡缸杯,后脚他就大大咧咧地倒入普洱茶,一饮而尽,这一豪放举动,让无数人目瞪口呆。
有人嘲笑他不懂收藏,是“暴发户”行径,可刘益谦却毫不在意,他直言这是自己的乐趣,自己就是想体验一下,想“尝一口仙气”。
除了鸡缸杯,刘益谦的收藏清单堪称奢华至极。他曾花10亿巨资买下名画《侧卧的裸女》,又以3.08亿拍下王羲之的《平安帖》,41个字,平均每个字价值750 万,令人咋舌。
还有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图上12只小鸟,被他以6171万收入囊中,平均每只小鸟价值500万,网友调侃这鸟要是会下蛋,每个蛋都得镶钻。
2015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他更是上演“捡漏”大戏,以1200万拿下傅抱石的《云中君和大司命》。
他的收藏领域广泛,涵盖书画、瓷器、唐卡等众多品类,随便一件拿出来,都是博物馆级别的珍品。
凭借着这些天价藏品,刘益谦几乎凭一己之力,将中国艺术品市场带入了亿元时代,成为收藏界当之无愧的大佬。
如今的刘益谦,历经风浪,传奇一生,什么都见过,什么都享受过了,人到中年愈发内敛持重。
今年年初,有人偶遇刘益谦站在马路上吃盒饭,拍照发到网上。有人猜测他是不是遇到经济困难了,他本人很快澄清,这家店是他以前开出租的时候常来的,以前也是这么站着吃,日子怎么过全凭乐意。
有人说刘益谦是“投机分子”,有人说他是“商业奇才”,但不可否认,他是改革开放40年最典型的草根逆袭样本。
他没有名校背景,没有家族光环,靠的就是比别人多一分胆量,多一分算计。
他曾言,我并不幻想一夜暴富,任何一个暴富的机会我都不会放过。
无论是大胆进入股票市场,还是认准投资,他都在告诉世人,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比别人更早看到风口的眼光,和敢于all in的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