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打脸了?2015年专家预测:一旦开放二胎,中国新生人口将会激增

0
分享至

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当时权威专家预测中国将迎来一波“婴儿潮”,甚至大胆推测每年新增出生人口可能达到2000万。

如今十年过去,实际情况却与预期大相径庭——新生儿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逐年下降。2024年的出生人口仅为954万,还不足2016年的一半。

那么,为什么专家当初的乐观预测完全落空?现在的年轻人为何连一个孩子都不愿生呢?



数据下滑,生育率触底

2014年,人口学家翟振武和他的团队信心满满地计算出,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有9000万育龄人群积极响应,每年新生儿数量有望飙升至3500万,生育率会反弹到4.5。

这样的数据仿佛给整个社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似乎第二天医院产房就会被新生婴儿挤满。

然而事实却让所有人感到失望。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执行,出生人口确实短暂上升到了1786万,但这种增长就像烟花一样,短暂绚烂后迅速暗淡。

从2017年起,新生儿数量一路下滑,年年递减,到2023年已经跌破千万大关。

当年预测的3500万,现在连零头都达不到,政策的实际效果令人堪忧,转化率不足5%。

那么,专家的预测为什么会和现实产生如此大的差距呢?



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说穿了,当时的预测模型更像是空中楼阁,脱离了实际的社会状况。

学者们专注于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却没有考虑到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的价值观早已发生改变。

老一辈人认为“多子多福”,但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上。

无论是旅游、健身还是自我投资,现代人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而生育已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

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深层社会变化,才是导致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年轻人“不生”的真实原因

有人形容养育孩子是“甜蜜的负担”,但对于当代职场人来说,养孩子简直是一个随时可能压垮家庭的“无底洞”。

即使是在二三线城市,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花费50万元;而在一线城市,这个数字轻轻松松就能突破百万。

教育、医疗和房贷这三大压力,光是想想就让人冷汗直冒。



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更是扎心:女性生育后,就业率直接下降37%。

想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全国3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仅有4%,这意味着十个家庭中,九个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带娃。



如今的90后、00后早已不再抱有老一辈“有饭吃就能养大”的观念。

他们宁愿不要孩子,也不想让下一代重复自己的“内卷”人生。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超过一半的家庭明确表示不会考虑生二胎。



再看看周围,单身人口已经超过2亿,“不婚不育保平安”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口头禅。

过去人们觉得“成家立业”是生活的标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一个人同样可以过得精彩而充实。

生孩子难,更难的是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



尽管产假已经从98天延长到了158天,但对于职场妈妈来说,这点时间仍然远远不够。

很多企业在表面上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对育龄女性设置了各种隐形门槛。

双职工家庭面临的困境更加明显:夫妻双方都要上班,孩子没人照顾成为普遍问题。



想找老人帮忙?很多长辈身体吃不消,或者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家乡。

一边是无法放弃的工作,一边是离不开的孩子,这种矛盾感让许多年轻人彻底打消了生孩子的念头。



撒钱、减负能否扭转局面?

面对不断下滑的生育率,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试图挽救。

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开始发放补贴,有些地方生二孩甚至直接奖励2万元现金。

江苏更是出台了硬核措施,企业为一孩母亲缴纳的社保费用,政府承担50%-80%。

沈阳则干脆取消了产妇住院分娩的起付线,产妇无需提前垫付门槛费。



除了直接发钱,福利清单也在不断增加:多孩家庭买房摇号优先、公积金贷款额度翻倍等优惠政策听起来非常诱人,可为什么年轻人依然不买账呢?

虽然这些政策看似力度很大,但仔细算账后,不少人还是摇头叹息。



有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某城市每月给新生儿发放500元补贴,但一罐进口奶粉就要三四百元,这点补贴连宝宝的基本“口粮”都供不上。

更不用提教育和房贷这些更大的开销了,有人调侃道:“这点钱还不够房价涨个零头。”



要知道,现在养孩子最贵的不是奶粉和尿布,而是学区房和辅导班。

一套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动辄几百万,相比之下,那些补贴不过是杯水车薪。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些所谓的“锦上添花”式福利,很难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



买房摇号优先?前提是得有首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前提是你能贷到款。

现实中,很多年轻人连结婚的钱都还没攒够,更别提考虑生孩子的事情了。

虽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具体落实时,总感觉没有真正触及年轻人的核心痛点。



大家真正想要的,并不是生完孩子后再给一点甜头,而是从根本上减轻生活压力:房价降一些,教育成本少一点,职场对妈妈更友好一些。

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或许才能让年轻人迈出那一步。



养老问题的新思考

过去,人们总以为多生几个孩子,等老了就能有个依靠,但现实却狠狠打了脸。

新闻中关于多子女家庭因赡养老人而产生纠纷的报道越来越多,不是争财产,就是互相推卸照顾责任。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家亲戚的故事:兄弟三人谁都不愿意接老人去住,最后老人只能无奈选择去养老院。

这让不少人心里犯起了嘀咕:即便生了多个孩子,到老了真的能指望得上吗?还不如趁年轻多攒点养老钱,靠自己来得更踏实。



人口学者梁建章的话可谓一针见血:仅仅放开生育政策而不解决背后的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大家期待的不是单纯的“鼓励生”,而是希望生了之后有人带、养孩子没有经济压力、职场不存在性别歧视。

当前托育机构数量稀少,普惠性的更是凤毛麟角;女性休完产假回到职场后,往往发现岗位没了,晋升机会也消失了。



这些实际存在的障碍如果不解决,就算再多的补贴也无法消除年轻人内心的焦虑。

归根结底,要想让人们愿意生育,就必须先扫清“养不起”的顾虑,否则这个生育难题恐怕还将继续悬而未决。



参考文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柯建铭战胜赖清德,“姜还是老的辣”?!

柯建铭战胜赖清德,“姜还是老的辣”?!

爱意随风起呀
2025-09-20 01:45:21
就在刚刚!美国突然宣布!

就在刚刚!美国突然宣布!

安安说
2025-09-19 14:17:02
谁说“屁股大”的女生就不能穿牛仔裤?搭配一字肩T恤,活力满满

谁说“屁股大”的女生就不能穿牛仔裤?搭配一字肩T恤,活力满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9 12:09:01
苹果客服回应iPhone17系列新机凹陷:边框材质为铝金属,相较于钛金属偏轻软,碰一下可能会出现凹陷

苹果客服回应iPhone17系列新机凹陷:边框材质为铝金属,相较于钛金属偏轻软,碰一下可能会出现凹陷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9-19 14:46:21
弟弟6岁走失,20年后姐姐求职,看到老板戴父亲遗物当场痛哭

弟弟6岁走失,20年后姐姐求职,看到老板戴父亲遗物当场痛哭

兰姐说故事
2025-08-29 17:40:03
湖底惊现39年前失踪的运钞车,钞箱毫发无损,撬开后却傻眼了

湖底惊现39年前失踪的运钞车,钞箱毫发无损,撬开后却傻眼了

青青会讲故事
2025-09-17 11:32:38
美联储降息后,真正凶险的考验来了!中国必须稳住!

美联储降息后,真正凶险的考验来了!中国必须稳住!

李荣茂
2025-09-19 19:03:50
学医后你见过最恐怖的事是啥?网友:此生再也没有半点欢愉了

学医后你见过最恐怖的事是啥?网友:此生再也没有半点欢愉了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8 16:27:41
终于来了!NBA锋卫“王炸”加盟广东队,保送杜锋躺进总决赛!

终于来了!NBA锋卫“王炸”加盟广东队,保送杜锋躺进总决赛!

绯雨儿
2025-09-19 14:09:45
伟人派他回河北老家抗战,四个月拉七万大军,为何建国后仅授少将

伟人派他回河北老家抗战,四个月拉七万大军,为何建国后仅授少将

小港哎历史
2025-09-19 07:30:13
通过这12个细节,网友们对人口问题有个基本的预估了

通过这12个细节,网友们对人口问题有个基本的预估了

清晖有墨
2025-09-17 16:59:17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汉史趣闻
2025-09-19 14:32:28
翟欣欣涉敲诈勒索案一审宣判

翟欣欣涉敲诈勒索案一审宣判

界面新闻
2025-09-19 10:30:40
中国的“第一仗”,可能要在黄岩岛打响了!

中国的“第一仗”,可能要在黄岩岛打响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19:18:52
董军发统一强音,不到24小时,美媒放出消息,特朗普叫停对台军援

董军发统一强音,不到24小时,美媒放出消息,特朗普叫停对台军援

大白话瞰世界
2025-09-19 15:07:21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小餐饮老板,仿佛约好了一样,集体“醒”了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小餐饮老板,仿佛约好了一样,集体“醒”了

阿伧说事
2025-09-15 15:25:30
闹剧频发!这次西贝真要倒闭了!一条狗!给了西贝最后一枪!

闹剧频发!这次西贝真要倒闭了!一条狗!给了西贝最后一枪!

时尚的弄潮
2025-09-20 02:27:30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懂球帝
2025-09-19 22:06:26
这个特殊北非国家,访华时间定了,释放全球南方新信号…

这个特殊北非国家,访华时间定了,释放全球南方新信号…

新财迷
2025-09-19 23:36:30
谁能认出这是全红婵?长相+身材都变了,网友: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谁能认出这是全红婵?长相+身材都变了,网友: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念洲
2025-09-17 06:56:45
2025-09-20 05:11:00
云景侃记 incentive-icons
云景侃记
岁月无情,人有情
2624文章数 12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邯郸家长必看!孩子不上学别慌了,润泽心灵驿站专门帮这类孩子做疏导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