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一!第一!第一!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做对了什么?

0
分享至



持续开放、不断创新、勇敢前行

作者 | 本报记者 黄 浩

原标题 | “坚持第一”的力量——

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26年的创新突围

成立中国第一个科学教育硕士点、打造浙江省第一个STEM实验室、组建浙江省第一个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创建中国第一个中非科学教育合作中心、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在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相关成果拿下过许多“第一”。

不过,在浙师大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院长、浙师大科学教育中心主任黄晓心中,浙师大开展科学教育拿下的诸多“第一”,都抵不过“坚持第一”。

科学教育在早年间几经波折,许多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本科院校纷纷“下马”,但几十年来浙师大“风雨不动”、求索不止,如今终于搭上了科学教育“春天的列车”。

对于黄晓而言,这是最好的时刻,也是最忙的时刻。


破局之旅,从“编外专业”到“供不应求”

1999年,21岁的黄晓从物理系毕业保送浙师大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成为首届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两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的一位——这是浙师大最早招录科学类专业研究生。

相比如今科学教育的热闹非凡,彼时的科学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黄晓并不知晓,科学教育未来的前景将会如何。

但对于浙师大而言,其时开办科学教育相关专业,实在是一个十分迫切而必要的选择。

早年间,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都是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进行分科教学,浙师大也一直按照分科思路培养理科教师。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小学科学课程应当多样化,综合性的科学课程应运而生。1988年,浙江省成为最早开展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省份之一。

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合成一门学科,这门课怎么教?“当时综合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很缺乏,特别在实践中抵触情绪很大。”最早负责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专业的浙师大教授朱铁成回忆,他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综合科学课程教师的缺乏成为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一个瓶颈,尤其是研究型教师更加匮乏。

为此,浙师大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开办科学教育硕士专业的申请。申请批复后,浙师大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点的高校。

但问题随之而来,一个新专业开办后,课程如何设计?招生会顺利吗?未来就业会好吗?“朱铁成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同为浙师大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创者的陈秉初还记得,作为一个在教育部尚无编号的“编外专业”,科学教育专业相关的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评价几乎没有可供参考的官方资料。怎么办?借着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他们拉上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一起开始了探索。

“作为面向初中阶段培养科学教师的专业,这项探索还不能停留在象牙塔内。”陈秉初说,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等学科,在综合科学课程里各自的比重应占多少?科学教育课程应该在哪些学科交汇处寻找综合点?这些问题需要向一线求教。他们向浙江全省初中科学教师发放了3000份调查问卷进行摸底;同时,依托在浙师大举办的科学教育首批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陈秉初拉上这批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一起参与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

“这批名师名校长共18个人,后来12人都成了科学特级教师,他们的参与为浙师大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如今的陈秉初很庆幸,当时想了这么一个“就地取材”的办法。

与此同时,作为新生事物的科学教育本、硕专业,其发展离不开科学教育的国际视野。浙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原所长蔡铁权一直关注科学教育的国际发展,从STSE教育到科学文化等,引领着浙师大科学教育的研究方向。

正是在朱铁成、陈秉初、蔡铁权等一批教师的努力下,浙师大构建了综合科学教师必备素养的课程体系。

“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我们必须从科学教师培养开始,引导他们关注一些社会性科学议题。”陈秉初说。

因为深耕一线、培养精准,又有扎根实践的教学研究,从2003年创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后,浙师大科学教育本科、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时光荏苒,浙师大科学教育专业的办学模式也一直不断升级。2010年开始,黄晓从一名曾经的浙师大科学类专业研究生,成为该校学科教学(物理)、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负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如何带领科学教育实现新的突破?

百炼成钢,培养“根深叶茂”的未来之师

今年4月底,记者来到浙师大教师教育实训中心、STEM实验室等地,在这里,智能化毛笔字练习中心、微格教学实训室,以及结合脑科学知识的课堂教学分析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为科学教师培养提供了智能教育支撑技术,帮助师范生站稳讲台。


浙师大科学教育研究生在教师教育实训大楼探索仿生机器人协同动作设计与编程

在浙师大,科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由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物电学院等学院分别承担,但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微格教学实践这三门课由教师教育学院统一安排,以解决科学教师培养分散、知识能力不综合等问题。

浙师大科学教育专业第一届毕业生饶冬娣如今已成长为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她说,“参加工作后我从教坛新秀很快成长为教学能手,这跟我在大学受到的专业训练分不开”。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科学教师陈江涛从前是黄晓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教务主任。“浙师大科学教育专业很注重培养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教会我怎么把知识通俗易懂地讲给学生。”陈江涛说,如今他有时仍会寻求母校教师的帮助,将一些比较有趣的实验改进方案带到课堂上。

为了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浙师大还探索成立“卓越教师实验班”,该计划每年选拔8—10名学生组班,聘请7名浙江省中学科学特级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采取“见习—研习—实习—本科毕业论文”一体化的实践培养体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多年来,卓越教师实验班的学生一经毕业,马上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签约的“香饽饽”。

从2025年开始,浙师大将科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统一交由浙师大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承担。黄晓对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提出的要求是,会教学、会研究、会创新。


“会研究,研究什么?一定要学会从扎根于中小学实践中的问题来开展实证研究。”黄晓说。

如今,浙师大科学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都来自他们在中小学实习中的现实问题、前沿问题。如2012级学生蔡朝静的“提升学生提问能力的初中科学教学实践探索”,2017级学生胡诗瑶与2018级学生朱志祥开展的“以科学阅读和科学写作提升初中生科学本质理解实证研究”“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实证研究”——这都是国际前沿热议的科学教育问题。

“经过这样的磨炼,他们未来到中小学任职时就能够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卓越的研究型教师,不断反哺教学。”黄晓说。

星火燎原,让科学的种子撒遍校园内外

今年3月14日,由浙师大承办、浙师大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等协办的“数说AI应用: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行动”拉开帷幕,中国籍人工智能专家、日本工程院院士赵强福以“人工智能与教育”为主题开讲。让黄晓没想到的是,这场讲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教研员、学生代表等近60万人在线参加。

“科学不等于正确,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它从不承认自己是绝对正确的……”时间回到2023年7月,第一场“院士进师训——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在浙师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为师生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课,引发了现场热烈反响。


“院士进师训”活动现场,武向平院士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宇宙大爆炸理论

两年来,除了武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浙师大校友杨学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杨文采等一众院士纷纷来到浙师大“传经送宝”。

在浙师大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耀村看来,“院士进师训”活动的策划、组织方式、内容编排等创新设计辐射引领着各地科学教育。

举办各种科学教育相关活动,科学的氛围一直弥漫在浙师大的校园里,这是让许多浙师大非科学教育专业学生也羡慕的事。

去年,浙师大与金华市携手成功申报了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共同策划科学教育实验区名师跟岗等活动。特别是金华市教育局委托浙师大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开展金华市中小学科学英才教育教师发展行动,负责培训金华市科学类学科的1500名教师。浙师大与金华市的合作,被认为“构建了新型‘校城共同体’”。

在浙师大副校长张建珍看来,“这是学校主动助力国家政策落地、服务浙江教师教育、对接地方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不久前,新加入浙师大科学教育大家庭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燕红带领金华市的科学教师到重庆参观学习,一些教师从起初的“不在意”到慢慢被感染而心动。

“一带一路”青少年和科学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坊、中非科学教育论坛、科学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五四青年科技行、“科学家来了”……一系列活动将社会各种力量都“卷”入科学教育的新赛道。


2024年12月3日至6日,由浙师大等单位承办的“一带一路”青少年和科学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坊在津巴布韦共和国举办

在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牟凌刚看来,构建“大学—科学界—教研单位—中小学校”协同的科学教师培养机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教师培养的有效路径,是拓展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

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韩平则认为,浙师大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作为全省科学教育的“智库引擎”,依托院士领衔的顶尖科学家资源开展的系列活动,破解了基础教育与尖端科研的“断层”难题。

“这些活动开创了基础教育与前沿科研深度融通的创新范式——让院士的实验室与初中的课堂‘零距离’,让深奥的科学原理与孩子的求知探索‘共生长’。”韩平说。

接轨国际,架起科学教育的“丝路

不论过去多久,黄晓始终记得在浙师大读研时,导师蔡铁权对她的教导:要多读一些英文文献,了解国外关于科学教育的研究动态——那是在1999年。

当时的英文文献被放在图书馆的最高层,用档案袋装着,几乎无人问津。但黄晓掸去档案袋上的灰尘后,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文献,她看到了世界一流的科学教育者都在关注什么,她了解到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这一段经历,为她如今带领浙师大科学教育走向国际埋下了种子。

2017年的一天,黄晓接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原副主任张丰的电话,对方告诉她美国印第安纳州有20多位教师来杭州培训教师STEM课程,欢迎她去听课。就这样,浙师大开始了从2017年“中印STEM平移”听课,到2018年、2019年团队参与研修并探索如何提升教师STEM素养的路径与模式。

“当时STEM教育刚刚流行,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就把那些课都拍了下来,一段一段进行切片式研讨,并从实践中提炼提升教师STEM素养的‘观察—讨论—反思’实践路径。”黄晓说。

随后浙师大与温州实验中学教师基于本土实际,共同设计“STEM项目本土化的实践”,关于STEM素养提升的教学模式探索与提炼的工具还被土耳其的教学团队“相中”。

“这一经验成功实现了先‘引进来’再‘走出去’,令我们十分兴奋。”黄晓说。

在黄晓看来,科学教育的发展必须接轨国际,“引进来”的步子要再迈开一些。2023年4月,浙师大与美国知名研究型大学堪萨斯大学合作成立浙师大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经两届本科生的培养,2025年4月联合教育学院首批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开始招生——这是国内第一个可以拿双学位的科学教育专业。


2024年6月,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揭牌

在黄晓看来,引入堪萨斯大学是浙师大科学教育“引进来”的又一个关键事件。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非洲国家展开深度联结,则是浙师大科学教育“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浙师大与非洲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针对科学教育,2019年浙师大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共建“中非教育联合研究中心”;2024年,浙师大牵头在坦桑尼亚举办了第二届中非科学教育论坛与中非科学教育成就展;同年,浙师大组团赴坦桑尼亚,与该国教育管理发展局、教育研究院等机构进一步夯实了中坦双方聚焦“科学教育”“数字素养”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去年,第二届中非大学校长对话会来到金华市,浙江义乌公学总校校长谢昱圣带着何育栋、韩子彤等8位浙师大科学教育研究生策划与设计了“中非科学运动会”。他们合作开发了悬浮气球杯、短路实验、水果电池等科学实验,活动期间非洲友人不时驻足观摩、积极参与,为中非科学教育合作埋下了种子。

同样在去年,黄晓的项目团队受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委托,赴南非、津巴布韦开展“一带一路”青少年和科学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坊,针对“动力小车”“纸桥”“寻迹小车”“水火箭”等不同主题开展活动。当现场的“水火箭”腾空而起时,非洲小朋友“高兴得一个个飞起来了”。


“要带着研究的视角来非洲开展科学教育实践,其实他们的理念并不陈旧,只是很难落到实地,需要我们精准对接援助。”黄晓说,为了进一步研究非洲教育,她和同伴把一家非洲书店的所有科学教材都买了回来。她还想写一套非洲科学教育丛书,让更多人真正了解非洲教育。

“做好科学教育没有什么秘密,持续开放、不断创新、勇敢前行,这就是在‘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浙师大答案。”黄晓说。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的盗版Windows,可能一夜之间“失效”了!微软正式封杀KMS38,“白嫖时代”或将走向终点

你的盗版Windows,可能一夜之间“失效”了!微软正式封杀KMS38,“白嫖时代”或将走向终点

CSDN
2025-11-17 18:22:48
战争不是让你捐3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战争不是让你捐3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深度报
2025-06-25 22:53:24
日高官赴华挨训几小时,双手插兜一言不发,高市准备参拜靖国神社

日高官赴华挨训几小时,双手插兜一言不发,高市准备参拜靖国神社

南宗历史
2025-11-18 18:13:05
蒋介石临终遗言,道出自己不放张学良的原因,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蒋介石临终遗言,道出自己不放张学良的原因,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花仙历史说
2025-11-17 05:30:20
霍启仁婚礼现场曝光!霍震霆朱玲玲低调现身,新娘小腹隆起疑怀孕

霍启仁婚礼现场曝光!霍震霆朱玲玲低调现身,新娘小腹隆起疑怀孕

凡知
2025-11-17 17:31:15
东部大乱!黑马连胜崛起!鱼腩依旧连败不止!

东部大乱!黑马连胜崛起!鱼腩依旧连败不止!

篮球盛世
2025-11-18 19:34:09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7 00:05:07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浩渺青史
2025-11-17 16:56:51
世界最好城市排名:伦敦第1、东京第4,北京上海呢?

世界最好城市排名:伦敦第1、东京第4,北京上海呢?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7 11:52:24
比特币7个月来首次跌破9万美元!加密货币全网超17万人爆仓,67亿元化为乌有!啥情况?

比特币7个月来首次跌破9万美元!加密货币全网超17万人爆仓,67亿元化为乌有!啥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2:18:09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三体引力波
2025-11-18 13:15:42
梅德韦杰夫本是普京接班人,为何如今却被边缘化了?起因是卡扎菲

梅德韦杰夫本是普京接班人,为何如今却被边缘化了?起因是卡扎菲

近史博览
2025-10-25 17:26:28
邮报:阿森纳有意在冬窗听取热苏斯、马丁内利等四名球员报价

邮报:阿森纳有意在冬窗听取热苏斯、马丁内利等四名球员报价

懂球帝
2025-11-18 17:17:31
付某梅(女),已被大连警方抓获归案!

付某梅(女),已被大连警方抓获归案!

半岛晨报
2025-11-18 12:40:05
央视直播!全运乒乓11月18日晚间赛程,孙颖莎再战王曼昱力争复仇

央视直播!全运乒乓11月18日晚间赛程,孙颖莎再战王曼昱力争复仇

小鬼头体育
2025-11-18 14:53:39
8.5个亿的人民币说舍弃就舍弃了?神舟二十号飞船为何被弃用

8.5个亿的人民币说舍弃就舍弃了?神舟二十号飞船为何被弃用

元爸体育
2025-11-16 06:58:17
浙江:女子远嫁11年,如今离婚了,从始至终老公都看不上她娘家人

浙江:女子远嫁11年,如今离婚了,从始至终老公都看不上她娘家人

小霍霍
2025-11-18 13:48:34
不断挑拨离间!孙颖莎忍无可忍,终于道出与王曼昱“真实关系”

不断挑拨离间!孙颖莎忍无可忍,终于道出与王曼昱“真实关系”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8 13:43:01
16岁陈妤颉11秒10震惊全运:中国短跑迎来科学化新生代

16岁陈妤颉11秒10震惊全运:中国短跑迎来科学化新生代

带你逛体坛
2025-11-18 18:45:04
体面投降?被逼迫辞职后,高市急派高官赴华解释,想中国顾全大局

体面投降?被逼迫辞职后,高市急派高官赴华解释,想中国顾全大局

铁锤简科
2025-11-18 18:16:48
2025-11-18 19:59:00
中国教师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师报
教育部主管,专门服务中国教师
7616文章数 486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孩子入园入学总融不进去?BCBA卢艳芬带你攻克100个必备社交元素!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天马全球首发真610Hz无极电竞屏,还有108英寸4K巨幕Micro LED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