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至,艾叶悠悠飘香,粽子甜美诱人,黄酒醇厚芬芳,龙舟竞渡,鼓声震天。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它包含着对家、对国的深沉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端午佳节,人们围坐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更要铭记这个节日背后英雄悲壮的爱国、爱家故事。屈原以身殉国,曹娥投江寻父,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爱国、爱家,这一历经千百年沉淀的深厚情感,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成为其核心所在。端午节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犹如一条坚韧的文化纽带,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与思想精髓,更在弘扬爱国、爱家精神、传承家国情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这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背后,却存在着与暴力、婚内强奸罪、性萧条格格不入的阴霾。
胡锡进老师在近期探讨“性萧条”现象时指出,性需求作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与约会、打扮、社交等活动紧密相连。一旦性需求陷入低迷,消费活力也必将随之下降。基于此,他呼吁社会营造“性繁荣”的氛围,避免对性需求进行过度压抑。这一观点,揭示了性需求与经济活力之间的微妙联系。
但胡锡进老师的分析,遗漏了性萧条的一个重要诱因——婚内强奸罪。就拿最近河南的尹某案来说,尹某与妻子武某于2013年步入婚姻殿堂,婚后育有三个孩子。本应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在2023年陷入了一场离婚与“强奸”指控的风波。武某两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均被驳回,理由是“夫妻感情尚未彻底破裂”。同年7月,武某指控尹某实施强奸,即刻离婚,尹某还被羁押长达285天。然而,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证据不足,最终撤回了起诉。
此案中,暴力行为未能得到法律的严惩,法院两次驳回离婚诉求,让受害者在婚姻中持续遭受痛苦,却无法通过合法途径解脱。而“婚内强奸”的指控,在两次离婚不成的情况下,却让尹某遭受了285天的羁押。这种法律处理上的矛盾与荒谬,无疑加剧了争议。
从社会影响层面来看,此类案件可能让男性对婚姻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婚姻中存在诸多不可控的风险;而女性则可能觉得维权之路充满荒诞,进一步削弱了她们对婚姻的信心。这种两性心理的变化,间接影响了婚恋市场的积极性。
性萧条并非仅仅是观念层面的问题,还受到法律制度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倘若婚内性行为的合法性得不到法律的有力支持,暴力行为得不到应有的严惩,那么两性之间的对立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婚恋欲望也会随之削弱。胡锡进老师强调“性繁荣”,但倘若相关法规不完善,又何谈“性繁荣”的实现呢?
端午佳节,粽香飘溢,愿我们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关注到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社会问题,让家国情怀在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延续与升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