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大学,有这样一个特别的训练营,由院士亲自领航、以本科生为培养对象、学生参加不限专业......这就是“院士领航科创训练营”(以下简称“科创训练营”)。
科创训练营由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发起:“我们现有的课堂以教学为主,不能满足很多同学学习的需求,我们就提出了科创训练营,不同院士团队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了一些科创项目,这就使得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较早地参与到科学研究当中去。”
2024年7月,首期科创训练营正式启动,设置了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纳米医学与智能制造、智能光测与感知、生物传感与精准诊疗5个科创方向,2025年更是新增深地深海深空能源开发科创方向。
无专业门槛+院士零距离
专为本科生打造的创新平台
大一即可入营
不同于传统科创项目的“专业化”门槛,深圳大学的“院士领航科创训练营”以“无专业限制、将本科生作为培养对象、院士团队亲自指导”三大特色为主。
据了解,首期科创训练营择优选拔了来自15个学院、32个专业的85名本科生入营。
韩欣怡也是其中之一。“了解到科创训练营是不设专业限制的,所以我就报名参加了。”韩欣怡本来是深圳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在大二进入了科创训练营,目前是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训练营中的一员。
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训练营由李清泉院士牵头,围绕精密定位与自主导航、多场景感知与动态探测、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数据挖掘与空间智能服务等方向开展科创探索。
据韩欣怡表示,加入科创训练营之后,除了能得到院士团队老师的指导,李清泉院士本人也会不定期到训练营开展交流会,参与项目汇报,对每个小组的科创项目进行点评并给出建议,打破了本科生和院士及其团队交流沟通的壁垒。
对此,李清泉院士表示,科创训练营就是为了给本科生和院士团队创造更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让本科生通过院士团队老师的指导,切身感受到高层次人才的科学思维。
另一方面,深圳是一个创新之都,深大也以创新创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科创训练营能让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
院士天团+业界巨头
顶级资源直通本科生
在师资配备方面,科创训练营依托深圳大学21名全职两院院士和24名外国院士,联合腾讯、华为、深创投等龙头企业,组建了“校内院士团队导师+校外业界导师”的豪华导师阵容。
目前,科创训练营依托深圳大学大湾区国际创新学这一新型创新平台,按照“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纳米医学与智能制造”、“智能光测与感知”、“生物传感与精准诊疗”、“深地深海深空能源开发”6个培养方向设置了相应主题的“创新中心”,并将院士团队和业界专家聘任为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科创导师。
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为科创训练营专门开设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院士团队手把手指导学生做科技创新前沿项目,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做高科技创业项目,打通“技术→产品→市场”全链条,提升学生的行业敏感度和市场洞察力。
校内院士团队导师与校外业界导师携手,对学生们“敢闯会创”的素质能力进行培养。
成果惊艳
学生理论、实践双提升
启动仅一年,首批85名学员便交出了亮眼答卷,人均产出科创成果2项,包括学术论文、专利、竞赛获奖、产业应用等方面。
特别是在2025年1月的阶段成果路演中,经过初选,10个优秀项目从30多个训练项目中脱颖而出,通过路演集中展示了训练营的培养成效。其中,“先进光学诊疗”“风暴猎者”“瞬息万辨”项目团队获得一等奖。
![]()
“先进光学诊疗”团队针对我国高端染料试剂严重依赖进口的痛点,介绍了便捷、无创的前列腺癌光诊断、光治疗平台的构建;“风暴猎者”项目团队针对极端天气的探测难的痛点,介绍了以轨迹可控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为核心,具有高精确度、高时效性、原位测量特性的极端天气智能探测系统;“瞬息万辨”项目团队则针对基础设施规模庞大、事故频发、危害重大的痛点,介绍了低成本、高精度、高实时、边缘计算的外部变形视觉检测系统。
身为“瞬息万辨”项目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来自深圳大学“腾班”2023级本科生的武炳坤在路演时表示,相比于日常的课程,院士团队的指导让他接触到了更广泛的知识,企业参访等调研活动也从企业的视角为他带来了问题研究的新鲜灵感,使他能够突破实验室科研的的限制,更多地从创业的角度思考,从而推动项目落地。
“我选择的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方向与我的专业紧密相关,使我的科研与专业课程能够相辅相成。”武炳坤说。
小班化培养+贯通式成长
拔尖科创人才培养范式的新探索
科创训练营以本科生为培养对象,对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进行颠覆性重构,采用“跨专业、跨学科、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的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打造“专业学习-创新训练-科创探索-科创成果转化”的全新科创拔尖人才培养生态链,培育具备“学术前瞻视野、科技创造能力与创新创业素养”的复合型科创人才。
围绕行业发展前沿,科创训练营以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创业能力为出发点,设置的6个培养方向覆盖了智慧城市、生命健康、高端制造等国家战略领域。
其中,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重点围绕空间探测、国土安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制造、应急救灾、设施运维、智慧生活等领域;数字孪生与元宇宙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安全防控、低碳节能、高效管理、舒适便捷的数字化应用,为人居环境的智慧升级提供基础保障;纳米医学与智能制造重点围绕光学传感、生物诊疗、mRNA疫苗、药物递释系统、光/声动医学与智能装备等方向开展科创探索。
智能光测与感知面向航空航天、智能运维、先进制造、增强现实、芯片封测等领域寻求创新突破;生物传感与精准诊疗定位于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交叉结合,针对人体生命健康系统的监测、慢病管理、疾病早诊与治疗后康复状况评估的需求,以发展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深地深海深空能源开发面向深地、深海、深空资源开发与低碳绿色能源工程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探索。
对于获得推免资格或考试录取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还可选择院士团队担任研究生导师,促进成果继续深化和迭代更新。
![]()
在这里,本科生不再是科创的旁观者,而是科创的主导者;在这里,本科生也可以发高水平学术论文,拿高质量专利,获高层次奖项,得高价值无偿孵化基金,寻高赋能创业合伙人;在这里,院士不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学术偶像,更是并肩作战的领路人;在这里,可以打破学科边界和专业藩篱,肆意探索,任意创新。
院士领航科创训练营,是深圳大学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实践,是深圳大学又一次拔尖科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未来还将吸引更多院士团队加入其中,增设更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培养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