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苏州河的水,流淌着上海故事。它从时光深处蜿蜒而来,在波光中沉淀成诗。
普陀区的岸,蕴藏着城市温度。它从不急于诉说自己,只让旧记忆不断焕发新生机。

一江一河,活力普陀,苏州河普陀段总长21公里的河岸线,恰与半程马拉松长度相近,“半马苏河”因此得名。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最长的苏州河岸线,“半马苏河”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长度延伸,更是城市活力的缩影。
![]()
21公里岸线,分布着工业遗址、滨水公园、文创园区和商业综合体。既有老厂房改造的「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也有现代感十足的「天安千树」与「环球港」,临水而建的「半马苏河驿站」,更悄然成为CityWalk新地标。
滨水步道贯通,滨河景观“串珠成链”,宛如城市客厅。市民在此晨跑、骑行、观展、购物,历史底蕴与当代生活交织,“半马苏河”文旅品牌成为城市名片,始终涌动着蓬勃生机。

口袋公园的精致风光、创享塔的红砖拱窗、天安千树的悬浮森林、鸿寿坊的石库门弄堂......近年来火出圈的地标,无不昭示普陀区独有的热情与魅力,引着我们一再探访。
“半马苏河”,已然成为CityWalk必逛路线,等待每一个执笔人,在行走间拾取时光的切片。
![]()
用脚步丈量工业与文艺的交汇,用手帐收藏普陀的晨昏与烟火。
在“半马苏河”,度过一天的方式有很多种:到“光新无限”解锁运动文化新生活,在半马苏河公园露营半天,去武宁路桥洞和新泾湾驿站看看城市“微改造”,回到图书馆重温书香、逛逛大学校园......去亲身体验,去亲手记录,我们总会发现城市角角落落里不一样的美感!
![]()
手帐精灵集合!跟着斑长漫步“半马苏河”,带着胶带、画笔与好奇心,一起把时光碎片装订成册!
![]()

融合了文化、体育、商业三大业态的“光新无限”中心,2024年一经开业,就成了普陀体育文化生活新地标。
在这儿可以解锁全新的生活方式:四片篮球场地、十六片羽毛球场地、温水泳池、顶楼足球场,用运动唤醒早晨。大型舞台剧、话剧在演艺中心轮番上演,用一场精彩演出作为一天的收尾再合适不过!
![]()
老一辈上海人口中的“大自鸣钟”,摇身一变成了长寿路商圈的“显眼包”,近百年历史的鸿寿坊在里弄间玩转精致烟火气,开放式的潮流街区重新构成了城市生活的鲜活印记。
![]()
5000平方米的“鸿寿坊食集”,如同摩登又接地气的农贸市场。“菜场+市集+餐厅”结合,一层是生鲜菜场与街头小吃,有年轻人喜欢的咖啡潮饮,也有上海人熟悉的老字号。二层则变身“日咖夜酒”的社交场。

青砖石材、拱形雕花.....上世纪30年代的老石库门建筑元素被保留,唤醒老一辈上海人弄堂里的珍贵记忆。中央广场上,周末市集、非遗手作轮番登场,行走其间,能感受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
![]()
上世纪20年代,宝成湾形成规模庞大的纺织企业群,民族资本家刘伯森于20世纪初创办的宝成纱厂便是其中代表。1946年,纱厂改为上海被服总厂沪西被服厂,2016年,这座百年历史老厂房化身苏州河畔的共享社区,成为工业遗迹与现代创意融合的典范。
标志性白色瞭望塔楼,是被保留下来的旧厂记忆,创享塔的绝佳机位就藏在这里。坐1号楼的电梯至4楼屋顶花园,对面83号楼正在取景框内,大面积的红蓝黄撞色,搭配黑色边框,把蒙德里安元素发挥到极致。
在屋顶花园俯瞰宝成湾河景,赏苏州河绿意。不远处的宝成桥是苏州河上唯一的一座双曲拱梁人行桥,不妨顺路去逛逛。
![]()
![]()
4座艾奥尼克式立柱、高达27米的桥头堡,沿苏州河漫步,很难不被武宁路桥的恢弘震撼。始建于1954年的武宁路桥,最初作为连接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要道,解决附近近百家工厂的生产运输和工人出行问题。几经改造,已成为一座兼具文化底蕴与科技感的现代化桥梁代表。
![]()
在桥北岸跨光复西路的桥洞下,我们发现了这座大桥的另一面。武宁路桥地区曾经密布仓库厂房、工房里弄、工人新村等工业遗产,如今冗余空间被巧妙利用,武宁路桥北驿站慢慢聚集了一些人群,“桥下空间”逐渐鲜活起来。
到「苏河茶肆」来一杯中式茶酒,中国茶也能潮起来,精心打造的观景位,空间虽小,却能看到武宁路桥下的独特风景。对面一间精致花店,在城市的小角落里融入浪漫。还有狠抓眼球的「桥Pub·桥洞空间」,把早C晚A玩得溜,夜间化身精酿酒场,是夜猫子、夜跑er们的聚集地。
![]()
穹顶天幕昼夜流光溢彩,宛如一颗悬浮在城市上空的璀璨星球,月星环球港以48万㎡的恢弘体量,融合欧式穹顶、巴洛克廊柱、空中花园于一身,堪称“商业界的凡尔赛宫”。
![]()
![]()
从环球港沿中山北路一路向南,便可见掩映于梧桐绿荫中的华东师范大学。这座承载着百年教育基因的学府,延续了大夏大学(1924年)与光华大学(1925年)的血脉,更在1951年以“光大华夏、光我中华”的宏愿中新生。

恰逢毕业季,身着学位袍的身影总三三两两在思群堂前留念。
清水红砖墙、机平瓦屋顶,这座建于1946年的大礼堂,素有“沪上高校礼堂之最”的美誉,几乎见证了华师大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
路两旁梧桐树拢成林荫隧道,草坪有绿意校园有书香,再到丽娃河、夏雨岛逛逛,才算不负这段校园时光。
![]()
![]()
从华师大西门行至光复西路,沿苏州河向西慢慢晃,我们去打卡一座特别的图书馆。这座建在绿地水岸边的「长风馆」,是全上海最大的儿童图书馆,海量童书覆盖0-18岁全龄段,堪称“少年儿童图书馆天花板”。
2楼的幼儿阅览区不仅有海量绘本,还有有趣的童年档案馆和儿童益智馆,地毯和爬爬区为亲子共读提供便利。3楼、4楼分别是为6-12岁儿童、12-18岁青少年打造的阅读空间。真心建议顺路来这里坐坐,不知哪本书能唤起你的童年记忆呢?
![]()
普陀区的口袋公园星罗棋布在城市街角,绿色幸福感早已融入日常生活,苏州河长风段的「半马苏河公园」最亮眼。

作为普陀区21公里岸线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半马苏河公园将3公里滨水步道全线贯通,滨河景观“串珠成链”,成为上海市苏州河蓝绿绣带上的重要生态节点。

![]()
![]()
沿光复西路继续西行至长风绿地,便来到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这座坐落于苏州河畔的“苏州河工业时光机”,由原上海眼镜厂旧址改造而成,见证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苏州河沿岸民族工业的辉煌历程。
展馆本身即是工业遗产改造典范。建筑保留了红砖厂房、钢铁桁架等工业元素,与滨河绿地形成强烈视觉碰撞。
三楼的“飞碟咖啡厅”充满未来感,360度全景落地窗环绕,苏州河绝美view在此徐徐展开。露台座位直面苏州河的潋滟水光,配一杯咖啡即可在这里“魔幻出片”。
![]()
从“苏工馆”一路荡到新泾湾,还有一处绝佳打卡点。真北路桥、北横通道桥和中环北翟路桥三桥交汇处,三层圆形奶白色建筑分外抢眼。OR.SO Coffee,前身是半马苏河新泾湾驿站,改造后一跃成为北新泾排名第一的咖啡厅。

河畔一侧的景观位如同世外桃源,坐在这儿看着苏州河水,静静感受一段被偷来的惬意时光。楼体外侧一道环形楼梯可上至三楼平台,眺望三桥过河的壮观景象。

记录·发现·共生
用手帐记录城市肌理
用脚步发现半马苏河的文化密码
当手帐精灵遇上“半马苏河”
普陀CityWalk手帐征集令正式发布
用你的手帐,书写半马苏河新故事
![]()
![]()
# 你的苏州河心动机位 #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
创意策划 | 斑马画报团队
编辑 | 卡子
摄影|菜包
设计|小孔
kv特约|晚心summer
部分图片来源于官方,转载请联系授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