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慢节奏和快节奏可以同时进行,而幸福感和慵懒则是最贴合成都的标签。
成都,绝对是最近几年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过去五年时间里,成都市人口增长了30%,达到了2150万人,作为一座内陆城市,成都凭什么拥有如此高的“人气”?
提到成都,外界对它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慢节奏和悠闲的生活方式。的确,如果游客来到成都旅游,大概率会被这里的茶馆之多和公园之多所震撼。
但在成都,也不只是慵懒的慢节奏生活。
很多人说成都缺乏上海、广州和深圳的那种不断进取、勤奋工作的文化氛围,但只要在成都工作的人应该都知道,比起“卷”,成都丝毫不输一线城市。
在某些方面,成都甚至比一线城市还要卷。
在人民公园和宽窄巷子,你可以窥见成都慵懒闲散的一面;但在天府三街,你又完全可以看到这里的上班族堪比一线CBD。
成都不仅仅是慵懒安逸,这几年在天府新区的带领下,成都的产业也在不断升级迭代,甚至有了不输一线城市的中央商务区。
当然,和一线城市不同的是,成都还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这里可以有高度竞争的工作文化,但反过来,在成都你一样可以过上更放松的生活。
前几年,当“逃离北上广”越来越火的时候,成都作为西南重镇,也吸纳了不少从一线城市离开的白领,他们远离竞争更强的北上广,在成都过上更放松的生活,也让成都赢得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美誉。
成都对人口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成都,你可以进可攻,退可守。
当一线城市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年轻人发现自己奋斗数十年也无法安家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来到成都;反过来,当你准备好要继续拼搏的时候,你也可以选择留在成都。
过去的宏观叙事是,年轻人努力奋斗,在一线城市进入大厂,换来更高的薪水和成功的事业;现在当这一叙事没那么具备吸引力的时候,成都就是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收入来看,成都的薪资水平普遍低于其他主要城市,职业晋升也相对有限,但与此同时,这里的生活压力也较小。
因此,成都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对年轻人更友好。
而作为一座内陆城市,成都还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包容性”;有人笑称,在成都只有天府大道是直的,尽管这只是一句调侃,但背后也体现了成都人民的包容。
除了包容和慢节奏之外,成都的另一个名片就是大熊猫。去年,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吸引了超过1220万游客观摩大熊猫。
当外来人口不断增长的时候,成都的房地产也展现了惊人的韧性。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成都住宅每平方米均价上涨了16.8%,而国内1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涨幅为5.4%。
哪怕是在房地产不断下行的今天,成都房地产市场也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
而作为一座内陆城市,成都的战略地位也一直很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都就一直在大力投资,将国防和运输制造业转移到内陆。当然对成都而言,最强的经济增长依然是服务业。
成都约70%的经济源自服务业,这其中就包括旅游和餐饮消费,这也让成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成都的娱乐产业也十分繁荣。今年上映后成为国产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的《哪吒2》就是由成都一家工作室制作的。
另外,成都还是电子竞技产业的中心,也是电子游戏开发的枢纽。
而人们之所以选择留在成都,最重要的因素可能还是,成都的房价和收入相比,显得更为合理。
除了极低的生活成本,成都的美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也名列前茅,作为美食之都,成都不仅有川内各式小吃,也有其他地域的美食。
从饮食文化再到包容性的氛围,尽管成都薪资相对较低,但极低的生活成本,也让成都成为国内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从这个角度来说,成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