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粥左罗的第6241期分享
作者 l 远近 编辑 l 周六
来源 | 远近(ID:yuanjin0412)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预约粥左罗月度演讲别错过
点进去后,可以预约所有直播,每天免费听课
前两天看了一个视频,深度解析了一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朝文学家、思想家傅玄所著的《太子少傅箴》中,原文是: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正。
这话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汁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是他人与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细细琢磨,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
它非常精准地描述了我们潜意识中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也说出了一个优秀的人所具备的带动引领作用。
就是这种感觉如沐春风。
所以,我有一个建议是:
一定要学会辨别身边成长极快的人,并努力靠近他们,感受他们身上那种独特的个人魅力,学习他们的成长模式,努力效仿为自己所用。
这篇文章将和你一起探讨:
一个成长极快的人,身上具备怎样的特质?
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认真读完,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01
捕捉有效信息,直击本质
身边如果有一个成长极快的优秀的人,你是会有察觉的,甚至能第一时间辩别出他们。
他具备了许多能力,从三观到思维,从认知到行动,涵盖了许多方面。
我这里,只提两个核心特质。
第一个特质是:负熵转化能力。
何为负熵转化?
就是由混乱转为有序,由无效转为有效,由分散转为整合。
成长极快的人,几乎都建立了将环境无序性转为有序性的认知逻辑,它不同于常人回避混乱的倾向,更具备环境与信息的解析能力。
在看似无关的碎片中,精准捕捉有效信息,并加以最大化利用。
我有一个个人感受是:
和这样的人相处,不管是工作还是聊天,你都能感受他的快速应对和高度整合。
比如和他倾诉,说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或情感中的困扰,好像自己说了很多很多,怎么也说不够。
还有一种越说越乱的感觉。
但一个成长极快的人,他们在各种混乱无序的表达里,快速拎出一个核心,并加以深度分析。
听完他的分析,你会醍醐灌顶之感,猛拍大腿,没错,就是这样。
我是三番五次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某次实在忍不住问:你是怎么做到能这么快速地整理且直击本质呢?
对方微微一笑说:不知道哎,就觉得这个事情原本好像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那时我隐约明白了:
所谓的负熵转化能力,不是想太多,而是如何想,如何有效地想。
就是有一种在无关中捕捉有效,并已经训练出了信息反脆弱性。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
02
提炼复杂信息,建立关联
第二个特质是:跨纬度缝合能力。
这个特质也被称之为超限认知折叠。
一个成长极快的人,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精能手,但他们的成长,绝不仅限于自己目前的局限。
他们更像是一个多面手。
有时我也会忍不住感叹:
他怎么懂那么多啊?
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他到底平时在读什么书?
他在研究什么?
当我们普通人还在线性成长的模式和思路里逐步故步自封时,成长极快的人早就达成了认知维度的突破。
所谓认知折叠,就是一种能将复杂信息提炼,整合为高层次认知的思维方式。
是压缩多维度的信息并建立其关联性,是在从碎片化知识到系统化理解的跃进。
超限认知折叠,就是会一再循环这个模式,并打破看似已经到顶端的认知天花板,飞升到更高的层次。
对此我也有一个体会是: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明明最初是在某个层面,但总能够在他们的指引下,对事情的认知和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广度。
而且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总能发现惊喜。
尤其是隔段时间再见一次,会明显察觉到他们又成长了,又精进了。
这种能力不仅是简单的知识迁移,更像是给大脑思维装了一个万能转接口。
他们同时具备了快速展开联想的能力和关联能力。
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能站在多维角度进行快速分析和整理,并总结出一条属于他个人的深度思考过的思维逻辑主线。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将思维的二维平面升级到三维空间。
他们在思考时,能够重新拆解问题,并重组认知框架。
而最终受益的,也不仅是某个具体的技能,更是获得更快成长的多元路径。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万物皆为我所用。
![]()
03
提升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
那么,面对一个成长极快的人,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
我总结出一个概念是:
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
我们普通人在解决问题时,基本都遵循一个规律是:经验调用、模式匹配、执行。
我们总是依赖已经形成的认知和逻辑去做人做事,甚至会逐渐被自我原本并不宽泛的思维所捆绑。
而一个成长极快的人,他们的思维构建逻辑是:问题解构、底层核心提取、跨域重组、执行。
这两者的核心区别就是:对待人事的解构能力与解决的路径不同。
前者是偏线性思维:
它是直线的、单向的、单一维度的、缺乏变化的。
积极的一面是:注重事物发展的顺序和直接因果关系。
不足之处在于:仅关注单一变量或简单逻辑,可能会忽略复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从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后者是非线性思维:
它是曲线的、多向的、多重维度的、富有变化且有序递进的,更加强调多维动态和关联性。
这样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从多个层面去解决问题的综合途径,并接受动态复杂性,接受事物的非连续性和反馈循环。
而也正是因为非线性思维的多元及相互关联,会让一个人的成长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
根本原因就是:它打破了自身原有成长路径的单一性和对它过度依赖。
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
04
杀死过去的自己
在《原则》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很喜欢:
如果你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这一年你什么也没学到。
人必须要发现和正视自己的错误,要自我革命,自我更新。
当回首往事,发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恭喜你,你已经进步了。
将此观点放在我们今天的文章里,尤其是放打破路径依赖的概念里,我用另一句更直接的话去形容,就是——
杀死过去的自己。
这才是我们从成长极快的人身上最应该效仿和学习的最终价值观再落地。
这是一场场接连不断的自我认知革命;一次次不断打破自己固有经验暴政的突围战役。
一个真相是:
成长速度的差距,比天赋的差异更直接,其效应也更立竿见影。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只有一遍遍向那些优秀的人学习,并内化给自我,才能一次次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成长空间,并保持持续自我颠覆的能力。
有一个我学习到的成长公式是:
学习+反思+反思带来的阵痛=进步
犹如健身后的肌肉撕裂酸痛感,只有真正经历过成长阵痛的人,才能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
一个人的思维,就像是随身绑定的降落伞。
有太多人用了太久的时间,光是抱着降落伞去硬闯。
但,唯有打开了思维的降落伞,才真正有用,你才真正受用,才能在紧急关头救命。
一些人的成长停滞,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对缓慢腐朽和固态化僵硬化的毫无知觉。
所以,用力去辨别和靠近身边成长极快的人吧。
用心观察他们,好好向他们学习,让自己也变得流动和丰盈起来。
一定要记住:
对未来最好的预测方式,就是去亲手创造它。
这个世界最不被人所知的方法论是:任何方法论都有保质期。
没有一劳永逸这回事,没有一成不变这回事。
越顶尖的头脑,越擅于杀死过去的自己,越懂得将自己的思维定期更新甚至格式化。
破框能力,才是终身跃迁的唯一引擎。
可以从这件事开始做起:
保持每隔一段时间,就拆掉一堵封锁自己的思维墙,这才是应对这个不确定世界的终极确定性法则。
人们总说:这一辈子不能白活。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所谓没有白活,就是总能看到新的,包括看到那个新的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