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生产者,你期待的是消费者买单,没人买单,生产者会破产;如果你是一个消费者,你期待的是生产者提供最好最便宜的商品,没人提供,物价会飞起来;如果你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会期待对方向自己提供更好更便宜的商品,同时又高价买自己的商品,这就是商人总统的思维定式。
商人是市场理性人,说到底要赚钱,而市场是系统,当系统不平衡时经济战争就开始了。
当然,关税战其实打得并不是关税本身,谁的关税高谁就胜利了,关税不是目的,是手段;商人总统为什么会上手段,这就要从双方的贸易平衡说起。
在过去的四十一年中,东村一直卖给西村的商品多,购买西村的商品少。以2024年为例,东村出口西村的商品总值5246.56亿美元,进口西村商品总值1636.24亿美元,西村有3610.32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较2023年扩大了7.4%。实际上这种逆差,从1983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四十一年中,西村对东村支出的多,收入的少,为此双方已经谈判了N回了,结果,都是东村赢两回。
2017年商人总统上台后,双方在海湖庄园十分亲密地达成了减少贸易逆差的“百日计划”,然而时过境迁,八年弹指一挥间,按东村的统计,东村还是一如既往地扩张自家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减少西村的贸易逆差;八年后商人总统又上台了,这一次,双方的村长不在海湖庄园亲密聚餐了,直接上手段,开打关税战。
最惊悚时西村加征到245%,本质上是脱钩了,意思是如果不对等,西村宁可继续通胀,也不做东村的生意了。
东村一怒之下,也对等加征关税到125%,意思是脱钩就脱钩,东村宁可继续通缩,也不做西村的生意了。
这种奇葩的关税战无疑是双败的局面,要问谁的痛苦度更高,当然是东村。
西村痛苦的是消费者,物价上升,货架上没有东村的便宜商品了,但西村关税战的底盘是货币战,可以通过美元加息收割全球,包括东村在内,一起“分享”通胀。东村痛苦的是生产者,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六个月内不能在谈判中达成实质性进展,就是危机。
为什么说关税战打的并不是关税,因为关税只是市场化的手段,不是目的,双方加征到50%以上,基本就脱钩了,还收什么关税?关税战的本质是强制性回到“对等原则”,既然“百日计划”成了一纸空文,那么 ,就通过关税做市场价格体系的调节,西村加征关税的底层逻辑是按贸易逆差动态计算,贸易逆差高,关税也高,贸易逆差平抑了,自然回到10%的关税基准线,这是商人总统的商人风格。
那么,阶段性成果的商业语言是什么?
是双方关税会持续下调,这将是一个分阶段的漫长过程,东村将全力增加西村商品的进口,平抑贸易逆差,关税不是事,对等才是目标;为什么是阶段性的成果?因为东村现在的经济状态是内需不足,一直通过外需补内需,现在要反过来用内需损不足以补有余,需要时间。
关税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东村是一个考验:如何提高内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