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发票系统坏了”、“老板今天不在,下次给您开”、“您看抹个零头就算了好吧?”。这些拒绝开票的理由,是不是在生活当中时常遇见。商家为何不愿意开票,平时业务过程中没有注意开票问题导致缺进项票怎么办?
![]()
一、核心原因
1,不愿意开普票的情况
小规模纳税人,目前的增值税政策优惠,按照季度申报,季度合计销售额小于30万元免税。但是仅限于开具普通发票。所以,正常来说小规模纳税人开具普票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最后几天你要求的开票金额会导致超过30万元的额度,商家估计就得不想开或者找借口下个月再开具了。
举例:如果一家小规模的个体户,这个季度已经开票28万普票,突然出现一笔业务要求3万的普票。商家不仅面临这3万元要交税,甚至之前的28万元也要交税。
2,不愿意开专票的情况
①小规模纳税人开具普票可以免税,单独开专票会面临1%税点,所以优先会考虑开普票出来。
②一般纳税人专票是可以抵税的,比如装修公司买材料没有拿到发票,开出去的发票要多交6%——13%的税率。对于查账征收的一般纳税人,有时候专票的价值堪比“黄金”。
![]()
二、其他原因
有的企业是因为自身的纳税人身份,结合政策,会进行开票的考虑。除了政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下:
1,管理成本
比如专票,需要精准填写购销双方的纳税人识别号、银行账号信息,稍微一不留神的填错,可能会导致进项税转出或税务稽查。曾有案例报道某电商企业因为专票信息错误被追缴税款和滞纳金罚款。
2,灰色操作空间
部分商家,通过“两套账”隐匿现金收入。比如有的商家收款,看到要超过免税额度了,就采用私人账户进行收款,私人账户收款之后不开票,进而不申报这笔收入,从而偷税。
3,倒卖发票
有的商家在客户进行付款之后,若客户没有要求开票,就不给客户票据。转而把这笔发票转卖给其他需要发票的上下游。从而虚开发票,违规操作。
![]()
三、缺进项怎么办
1,一般纳税人身份才会存在“缺进项”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开展业务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经营客户对象,提前看消费者的群体,是属于个人,小企业居多,还是上下游都是一般纳税人居多。可以选择分设不同的公司或者分公司,开展和负责不同的业务模块:例如建筑施工供材料业务、兼职人员业务、搬运业务、培训业务等。
2,还有一个原因并不是企业的进项缺少,而是销项太多。有的企业在进行产品售卖的时候,需要配合服务的交付和后续的跟进。就会导致其实服务价值也包含在了产品价值当中。
3,合作前选择有资质的企业,挑选可以开票的合作商。尽量避免有的合作商可以打折或者通过其他优惠方式不开票。虽然眼下是“占了便宜”,但是算上后期的税费,可能会得不偿失。
4,通过自然人代开方式减少无票支出,在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自然人代开的方式获取发票,降低企业的无票成本。比如某企业因为一笔介绍业务,需要支付给中间人一笔居间服务费,可以提前在合同中沟通好通过自然人代开的方式或者要求代扣代缴的方式进行完税。符合条件,业务真实的,可申请通过园区自然人代开方式,综合税负低至1.56%起。
如需了解更多园区税收政策,可后台滴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