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这个90天,只是个缓冲期。所以,也就不期待说一次两次谈判就能一劳永逸了。那么,类似下面的这套说法,听着就好,看着就好。我们自己的业务,还是按照把现有熟悉的品,90天撑半年的节奏去做,就好了。“5月19日,美区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公开放话:要是90天关税暂停期结束,其他国家还没跟美区谈拢贸易协议,关税税率马上恢复到4月2日的 ‘对等’ 水平。”我们都不确定90天后,会有什么变化。但现在要专注和掌控的,不是所谓的趋势,而是实时的节点。特别,这个节点,现在就在你自己的手上。同时,也不奢望这个时间内,就能开发出新品。尽量还是按自己的节奏操作。对部分类目来说,如果等不起,扛不起,那就只能抓紧时间,把能赚的钱先赚了。不管主要做哪个平台,哪个渠道。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如果时间不够,就更别想着乱切类目了。成熟的品,成熟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固定了。很多标品,例如刚看的蓝牙耳机这种,从产品力到价格,从物料内容到运营模式,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了。就说,当外观,形态,功能,甚至某些品牌,都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的时候。你在不到90天的时间里,除了卷价格,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而一旦开始卷价格,产品本身成本+广告成本+后续的售后成本,你还有得赚么?同样还是拿蓝牙耳机举例。我搜到下,头部的几家产品,从介绍和图片去看,基本相同。价格则是从9.99刀一直到16.99刀不等。大部分的用户的初始心理,都会选择便宜的。但,再看评论和具体介绍,刚好有几款在某个颜色,或者某个配件上做到了差异化,所以,还是会有人去选择贵的。但总体来说,这个品的市场空间和价格空间,已经很饱和了,那么就问,类似这样的产品,你在现有条件下,怎么抢?还真像某卖家一样,用4.99刀去打?就问,选择这样的模式,你自己的供应链能匹配么?你自己的实力够这么做么?能赚多少?能亏多久?
然后就是现金和时间。这个点,手里的流动资金比货重要,得用在刀刃上。类似这样没底气和不靠谱的想法,先放放吧。忙着处理海运和物流的事情,包括这个90天的测品和规划之后新品正式上线的时间。可实际上,这些事情按照流程安排,都是下半年甚至是明年的事情了。就算有了关税影响,有了这个90天的暂缓时期。我们也没打算提前上线,提前备货,提前发货。对产品来说,他也有他的基本规律,从调研到立项,从生产到发货,从推广到售出,直到结算,产生利润。短暂数月,长则数年。中间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会让这个过程崩断。强行上线,强行推广,强行生产发货。对我们来说,比梭哈更恐怖。群里的确有很多同行在报喜,但几百人的群里在这样说话的,永远就那么一小撮。大部分还在坚持的人,都还是在一点一点的,赚取自己节奏的利润。
文章来源:https://www.goluckyvip.com/news/587498.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