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保险公司除重后举牌次数达到20次,被举牌公司数量达17家。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连续举牌多家银行港股的特征明显
《中国科技投资》龙秋月
近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保险”)发布公告称,于4月29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航物流(601156.SH)A股股票,持股比例达5%,转让总价款为8.69亿元。此前,中邮保险未持有东航物流A股股票。
保险公司自2024年开始开启了新一轮举牌热潮,进入2025年,举牌节奏进一步加快。据作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7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13次。
保险公司掀起举牌热潮与政策导向密不可分。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根据相关规定,举牌是指保险公司持有或者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以及之后每增持达到5%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3日内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的行为。
7家险企举牌13次
今年以来,平安人寿已举牌4次,均投向银行港股。官网公告显示,平安人寿委托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投资于邮储银行(1658.HK)H股股票,于1月8日达到邮储银行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截至当日,平安人寿持有邮储银行H股股票的账面余额为41.9亿元。2月17日,平安资管举牌农业银行(1288.HK)H股,截至当日,平安人寿持有农业银行H股股票的账面余额为64.63亿元。
1月10日,平安资管增持招商银行(3968.HK)H股股票,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5%。3月13日,平安资管再次增持招商银行H股股票,达到其H股股本的10%,截至当日,平安人寿持有招商银行H股股票的账面余额为206.85亿元。
今年1月、3月,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人寿”)分别举牌杭州银行(600926.SH)、北京控股(00392.HK)。1月,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人寿”)举牌中国儒意(0136.HK)。2月、3月,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分别举牌中国水务(0855.HK)、大唐新能源(1798.HK)。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众人寿”)在3月先后举牌中信银行(0998.HK)、中国神华(1088.HK)。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亦在3月举牌电投产融(000958.SZ),本次交易以其持有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26.76%股权作为对价认购。
![]()
*2025年至今,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情况,根据公开信息制表
据申万宏源相关研报统计,2024年,保险公司共发布32次举牌公告(含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除重后合计举牌20次(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举牌视为一次),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达17家。2025年至今,从举牌次数来看,保险公司举牌的节奏明显加快,且保险公司举牌偏向银行港股。此外,保险公司举牌的领域除金融领域外,开始加码公用事业、能源、物流等领域。
举牌热背后的多重动因
申万宏源在前述研报中亦指出,监管政策变化及资本市场走势影响下,自2015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经历五大阶段。2024年至今即为第五阶段。研报中亦提及,2024年以来险企举牌热潮背后的动因可分为五类:增持股票类资产、优化会计计量、谋求深化与被举牌公司的合作关系、战略布局考量、积极发挥险资入市的正外部性。
具体来看,前述保险公司连续举牌多家银行港股的特征明显,那背后的动因又包括哪些?
在低利率的背景下,银行港股高股息的特点吸引着保险公司布局。相关研报数据统计,2024年末,A股银行平均股息率为4.8%,H股为7.1%。对比来看,2024年末,10年期国债、国开债、企业债(AAA)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68%、1.73%、2.12%,较2023年末水平分别下降 88、95、94bps。一般来说,银行盈利与分红相对稳定,兼具高股息率,符合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投资需求。
业务合作层面上,保险公司与银行素来关系密切。最直观来看,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销保险产品,扩大保费规模,银行获取中间收入。2023年,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政策落地后,银行中间收入业务受银保渠道降费影响,保险机构则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长期来看,“报行合一”有助于险企优化负债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银行不可避免面对银保渠道佣金费用下降的阵痛,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代销积极性。即使如此,银保渠道仍是保险机构连接客户以及扩大保费规模的重要来源。保险公司举牌银行,提升持股比例,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与银行在银保渠道上的合作,提升决策话语权。
政策背景方面,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导向明确,险资扮演着重要角色。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出台,提出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等内容。今年《实施方案》出台后,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介绍,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再到近期召开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到,近期将推出8项增量政策,其中包括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举牌亦具有一体两面。申万宏源在前述研报中还指出,与普通增持相较,举牌后资金配置的灵活性阶段性受限。这主要表现为持有期限要求:根据《证券法》第44条对于短线交易的规定,“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