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蓟州区的概况介绍:
- 基本信息
- 名称由来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蓟州取古蓟门关(居庸关、军都关、太行第八陉、纳款关)以名州。据《唐十道志》记载,居庸关亦名蓟门关,据传秦始皇强征民夫定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命名。2016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蓟县,设立蓟州区,以古蓟州之名得名。
- 地理位置
位于天津市最北部,经纬度为北纬 39°45′-40°15′,东经 117°05′-117°47′,东临唐山,北靠承德,西依北京,南联天津,居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
- 行政区划
截至 2021 年,蓟州区下辖 25 个镇,1 个乡,1 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地为蓟州区渔阳镇府前街 2 号。
- 面积与人口
全区总面积 1590 平方千米,截至 2021 年,常住人口 79.08 万人。
- 名称由来
- 历史沿革
- 先秦时期
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今于桥水库南岸青池村一带已有人类活动。西周时期属燕国,春秋时期属于 “无终子国” 并在此建都,战国时期称无终邑,属燕国右北平郡。
-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置无终县,属右北平郡。汉高帝五年归西汉,仍称无终县,属右北平郡。南北朝时,称无终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属渔阳郡,此后东魏、北齐、北周都仍属渔阳郡。
- 隋唐至宋元
隋大业末年,无终县改名渔阳县。唐开元十八年设置蓟州,渔阳县始属蓟州管辖。辽代,称渔阳县,属析津府蓟州,并为州治。金收国元年,金灭辽,渔阳县属金。元太祖十年,称渔阳县,属大都路蓟州,并为州治。
- 明清时期
明洪武初年,撤渔阳县入蓟州,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县,属顺天府。清顺治元年,称蓟州,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四县,属顺天府。乾隆八年,称蓟州,不辖县。
- 中华民国时期
1913 年,蓟州改称蓟县,属顺天府。1945 年 9 月,蓟县全境解放。1949 年 8 月,属于河北省通县专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73 年 8 月,蓟县划归天津直辖市。2016 年 6 月,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
- 先秦时期
- 自然环境
- 地形地貌
为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北部最高点是九山顶,海拔 1078.5 米,南部最低点在马槽洼,海拔 1.8 米。地貌可分为剩蚀中山、剥蚀低山、剥蚀丘陵、堆积盆地、洪积冲击平原、扇缘洼地,山区、平原对等分布。
- 气候特征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 11.5℃,降水量 678.6 毫米,6 月上旬至 9 月上旬为雨季。
- 水文水利
全境均位于海河流域内,属于北三河水系。境内有一级河道 3 条,分别为蓟运河、洵河、州河;二级河道 12 条,包括漳河、么河等。
- 地形地貌
- 经济发展
- 主导产业
以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四大主导产业,同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传统优势建材产业和包装印刷产业也在向节能环保和现代方向转型。
- 经济数据
2022 年,蓟州区地区生产总值 279.3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53.55 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60.99 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64.78 亿元,三次产业比为 19.1:21.8:58.9。
- 主导产业
- 旅游资源
- 自然景观
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盘山,以 “五峰”“八石”“三盘” 之胜而著称;还有国家级地质公园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记录了地球 19 亿年至 8 亿年前的地质演化历史。
- 人文景观
世界文化遗产黄崖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完好,风格独特;国家重点保护的千年古刹独乐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寺内的观音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之一。
- 自然景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