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28岁准新郎离奇死亡:过度节俭,就是谋财害命

0
分享至



文字 | 桌子先生

首发公众号 | 桌子的生活观

一只普普通通的家养鸡,宰杀后做成鸡肉,这是中国人饭桌上最诚恳的敬意。

但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么一盘常见的菜,竟然会要了人命。

5月15日,山东济宁某医院内送来了一个急诊病人。

经历了几天医护人员与死神的殊死搏斗后,依旧没能挽回这个年轻人的生命,他最终还是因抢救无效离世。

随着他去世原因的曝光,网友们再也坐不住了。

这背后,藏着千万个中国家庭的生活习惯和性命安危——

喜事·丧事

逝者叫马彬,今年28岁,是一个长相帅气的山东小伙。

跟女友恋爱几年后,他们在父母的祝福下,准备踏入婚姻的殿堂。

婚纱照里,马彬和女友温情依偎,看上去就是一对幸福的恋人。


今年4月底,马彬忙完手头上的事儿,回家筹备婚礼事宜。

爷爷见到大孙子回来了,特意宰杀了家里一只疑似患了鸡瘟的鸡。

那盘鸡当晚没有吃完,存放在冰箱内,第二天,马彬和家人竟然继续吃。

4月29日,马彬开始觉得有点全身发热、头痛,整个人没有一点力气。

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于是在家自行服用了一些药物,当体温降到正常温度之后,马彬和家人就没有在意了。

直到5月5日这天,马彬的情况突然急转直下,他开始不停地呕吐,甚至中间出现了休克。

家人吓得不轻,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这一去,就直接被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医院给出的诊断书里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结果:

肝衰竭、肝性脑病、凝血功能异常等各种并发症……

情况相当凶险。

短短几天,马彬的身上插满了管子,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


这个消息,对于马彬的家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病危了!

不管怎样,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救命。

因为马彬的病情需要大量的血液,让人感动的是,周边村子的人纷纷赶来,自愿为他输血。

30几个年轻壮汉,2万多毫升的鲜血,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在经历了几天的抢救后,28岁的马彬不幸去世。

此刻,他离自己的婚礼,只有短短数天。

很多网友为他感到遗憾痛心的同时,也深深疑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突然发病?

剩菜·凶手

马彬的医疗诊断书中这样写道:

致使他发病的诱因,可能是自制的鸡肉和隔夜菜。

看到这里,很多人倒吸一口凉气:

又是隔夜菜!

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一家人都吃了,怎么就他一个人出事了?

医生说,虽然当时很多人都吃了那盘鸡肉,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加上他可能吃得比别人多一点。

他腹痛之后没有及时就医,而是自行服药,导致肝脏代谢出了问题。

一环套一环,最终把病耽误了,等他感觉非常不舒服再去医院时,已经晚了。


此刻,最自责的是马彬的爷爷。

老人家只是单纯地想着等孙子回来,给他吃点好的。

他不想浪费食物,把隔夜菜放进冰箱继续吃,但没想到,自己的“节省”竟成了孙子的催命符。

马彬的这起悲剧,也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

过度节俭,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那些精打细算节省出来的食物,很有可能埋着巨大的雷,一旦触碰,就是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

节省节省,省出来的都是病。

小省·大患

中国的长辈们,年轻的时候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

他们身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

穷怕了。

他们生怕浪费食物,浪费金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天打雷劈的罪过。

浙江杭州一对老年夫妻,平时生活非常节俭。

节俭到什么程度呢?

家里做的饭,一顿吃不完,就把剩菜放进冰箱,第二顿接着吃。

吃不完的,再和新鲜的菜,放在一起炒。

就这样,一个菜经常能吃上三天,每天都在吃剩饭菜。

4月份去体检,两个人吓了一跳,双双确诊了直肠癌。

反复翻炒的食物很容易积累亚硝酸盐,进入身体之后,就是癌症的诱因。


这世上最大的不值得,莫过于省下一笔小钱,却弄丢了最贵的健康。

有很多网友在网上说出自己爷爷奶奶的节省现状:

●夏天冰箱坏了,奶奶把空调打开,为的不是凉快,而是一碗剩饭。


●家里牛奶过期了,公公却舍不得扔掉。

硬着喝完拉肚子,刚好把家里的蒙脱石散用上了。


●爷爷舍不得开灯,怕浪费电。

家人给他换了个声控的,他还是怕灯亮了,于是轻手轻脚地走,结果碰到柜子,手给撞骨折了。


●老太太去医院照顾老伴儿,为省钱不想打出租硬是走过去,结果感冒肺炎住院,花了四五千,儿女们还得请假回来照顾爹妈。


更离谱的是这个。

吉林的一个网友,老妈肝性脑病,花了3万多住ICU,好不容易抢救回来了,医生让吃药,一天三次。

她觉得药太贵了,私自改成一天2次,有时候还故意不吃。

结果又复发了,又花了5万多住院。

你以为这次她终于乖乖地听医生话了?

不,人家有自己的想法。

因为老妈白蛋白过低,医生嘱咐出院后要吃鸡蛋蝉蛹,她又觉得蝉蛹太贵,死活不肯买不肯吃,结果又要去医院打白蛋白,500一瓶,打了20瓶。


这真是:

同一个世界,同一批爸妈。

前段时间“315”打假活动过后,很多网友纷纷喊话:“快来我家冰箱打假!”

他们晒出的自家食物,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长了毛还舍不得扔的大饼,跟自家孩子岁数一样大的月饼,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僵尸肉”……


真是看得人心惊肉跳。

这些食物要真是吃下去,一家人直奔医院,根本扛不住。

节俭的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过度的节俭,带来的就是大患和祸端。

物穷·心穷

网上有一个“烂梨思维”。

什么叫烂梨思维呢?

有个老太太买了筐梨,因为怕浪费,先挑烂掉的一只吃。

但天太热,第二天又有梨烂了,于是她又继续吃烂梨。

第三天,第四天......

都是如此,放着好的,只吃烂的。

到最后好好的一筐梨,一只好的都没吃到,肚子还吃坏了。

仔细想想,我们的父母长辈,大部分都陷入了这种“烂梨思维”中。


时代的伤痛,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他们觉得吃点好的,享受舒服的,是一种“羞耻”。

但现在,早就不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时代了,没有苦硬吃,真的是自己找罪受。

宁咬仙桃一口,不啃烂梨一筐。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把省吃俭用的钱,最后全部送到了医院。

改变·救赎

那么,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用魔法打败魔法。

有网友说过自己和姥姥的故事。

她经常会买一些点心给姥姥吃,但姥姥一般都不舍得吃,直到那个点心过期又再去吃。

一次,她又买了点心给姥姥,眼看着就要过期了,她就直接把点心掰开,扔到院子里去喂鸡。

姥姥大惊失色:“这么好的东西你拿来喂鸡?”

她轻描淡写地说:“哪有多好?我在外面天天吃,食堂早上就吃这个,我都吃腻了。”

一边说一边又要作势全部扔出去。

姥姥这才一把抓住点心,往自己嘴里塞。

还剩了点,姥姥说明天再吃。

网友“威胁”她,要是明天不吃,那就真的全部喂鸡算了,反正也要过期了。

于是,在她的监督下,她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方式一点点纠正了老人过度节省的毛病。


第二,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慢慢影响。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听八卦,喜欢看养生文章,还信奉专家说的话。

我在网上或者外面,一旦看到类似“老太太吃隔夜饭去世”“老大爷不开空调中暑去世”“大妈把纸壳子堆在家里招惹老鼠苍蝇被投诉罚款”等新闻,我都会变成八卦和故事,不愿其烦给父母讲。

网上还有一个小伙,把一些“不要吃隔夜饭”的宣言或者文字,用养生鸡汤的方式发出来,在很多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刷屏。

还有一个博主,用AI把这些东西都制作成视频的方式,专属于老年人看的那种视频,改变了很多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我一般看到了,就会一键转发给他们,也会直接发家庭群里。

老年人总喜欢给我们发文章发视频,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给他们发这样的视频和文章,总会慢慢改变他们。

我父母就是在我这样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操作下,慢慢改变了过来。


我们的父母都有一种“享福羞耻症”,那是时代的阵痛,没有办法一下子根除。

给父母买东西,可以贵的东西往便宜了说,父母问收入,就少了往多了说,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花起来安心一点。

作为子女,我们可以先去理解,然后再慢慢改变他们。

一定要让父母明白:

该省的时候省,该花的时候就要花,没有一件事,值得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过度节俭,其实是另一种谋财害命。

周三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娜姐福利

点击领取

触感顺滑!可以驱蚊的凉席!

添加艾草纤维驱蚊活性印染技术

环保安全不掉色 不仅凉还透气



作者:桌子,身高1.85米,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文章刊发时进行了修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山东某高校教授出轨女助理引争议

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山东某高校教授出轨女助理引争议

洞见青年
2025-11-14 16:22:23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8:50:08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郑丽文与美方代表会面,美国表态让赖清德死心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郑丽文与美方代表会面,美国表态让赖清德死心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4 15:37:25
刘诗雯:我的全运会之旅挺完美的,感谢我的搭档林高远

刘诗雯:我的全运会之旅挺完美的,感谢我的搭档林高远

懂球帝
2025-11-15 00:58:51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任云南省委副书记

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任云南省委副书记

观察者网
2025-11-14 18:33:02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实锤恋情?训练时,谁注意王楚钦对莎莎称呼改变,蒯曼反应意外

实锤恋情?训练时,谁注意王楚钦对莎莎称呼改变,蒯曼反应意外

体育有点水
2025-10-20 15:40:21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潮鹿逐梦
2025-11-14 09:37:23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05:03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她被开除党籍后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她被开除党籍后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

大运河时空
2025-11-14 15:20:03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

忠于法纪
2025-11-14 09:23:36
海哈金喜也没想到,李亚鹏留给她的3岁女儿,竟成她唯一依靠

海哈金喜也没想到,李亚鹏留给她的3岁女儿,竟成她唯一依靠

梁瞠侃世界
2025-11-15 04:40:35
54岁王学兵罕见露面,头发眉毛胡子都花白了,胖了不少,沧桑油腻

54岁王学兵罕见露面,头发眉毛胡子都花白了,胖了不少,沧桑油腻

心静物娱
2025-11-14 11:31:54
欧美彻底傻眼!中国北重耗时三年,成功攻克世界难题“360工程”!

欧美彻底傻眼!中国北重耗时三年,成功攻克世界难题“360工程”!

闻识
2025-11-14 12:05:58
男子哈工大毕业被裁后续:创业3月才开单,到手5万,计划老家买房

男子哈工大毕业被裁后续:创业3月才开单,到手5万,计划老家买房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5:51:02
苹果1299元起的iPhone Pocket多款开售即告罄,因长得酷似袜子,被调侃为“针织长筒袜”

苹果1299元起的iPhone Pocket多款开售即告罄,因长得酷似袜子,被调侃为“针织长筒袜”

极目新闻
2025-11-14 22:58:26
重磅!“未来之城”青岛城市副中心规划终于出炉

重磅!“未来之城”青岛城市副中心规划终于出炉

冬天来旅游
2025-11-14 14:52:24
河南登封特大凶杀案全过程曝光:凶手怒喊:动我可以,动我妈不行

河南登封特大凶杀案全过程曝光:凶手怒喊:动我可以,动我妈不行

谈史论天地
2025-10-17 18:39:50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2025-11-15 06:27:00
刘娜 incentive-icons
刘娜
闲时花开主编
1731文章数 68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房产
数码
亲子

手机要闻

双11霸榜后再爆!iPhone17激活破1000万,Pro Max凭新造型占近4成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