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保养,看着师傅在车底忙活,心里总犯嘀咕:到底在检查啥?会不会漏掉关键部件?其实汽车保养就像体检,重点部位查到位才能保平安。今天就用老司机经验告诉你,哪些部件必须盯紧,哪些坑千万别踩!
![]()
汽车
1. 机油和滤芯:发动机的“血液”和“口罩”
机油是发动机的命根子,但很多人不知道,5000公里或半年就该换一次(全合成机油可延长到1万公里)。换机油时一定盯着师傅把旧油放干净,残留在油底壳的旧油会加速发动机磨损。同时检查机油滤芯是否同步更换,劣质滤芯过滤效果差,杂质会混入新机油。另外,防冻液也要看液位和颜色,如果变浑浊或有絮状物,说明该换了。
![]()
汽车
2. 刹车系统:关键时刻保命的部件
刹车片厚度低于3毫米必须换,否则急刹时可能刹不住!保养时让师傅拆下轮胎,用卡尺量刹车片厚度,低于5毫米就得警惕。刹车盘也要看表面是否有深沟槽,磨损超过2毫米就得换。最后别忘了检查刹车油,含水量超过3%就得换,否则高温下容易气阻,导致刹车失灵。
3. 轮胎:别等爆胎才后悔
轮胎检查三要素:花纹深度、鼓包裂纹、气压。用一元硬币插进胎纹,如果硬币边缘能露出,说明胎纹深度不足1.6毫米,必须换胎。另外,胎壁是否有划痕、鼓包,以及胎压是否符合标准(通常2.3-2.5Bar),这些细节关乎行车安全。
![]()
汽车
4. 轮胎:别让“鞋”掉链子
轮胎检查三要素:胎纹深度低于1.6毫米必须换胎,侧壁是否有裂纹,胎压是否符合标准值(参考车门B柱的胎压标签)。如果发现轮胎有鼓包、裂缝或磨损到极限标记**,赶紧换新胎,爆胎可不是闹着玩的!
5. 火花塞:发动机的“打火机”
这个部件容易被忽略,但每6万公里必须换一次。老化火花塞会导致点火弱、油耗高,甚至发动机抖动。保养时让师傅拆下来看看电极间隙,如果发黑或积碳严重,别犹豫,直接换!
![]()
汽车
6. 防冻液和刹车油:别让“隐形杀手”坑了你
防冻液每2年或4万公里必须换,否则冬天可能冻裂水箱!刹车油含水量超过3%就得换,否则刹车变软、距离变长,后果不堪设想!保养时让师傅用仪器测一下含水量,超标就得换。
刹车油也别忽视,含水量超3%必须换,否则刹车可能失灵!
7. 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呼吸健康的“守门员”
空调滤芯每1万公里就得换,否则吹出来的风可能有异味,甚至滋生细菌。空气滤芯每2万公里检查,脏了直接换,别想着吹吹灰继续用,灰尘进入发动机就晚了!
![]()
汽车
8. 防冻液和玻璃水:别让小问题拖成大故障
防冻液每2年或4万公里必须换,否则可能腐蚀水箱。玻璃水冬天要换防冻型,别让喷水嘴冻裂!
9. 底盘和悬挂:别让车变成“摇摇车”
底盘螺丝是否松动?减震器是否漏油?球头是否老化?这些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保养时一定让师傅把车升起来,亲眼看看底盘状况。
10. 电池和电路:别让车“趴窝”在路上
电池每3年建议检测电压和寿命,尤其冬天启动困难时更要查。电路系统重点看保险丝、线路老化问题,尤其是老车,别让短路引发自燃风险。
总结:保养不是走过场,细节决定安全
下次保养时,别光在休息室玩手机,多盯着师傅检查这些部件。如果发现师傅敷衍了事(比如机油没放干净就加新油、轮胎花纹磨平了也不提醒),果断要求返工或换店。记住:车是“第二个家”,多上心才能少花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