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都路桥突然火了,之所以能火无外乎它有一个只有28岁芳龄的美女董事长,同时更多的人不明白一个私营企业为什么能挂上成都市二字,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切中了当前社会的关切,所以能火一点都不奇怪。
首先第一个问题,成都路桥美女董事长之谜。当大多数28岁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时候,有人28岁就能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而且还是一个妙龄美女,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猜测,很多人说人家是私有企业,任命谁当董事长都是可以的,普通人没必要眼红。我认为这个说法欠妥,首先成都路桥作为上市公司,就不是一般的私企,上市公司是公众企业,它使用的是募集资金,包括美女董事长的工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公众募集资金支付的,就有义务说清楚这个美女董事长的来历。到底是不是官二代,或者跟现任或者离任官员有何种关系?因为事出反常必有妖。成都路桥员工几千人,人才辈出,凭什么就是她?再说成都路桥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它的创业起步资金就不是民营的,而是国有的,下面我们就来讲他的渊源。
成都路桥的前身是成都市温江区公路养护总段,后来承担全市的公路养护业务,改名成都市公路养护总段,再后来与成都市交通局公路工程处合并,成为真正意义的事业单位——成都市公路工程处,在这之前成都路桥不仅是国有性质,而且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2000年左右国有企业改制的春风刮遍神州大地,也就从那时候起中国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的资本家,在这之前80%的企业都是国有性质,而且常年处于亏损的状态,各地财政不堪重负,纷纷改制,自谋出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都市公路工程处改名成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开始进入了企业化改制。这里有个问题,改制之前所有员工都是国家职工,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企业负责人是如何摇身一变变成董事长的,这个涉及历史问题,不便细究。
从当时的郎咸平和顾维钧的一个赌约能出一二来,当年顾维钧领导的TCL集团从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郎咸平公开在电视上质疑顾维钧涉嫌侵占国有资产,那时候的改制大多数是如下操作的:首先全体员工集资把企业股权买过来,这时候企业的性质就从全民所有变成企业员工集体所有,由于企业负责人管理财务,他们可以从企业借款,参与企业增发,这样原来的企业负责人股份越来越大,最终变成实际控制人,这一点深受郎咸平质疑,所以公开和顾维钧打赌,结果第二年顾维钧由于涉嫌侵占国有资产被判刑。
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国家紧急叫停了国有企业改制,尤其是全员持股的管理层收购,也即MBO模式。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成都路桥的改制就是MBO模式,至于这个模式有没有问题,这个不得而知。
后来成都路桥原董事长因为行贿罪被判刑,公司控制权被达州帮控制,而达州帮主要从事房地产业务,这几年债务缠身,达州帮的几个大佬纷纷沦为失信人,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在这个背景下这个美女董事长应运而生,至于是不是新股东的代表,或者是达州帮的提线木偶,从公开资料上看,不能确定。
这一切要交给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藏在美女董事长背后的秘密要不了多久一定会公之于众,大家静等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