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旅游景区周边监督检查食品安全。
成都市食检院技术人员进行食品检验工作。
金堂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走进学校食堂检查食品安全。
何为“阳光车间”?它是窗明几净的生产环境,是主动打开大门、接受监督的底气,也是食安科普与文商旅体消场景深度融合的有力践行。
今年7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启动“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创新推出“成都产,放心买”阳光车间开放日计划——聚焦火锅食材、调味品、休闲食品等本地特色产业,精选30多家标杆企业,指导建成透明参观走廊,打开车间大门,邀请消费者走进来,亲眼见证、亲身体验。
以“阳光”为信,以“透明”为约,成都欢迎更多消费者走进阳光车间,将这份底气与诚意沉淀为可感可享的信任基石,同心共筑世界美食之都。
高位部署快速行动
挂图作战抓落实
当消费者询问:“能放心吃吗?”表面是关注食品安全,深层则是在寻求一份安心与信任。破解监管难题,回应消费者的期待,成都高位部署,快速行动,市食安委全体会议随即审议通过并印发《“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挂图作战抓落实。
市食安办统筹全市力量全力推进“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各区(市)县立即行动,细化具体举措,制定落实方案。
坚持源头严控,实施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严厉打击禁限用农兽药物使用和非法添加行为。截至9月,市本级食用农产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为99.75%。
深化过程严管,聚焦学校食堂、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深入整治食品添加剂滥用、制售假劣肉制品、中小学校园食品、外卖食品等7类突出问题。截至9月,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2.16万余家,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6665个。
数字赋能监管,推进猪肉“一码溯源”管理。一码集成产地、检验检疫、肉品流通等信息,打造消费者“看得见、查得到”的放心肉。截至9月,已覆盖猪肉集中交易点553个,猪肉经营户17449户。
打击违法犯罪,强化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以假充真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9月,全市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12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用废弃油脂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案件18件。
可视化、数字化
高标准建设“放心吃”场景
蒲江县宜和禧悦餐厅是成都打造的“在餐厅,放心吃”场景之一。在这里,后厨有六个高清摄像头无声直播,消费者只需扫码就能看到食材清洗、烹饪的实时画面。目前,全市已有103家试点餐厅食品全流程监管。
最近,都江堰市市场监管局将一块印有投诉二维码的服务牌挂进灌县古城商业街商家店内,未来,消费者遇到纠纷或食品安全问题,扫码30分钟内,执法人员即到场调解。“在景区、放心吃”,目前,“码”上服务已覆盖全市都江堰南桥、锦里等景区。
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AI”,采用人脸识别,智能晨检、留样和食材验收,库房温度自动检测调节等模式,实现食品安全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在学校,放心吃”,全市4502家学校食堂均实现“明厨亮灶”,其中,西南财大、成都七中等36个学校食堂率先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AI”管理。
为了让市民在“手机上,放心点”,制定《成都市无堂食外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发挥骑手监督作用,规范我市无堂食外卖经营行为。实施外卖“食安封签+阳光厨房”,建立星级商家专区。同时实施“AI巡检”,监测发现并整改网络食品违法违规线索1896条。
还有“在商超,放心买”,我市推行“食品安全一码通”,涵盖企业证照、监督检查、风险等级、责任落实等多个功能,初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以及“成都产,放心买”,全市食品工厂推行“阳光车间”,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
阳光车间“企”示录
全市已开展开放活动近400场
透过透明的参观走廊,配料、炒制、灌装,再到检测、包装——每一个核心生产环节清晰可见。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上有序穿梭,整齐着装的工人在操作台前专注调控……9月17日,首班“在成都,放心吃”食安巴士搭载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走进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阳光车间,眼前的一幕幕让他们感叹,“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管控规范透明,亲眼所见的‘成都产’让我们很安心。”
在郫都区,新华西乳业也开展了一场“探索牛奶阳光工厂”活动。邀请公众走进工厂,通过酸奶DIY、生产工艺趣味互动及透明车间参观,了解牛奶从净化、杀菌到灌装的全过程。活动直观呈现食品安全生产链条,有效破除信息壁垒,无需宣传介绍,已增强了消费者对“郫都造”乳制品的信任感。
在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的生产线与“阳光车间”监控系统为食品安全赋能。其率先在行业内推出“A+级瓜子标准”,从原料等级划分、炒制工艺到包装材料,均以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执行。
“食安巴士邀请不同群体深入企业、校园、政府检测机构等场所。而阳光车间建设是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的关键引擎,体现了政府监管创新与企业诚信担当的深度融合。”据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处长师东泰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探厂研学”“总监交底”“食安侦探”等沉浸式开放活动近400场,吸引超万人次参与,网络话题浏览量逐步攀升,全民探厂、共话食安的热潮正在形成。
并且,食安巴士将随机发车,邀请市民代表、媒体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群体深入景区、校园、商超等场所,通过沉浸式体验强化人民群众对“在成都,放心吃”的认知与信任,让“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为全民参与的食安共治共享格局注入新的实践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