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深圳祖充之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申请并获得“一种超算充电桩系统”的发明专利。这标志着祖充之在“充电即算力”的创新路径上取得了又一项核心技术突破。
该系统包括配电主站装置、融合终端装置及多个充电桩。每台充电桩可实时上传工作信息和算力状态至融合终端,由主站装置统一调配来自超算终端的潮流计算任务,并将其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分发至各个充电桩处理,最终通过融合终端将计算结果反馈至中心系统。
这一机制实现了将高强度超流计算任务在分布式终端智能分担的能力,从而有效缓解了传统超算中心面临的集中计算压力,显著提升任务调度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多地已落地,推动产业生态纵深发展
目前,祖充之超算充电桩系统已在贵州都匀市、广西合山市、甘肃秦安县等地完成样板落地,相关项目获得当地发改委、能源局和数发办的批复与支持。各地试点项目已启动建设“超算充电桩+算力机房+能源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化节点,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区域内15分钟充电圈全面覆盖。
祖充之依托获得的专利技术,正在加速建设县域分布式智算网络,将超算算力从机房向充电终端下沉,逐步构建“人-车-桩-云”一体化数据闭环,支撑未来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农业、边缘计算等场景的广泛应用。
构建全国首个“边充边算”智能基础设施体系
祖充之创新提出的“充电即算力”理念已在全国多地得到验证,并通过发明专利的技术背书,形成以“超算充电桩”为核心载体的智能基础设施网络。预计至2025年底,祖充之将完成3000G规模的终端算力部署,每月贡献算力收入超过1200万元,年化营收达1.44亿元,成为我国“算力下沉”实践的领军力量。
作为一家成立于2024年的新兴科技企业,深圳祖充之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的技术积累,迅速切入“人工智能+新能源”融合赛道,凭借自主研发的“超算充电桩系统”核心技术,率先构建了集充电、算力、数据上传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基础设施。当前,公司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并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标志着其具备开展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及算力服务的合规资质。
目前,祖充之已在贵州、广西、甘肃、陕西、湖南、深圳等省区设立算力服务运营中心,并启动“整县推进战略”,构建以“1+6+N商业生态”为节点的边缘算力网络,加速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农业、车联网等终端场景落地。通过核心专利技术与政策资质的双重加持,公司正积极打造以“充电即算力、边充边算、充电不用钱”为核心逻辑的商业模式,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数字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