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证热潮兴起 行业规范化发展提速
【国际家庭日聚焦】政策驱动下的新职业认证体系加速构建
2023年5月15日第二十九个国际家庭日之际,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认证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自《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及新职业纳入国家分类大典以来,这个关乎千万家庭的新兴职业正经历市场爆发期与规范建设的关键阶段。
一、政策驱动下的家庭教育需求升级
全国两会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议题成为代表热议焦点。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低龄化趋势显著,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家长主体责任,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上升为国家战略,系统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已成民生刚需。
人社部2022年公示数据显示,"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为新增补职业,其市场需求正呈井喷态势。业内预测,我国未来数年存在超460万专业人才缺口。该职业被定义为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提供家庭关系调适、青少年发展指导等专业服务的人员,服务范畴涵盖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心理健康干预等八大领域。
二、资质认证体系亟待规范
市场热潮下,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考证项目呈现野蛮生长态势。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激增24.39%,截至2022年5月新增数量已超上年全年半数。然而,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显示,该职业尚未纳入统一认证体系,市场现存十余种机构认证证书。
"当前行业存在认证标准不统一、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教育专家指出,正规机构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创新教育所等国字头单位,已建立含150学时理论+实践的系统培训体系,但其颁发的仍属岗位技能证书。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推行"付费即取证"模式,千元线上课程承诺包过,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三、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
面对市场乱象,主管部门已启动职业标准制定工作。据人社部最新消息,将联合多部门明确从业资质、服务规范等细则。中管院教育创新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其认证体系严格遵循"培训-考核-认证"闭环管理,官网可查证书信息,但强调"持证不等于胜任,需在实践中积累专业能力"。
国际家庭日当日,多地教育机构联合发起行业自律倡议,呼吁建立分级认证制度。专家建议,可参照心理咨询师管理模式,设置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晋升通道,配套持续督导机制。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出台,这个承载着千万家庭期待的新职业,正在规范化轨道上加速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