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庆祝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上海法院共有4个集体、6名个人获得表彰。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庭长周军榜上有名,获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他的先进事迹都有哪些
一起来了解
周军,现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庭长。 曾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上海法院邹碧华式的好法官、好干部,浦东新区十大杰出政法英模,浦东新区政法系统兢业笃行领航人等荣誉,荣立上海法院工作成绩特别突出个人,并荣获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周军同志坚守在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工作第一线20余载,勇担改革重任、积极探索创新,始终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履职尽责、笃行不怠。
一是牢记为民宗旨,扎根立案一线。在诉讼服务窗口第一线坚守20余年,始终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坚守法治信仰,认真站好立案窗口的每一班岗,甘当司法“燃灯者”。2020年至今,审查各类案件3万余件,接待来访群众1.45万人次。带领团队打造“暖窗”亮点党建品牌,重点突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党建品牌属性,进一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坚持推行巡回立案、上门立案,在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同时,更用人性化服务温暖民心;推出批量案件自助立案,既有效促进立案阶段案件繁简分流,也缩短了当事人等待时间,优化了诉讼服务体验,获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全面推进跨域立案、跨境立案服务,先后完成全国首例沪皖、沪粤、沪藏跨域立案,真正实现“家门口”立案。
二是勇担改革重任,积极探索创新。在改革大局中勇担当、敢作为,创新便民利民举措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在立案登记制改革过程中,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在全国法院首创“二维码立案”,让诉讼服务零距离、立案体验更满意,该举措也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向全国法院推广。积极谋划工作思路,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牵头组建“网上立案突击队”,在2020年度浦东共青团青年建功突击专项活动中获得了通报表扬。在两个“一站式”建设过程中,勇挑重担,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诉讼服务效能的多维辐射。推出语音图文诉讼引导、文书法规电子指引、立体化自助立案平台等举措,全方位落实一网通办的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更有司法获得感。在繁简分流改革试点过程中,循序渐进,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先行调解、公证调解专窗,推动“浦东新区纠纷化解一体化服务中心”建成,整合形成三级联动的争议枢纽型智能化工作平台,促进了纠纷化解能力再升级。
三是深耕多元解纷,服务保障大局。在多元解纷工作中深耕细作,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助力建立健全“非诉解纷挺前、法院诉讼断后”递进式纠纷过滤解纷体系。树立大局意识,带领团队开发“万人起诉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实时预警,形成辖区内各街镇涉讼情况统计分析专报,提示街镇加强前端治理,将人民法院多元解纷工作融入到地方党委的综合治理中,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浦东、平安浦东贡献司法智慧,平台作为上海高院首批创新项目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注重前端发力,构建“特邀调解+社会解纷”多元解纷体系,加大与区司法局、街镇村居的沟通协作,共同搭建多元化纠纷化解平台。积极践行浦东版“新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送法进基层”司法服务品牌的集成效应,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开展纠纷化解、巡回审判等司法便民服务,推动司法资源下沉,助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牵头成立“数治护商”法官工作室,开展司法宣传、诉前调解等各项工作,全力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做深非诉挺前,带领团队引导当事人更多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矛盾,探索通过司法确认、诉前保全等多方式源头减少诉讼增量不松劲。2022年以来,带领立案庭通过司法确认、诉前保全等方式共化解各类纠纷2万余件。2024年浦东法院多元化解工作获评全市先进单位。
线索提供丨院工会、政治部
责任编辑丨陈卫锋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