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央视新闻公众号发布的一条内容《比5G快10倍!你的手机有5G-A了吗?》,让我想到了网络的更新换代,也让我想到了运营商体验创新的困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真正淘汰企业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其落后的形象。就拿曾经辉煌一时的柯达来说,尽管胶卷产品质量卓越,但在数码时代浪潮下,因未能及时转型,虽然成功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依旧逃不过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如今,三大运营商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它们虽手握海量用户资源与雄厚技术实力,却难以摆脱落后形象,无法给客户带来新鲜感,逐渐陷入发展的瓶颈。
![]()
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初,曾是创新与活力的代名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交媒体让人们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互动;在线购物打破时空限制,让购物变得轻松便捷;各种新颖的应用程序更是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从学习到娱乐,无所不包。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移动互联网逐渐变得“审美疲劳”,不再是新事物的代表。如今打开手机,各类应用虽层出不穷,但功能和模式大多相似,缺乏真正的创新。曾经让人眼前一亮的短视频,如今也陷入同质化竞争,内容千篇一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运营商的形象也越发固化。在多数客户眼中,运营商只是一个收钱的公司,每个月按时收取话费、宽带费,提供的服务平平无奇。办理套餐时,复杂的资费规则让人眼花缭乱;办理业务时,繁琐的流程又让人不胜其烦。客户很难将运营商与创新、科技感联系在一起,它们似乎只是传统通信服务的提供者,而非引领科技潮流的先锋。与那些充满创新活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相比,运营商的差距愈发明显。互联网科技公司不断推出新奇的产品和服务,如人工智能助手、虚拟现实体验等,吸引着大量年轻用户。而运营商呢,除了在网络速度上有所提升,在服务和产品创新方面却乏善可陈。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三大运营商都在强调科技属性,试图重塑形象。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5G、云计算、大数据、低空经济、深海经济等新兴领域,期望借此向科技公司转型。推出5G套餐,宣传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优势;建设云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云服务。这些努力虽有一定成效,但仍难以彻底改变客户心中的固有印象。
要想真正摆脱困境,三大运营商需要转变思路,从卖产品转向卖内容,卖物理价值到卖情绪价值。过去,运营商主要售卖通信套餐、手机终端等产品,这种模式过于单一,缺乏竞争力。如今,客户更看重的是内容和服务体验。这里面不单单包括咪咕在做的体育内容的整合;而且包括移动云、天翼云等在做的云、网、算等能力、以及行业资源的整合;甚至还包括营销传播过程中创造的爆款内容、热点事件、文化IP的打造带来的情绪价值,类似上海电信对于电话亭的改造营销。总之,不管是技术、产品、权益、生态、还是营销,都要把给客创造新鲜感作为目标。
![]()
运营商还需在服务上创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消费偏好等数据,为客户定制专属的套餐和服务。对于喜欢玩游戏的客户,提供高速稳定的游戏网络服务,并推荐相关游戏礼包;对于商务人士,提供高品质的国际漫游服务和安全可靠的云存储服务。
三大运营商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若不能突破传统思维,给客户带来新鲜、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立足。只有不断创新,积极拥抱变化,从卖产品转向卖内容,从传统服务提供商转变为科技服务引领者,才能重塑形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