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马都卡
2025年4月28日,韩国IT企业Kakao与腾讯合资成立的韩漫平台PODO正式发布停运公告。
在四年前的4月19日PODO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是关于当时热门网文漫[注1]《绿茵之冠》的正版化消息。短短四年时间,既是PODO这个网漫平台的生命周期,也是韩漫全球热度泡沫从浮现到破碎的周期,这点亦在我们十分熟悉的中文平台(包括所有与韩漫有关正版平台)得到充分验证。
[注1] 网文漫是指由网文改编的网漫。
2021-04-19 开始
2025-04-28 结束
坦白说笔者对PODO的关停完全不感到意外,这种想法并不是去年10月Kakao韩方宣布放弃部分海外市场后PODO马上停止发布新作、放弃更新SNS这一系列操作引发的,而是我在它成立大约两年后,也就是2023年左右,我已有所预感,在网文漫战略指导下PODO连同Kakao台版等海外平台绝不会长久。
而且相似情形也会出现在最原始的韩版,甚至毁掉整个韩国网漫圈。又过了两年,很多猜想得到验证。顺便一提,盗版冲击当然也是杀死正版平台的重要原因,但本文旨在从运营方针分析问题。
2024年10月21日,Kakao宣布结束台湾印尼服务,28日台版正式发布公告
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Kakao是如何“毁掉”自家网漫业务的。
先讲讲韩国国内的Daum Webtoon即今天的Kakao Webtoon是怎么被毁掉的吧。
于1995年成立的韩国IT企业Daum Communications建立了韩国第一个门户网站,在本世纪初他们大胆探索尝试多方发展,比如涉足漫画业务,之后在2003年引领时代潮流将传统漫画业务重组为网漫(Webtoon)业务,这便是Daum Webtoon的由来。
作为韩国首家网漫平台,Daum Webtoon创造了韩国网漫史上的诸多第一:诞生了第一个现象级作者姜草[注2],出现了第一部被影视化的网漫《公寓》,设立了第一个业余投稿平台“我也是漫画家”(나도 만화가,后重组为Webtoon League)……十年来熬倒诸多对手,最终与Naver Webtoon形成双巨头垄断局面。
姜草的地位已无需多言
[注2] 更多介绍见长文《》。
2014年10月1日,Daum与做即时通讯软件KakaoTalk起家的IT企业Kakao正式合并,更名Daum-Kakao,然后又于2015年再次更名为Kakao,自此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IT巨头Kakao。这件事可以说是改变了Daum Webtoon的重大命运转折点,由此它与Kakaopage产生了联系。
Kakaopage是一家数字内容平台,最初以网文、网漫发行为主要业务, 2013年4月9日正式上线,隶属于Kakao旗下,当时两家企业尚未合并。Kakaopage初期因为运营不善一度在关停边缘,直到通过网文《月光雕刻师》及网文漫稳固人气,并且打造了Novel Comics品牌——推出多部网文漫取得巨大反响,年收益大幅超越Naver网漫业务,最终改变了韩国网漫的发展趋势[注3]。
Kakaopage2021上半年人气作品,图片来源: webins
[注3] 更多介绍见长文《》。
Daum Webtoon与Kakaopage变成“一家人”的关系之后始终处于尴尬境地,一边是Kakaopage人气水涨船高,另一边Daum Webtoon却始终止步不前,最终于2021年8月1日被改版为Kakao Webtoon彻底并入Kakao体系。
同年3月起Kakao便整合了旗下内容业务,设立综合型内容公司Kakao Entertainment,划分出“媒体、音乐、故事”三大部门,网文网漫相关业务隶属“故事”部门。这一年Kakao和Naver之间的全球网漫布局资本大战也达到白热化地步,不断传来设立海外新平台、并购海外公司或是投资韩国网漫工作室的消息,本文一开始提到的PODO自然也是其中一步战略。
截止2021.05 两边所完成的收购,图片来源 :todayeconomic
在此之前,和早在2014年就尝试进军全球、做官方直营平台的Naver相比,Daum对打开海外市场一事始终处于观望态度,和Daum初期相比完全是两种姿态。个人猜想这是在企业并购发生后,Daum网漫难以得到极其看中盈利能力的Kakao总公司青睐,拿不到太多资源,最终被困在无法打破僵局的境地。2016年Kakao在日本推出电子书平台Piccoma,出海作品仍以Kakaopage上的网文漫主导。
2010年到2020年间,Daum作品出海均是通过版权代理进入当地市场。中国大陆读者不得不因为代理商成为“正版受害者”,一话拆成两话卖的常规操作之外,版权期限较短也造成相当程度的不便。像咚漫[注4]自成立以来,凡是从Naver引进的漫画从未因版权到期下架,而快看、B漫、腾讯动漫、有妖气等国内本土平台从Kakao引进漫画,因版权到期不续约而下架的情况数不胜数。
[注4] 咚漫是Naver Webtoon的中国大陆直营平台。
直到2021年前后,新冠疫情期间韩国网漫爆红,Kakao终于有了全面出海的意图。然后Daum Webtoon摇身一变Kakao Webtoon,再然后……便沦落到更加悲惨的境地。
老牌作者相继转去对家Naver,又没有新人接替位置,2025年每月最多3-4部原创新作,反观Naver,几乎每周都有3-4部原创新作。即使借助漫改剧的话题度或是重新连载旧作试图吸引新读者,也是收效甚微。大部分人也都会选择Kakaopage而不是Kakao Webtoon。
我认为问题主要有三:
1. 最大问题是强推网文改,不再由平台原有读者喜好主导,这直接损害了原创作者的利益。
2. 被新读者认为十分酷炫的UI让老读者颇感不便,以至于直接放弃使用该平台。
3. Kakao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完全砍掉需要长期投资的新人育成环节,不办新作选拔赛、关停业余投稿栏目。
漫改剧,讽刺的是这些Kakao出品大热漫改剧的IP均出自改版前的Daum
长此以往,我想Kakao Webtoon韩版关停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曾为韩国网漫史上里程碑的老牌平台,不知何时会被Kakao提前画下句点。
接下来谈谈海外平台。
Kakao用一模一样的战略毁掉了Tapas的原创社区,大批原创作者转移到了Naver海外版Line Webtoon(也称为Webtoons)上的CANVAS版块。不得不说,Kakao真的很会帮对手做事。
没有社区功能的Kakao Webtoon台版、PODO这样的海外平台,Kakao的策略则是每月大量上新相似风格的网文漫。
升级流很火,就上一堆升级流;恶女穿书漫很火,就上一堆恶女穿书漫。每个月有几十部根本记不住主角名字、发色又极为相似的新作,其中画风最抢眼的会得到最多的曝光度,宣传营销背后又是Kakao自贴腰包,于是就出现了销售额在增加的同时亏损也在扩大的奇妙现象。
以中文版为例,Kakao台版、PODO共上新1101部韩漫,PODO平均每年上新约160部,Kakao台版平均每年上新约211部。任何用过这个平台的人都会注意到,自己看过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更不用说付费阅读。读者被分散到多部相似风格的漫画中,单一作品收益减少,甚至无法抵过翻译费用,头部作品根本不足以养活大量赚不到钱的作品。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咚漫,看到韩漫热度泡沫后疯狂上新,最终泡沫破裂入不敷出,只好腰斩不赚钱的新作,一同斩掉的还有读者信用。
此外,Kakao系的海外平台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起读者品味,短视地选择用大量廉价网文漫麻痹读者的“味蕾”——也就是鉴赏力,最终读者分不清作品好坏。短期内是可以通过大量画风精美的作品吸引到新读者为之买单,长此以往呢……?哪怕是网文漫中的现象级头部作品如《全知读者视角》《不出道就完蛋了》,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绝不只是因为画风,原作剧情和角色塑造吸引到大量忠实粉丝。
要想走靠核心粉丝赚钱的路线,就应该去芜存菁地选取潜力网文漫,而不是鱼龙混杂全部端上来。还没有建立起品味的读者只能靠封面盲选,此后即使引入真正佳作也没有人会去看,此时大家都已经失去了判断力。某一天厌倦平台上千篇一律内容的读者便会选择离开——因为这个平台没有拿出过值得读者留恋的作品。
全知读者视角本为PODO独家,随着PODO的退出,已上线B漫等平台
此外,我个人是既不乐见谈韩漫只谈网文改或成人漫画,也不乐见谈韩漫只谈姜草赵石。但是想想后者还是更令人宽慰的,至少这说明这些作者给他们留下过美好的回忆,即是韩漫留下的美好回忆。
至于运营方私下堵嘴、售后客服态度问题、授权自印周边在海鲜市场炒出天价等大小操作,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平台命运,真正置平台于死地的还是我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大方向上的问题。
直到现在Kakao依然坚决认为都是盗版网站毁掉了海外业务,却从未反思过自己犯了什么错导致海外收益不及预期,连国内业务都出现负增长……最近连Kakao Entertainment本身也岌岌可危面临被Kakao总公司卖掉的命运。
这样一个与创造和想象有关的行业,却掌握在只会用资本逻辑去分析一切的人手中,作为读者我认为这一切都很可悲。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年最出圈本土漫画,《小狐狸化形记》上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