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记者走进定陶区黄店镇袁楼村蔬菜大棚基地,一根根翠绿的豆角挂满藤蔓,长势喜人,种植户们在藤蔓间来回穿梭,仔细挑选成熟的豆角。采摘下来的豆角随即被分拣、捆扎、装车,准备销往周边收购市场。
“现在豆角刚刚上市,量少价高,一公斤能卖6元至6.4元!”袁楼村豆角种植户李纪刚一边麻利地摘着豆角,一边乐呵呵地说。“我种了10亩豆角,夜里采摘,早上六七点就送到市场,头茬豆角能摘200多公斤,虽然量不大,但价格比旺季高不少,而且能一直摘到7月份,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豆角生长周期短,市场价格稳,经济收益快,属于“短稳快”的农作物,因其易种植、好管理、收益可观的特点,深受种植户的欢迎。黄店镇的豆角大部分以鲜豆角的形式销售给外地客商,还有一部分经过切段、烘干等简单加工后再售卖,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豆角丰收不仅让种植户受益,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我每天早上5点来,干两三个小时就能挣四五十元,活儿不累,工钱日结,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大家都愿意来。”采摘工人张桂芹说。
袁楼村蔬菜收购市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天刚蒙蒙亮,一辆辆满载蔬菜的三轮车陆续驶来,市场负责人李威指挥着工人卸车、称重、分装……
“市场这边豆角、蒜薹、辣椒、西红柿都收。目前,豆角的量还比较少,一天能收1000多公斤。再过一个月,豆角大量上市,日收购量能达到6000公斤左右。豆角口感好、条形顺、色泽鲜亮,很受市场青睐。从我们这里发出去的豆角,两三天内就能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李威随手拿起一根豆角介绍道。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从田间到餐桌,黄店镇的设施大棚蔬菜产业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目前,黄店镇建有高标准大棚2.2万个,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蔬菜40多万吨。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镇农业增产增效的目标,牢牢抓住‘一红一绿’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黄店镇副镇长郑全友说。
菏泽日报记者 刘卫国通讯员 贾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