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待遇保障始终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多项研究曾对辅导员的薪酬进行分析,《Z高校辅导员薪酬满意度实证研究》一文中对湖北武汉某高校的辅导员薪酬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校辅导员年薪均在5万元以上。约七成辅导员年薪低于10万元,其中约两成不足8万元,年薪10万元以上的约占30%。
此外该研究还指出,Z校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他们的期望的年收入有较大差距,近四成辅导员希望自己的年薪可以达到10-15万元。超过三分之二的辅导员期望自己的校内年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以上,近两成的辅导员希望可以达到20万元以上。
《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高校的调查分析》一文指出,52.4%的辅导员薪酬待遇低于同等级别的行政、专业教师,其中14.6%认为其薪资待遇与行政、专业教师相距甚远。
01
确保辅导员实际收入,不低于教师
面对辅导员待遇的现实困境,多地纷纷出台政策,为改善现状提供制度支撑。2021年教育部网站曾发布文章介绍福建省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其中明确高校要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分别按不高于年人均绩效工资总量1.5%的标准,统筹安排专职辅导员每人每月工作补贴,确保其收入不低于本校教师平均水平。这项政策,迅速在福建各高校得到落实,据介绍政策落实后该省专职辅导员平均每人每月工资收入增加了1200元左右。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规程(试行)》曾要求,高等学校要将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相当。省委、省政府决定按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设立专职辅导员工作补贴,经费按高等学校财政隶属关系列入财政预算。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明确,高校要将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学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要在办公条件、交通补助、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2018年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从2018年起,在保持校内原有待遇水平基础上,各高校要在绩效工资总量内给予辅导员专项岗位绩效工资,在制定教师收入绩效考核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工作特性,辅导员的校内平均收入不得低于本校在职在岗同级别教师的校内平均收入水平,要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等方面制定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02
多校明确:给津贴、补助等
各高校积极行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2020年东北农业大学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中提出,辅导员津贴纳入学校津贴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同级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同时,考虑到学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学校按每人每月100元标准发放学生工作人员通讯费补贴。
2023年,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中指出,学校应为辅导员的工作、生活以及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在制定收入分配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辅导员补助,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本校同职级专职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
西安文理学院在202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中,对辅导员工作待遇进行落实:按照每生每月3元标准发放辅导员工作津贴,确保其收入不低于本院同等条件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平均收入;奖励连续从事学生工作12年以上的辅导员;为辅导员的办公、交通、通讯等提供保障。
从这些高校的规定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辅导员待遇保障,通过多种方式确保辅导员收入与同级专任教师相当,还从多方面给予补贴和支持。
03
辅导员收入,涨!
发展有平台,晋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让辅导员留得住、干得好。除了保证辅导员收入不低于教师,一些大学已出台政策、措施,在收入方面持续加大对辅导员的激励力度。未来大学辅导员的薪资待遇还可能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比如近年来武汉大学不断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辅导员每人每年专享1.2万元工作津贴,每年评选辅导员标兵(5万元/人)、学生工作先进个人(3万元/人)。
四川大学健全激励机制,在校院两级奖励体系中单独设立辅导员奖励体系,每年对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将专职辅导员、教师兼职辅导员基础绩效上浮10%,为辅导员发放通讯、夜间值班等补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持续提高辅导员工作待遇,除享受规定的工资和津贴待遇外,按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总数每生每月不低于3元的标准设立辅导员工作专项补贴,并根据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情况给予每月1200-1500元不等的补贴。
除了薪资待遇的提升,辅导员职称职级“双线”,甚至“三线”晋升渠道被打通,也让更多辅导员看到了更广阔的职场晋升空间。
当然,随着工资待遇得到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得到保障,相应的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管理、考核也会更加严格,辅导员的工作也会面临更多挑战。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如何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如何培养合格、优秀的高校辅导员,都需要高校领导者思考。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各高校网站、各省教育厅网站、教育部网站、麦可思研究等。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内容全面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请留言或添加编辑微信获得长期白名单授权(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高职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