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文旅项目因用地问题被关停、被拆、甚至被抓人的现象比较频繁,土地执法人员普遍感觉乡村文旅这个原本的小产业领域猛然间变成了违法用地重灾区。
乡村文旅项目的用地违法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农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违规使用设施农业用地、超范围使用临时用地、挖田造湖与挖湖造景等。据统计,2023年9月8日自然资源部通报的2023年全国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件中,63%与乡村文旅(含旅游景区)项目有关,其中,贵州六盘水郎岱山地旅游度假区违法用地是全国文旅典型用地案件,土地爷有幸应邀参与了处置过程。
2024年8月21日,自然资源部通报的2024年全国80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件中,60%与乡村文旅(含旅游景区)项目有关,主要涉及大棚房、挖田造湖、耕地非粮化、侵占生态保护红线等。
多地政府官员都曾问:为啥乡村文旅成了违法用地重灾区?土地爷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点原因:
1.乡村文旅快速发展: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推动下,近年来乡村文旅发展迅猛,出现了用地等各种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各级政府、各类投资商坦然面对,不逃避问题,不回避问题,当然,也不能自造问题。要从个案中找到规律性的、通用性的的解决方案。
2.乡村文旅管理者与投资者规范意识不强:
尤其是对土地法规政策及卫片执法制度理解不够,要充分认识到土地卫片执法是助力项目落地及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用地规范是乡村文旅的根本保障。
3.乡村文旅用地相关政策不完善:
包括旅游用地方面、乡村用地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政策缺陷,尤其是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全面启动后的乡村地区用地成了棘手问题,加上乡村文旅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需要在现有政策法规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更需要各级政府相关管理者敢于担当,破解乡村文旅发展中的用地难题。
4.地方政府对乡村文旅态度表里不一:
因为乡村文旅有面子,聚人气,有政绩,地方政府表面上都是支持的,但根本上并不一定支持,因为乡村文旅旺丁不旺财,在当前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大环境下,有限的指标可以拿到产生税收、能安排就业的产业园区,拿到直接产生土地财政的城市房地产项目中,这是地方政府的生财与生存之道,不得已而为之,唯利是图不仅是企业、也是政府的基本法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