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技不如人?神十九着陆,中国航天员抬着出舱,美国却“活蹦乱跳”

0
分享至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和个人见解撰写,具体参考资料已在文中及文末注明!

2025 年 4 月底,航天领域内接连发生了两起看似雷同却截然不同的返回事件,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热议。



4 月 30 日,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在工作人员的细心护送下被缓缓抬出舱外。而就在半个月前,美国“蓝色起源”商业飞船搭载六名女性乘客完成了亚轨道飞行任务。



这六位乘客出舱时状态轻松,甚至兴奋地跑向亲友拥抱庆祝。这一鲜明对比——“抬”与“跑”,让不少人开始疑惑:难道中美航天员的身体素质真的有这么大差距吗?



任务性质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得先从两次任务的本质差异说起。咱们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可是在太空中整整待了 183 天啊。



他们的工作地点是中国空间站,距离地球约 400 公里,这是一个长期运行的复杂科研平台。在这半年时间里,航天员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期间他们进行了三次舱外活动,其中最长的一次持续了将近 9 小时,打破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时间的记录。



在舱外,他们需要完成各种高难度任务,比如安装空间站的防护装置;而在舱内,他们还承担了超过 80 项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涉及空间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实验意义非凡,它们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太空环境对物质和生物的影响,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神舟十九号的任务就像是一场漫长且艰难的太空“耐力赛”。航天员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太空环境的各种挑战。



再看“蓝色起源”的这次飞行,它更像是一个短暂的太空“冲刺体验”。从发射到返回,整个过程不过十来分钟,其中真正能感受到失重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这次飞行的主要目的并非开展复杂的科学研究,而是为了让乘客体验一下太空边缘的独特感受。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次高端的太空旅游项目,其任务强度和持续时间完全无法与神舟十九号的长期驻留任务相提并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回到地球后无法自主站立,而短期体验的乘客却行动自如呢?仅仅是因为时间长短的问题吗?



失重影响

这就得从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讲起。在太空环境中,失重打破了人体长期以来形成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首先提到的就是体液分布的变化。在地球上,大约六成的血液集中在下半身。但到了太空,由于没有重力束缚,体液会向上移动,更多地聚集在头部和胸部。



当他们返回地球时,重力再次出现,体液迅速向下肢转移,这时大脑可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产生头晕、目眩等症状,就像大家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会眼前发黑一样,只不过航天员的反应会更加剧烈和持久。



其次就是肌肉萎缩。在失重环境下,肌肉失去了重力负荷,就像一台长时间闲置的机器,逐渐开始萎缩,尤其是抗重力肌群,例如大腿和背部的肌肉,萎缩得尤为明显。



虽然航天员每天都会花费数小时进行锻炼,使用特殊设备模拟地面负荷,但这只能减缓肌肉萎缩的速度,并不能完全阻止。



经过 183 天的太空生活,他们的肌肉力量会有显著下降,回到地球后,甚至连支撑自己站立都需要费很大劲。



骨骼流失同样是一个大问题。骨骼健康离不开重力的支持,在失重环境中,骨骼会“误以为”不需要那么坚固,从而加速钙质流失,导致骨密度下降。这样一来,骨骼变得脆弱,航天员在返回初期如果贸然站立或行走,骨折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此外,他们还需要应对前庭系统的适应问题。人类内耳中的前庭器官负责感知方向和维持平衡,它对重力信号高度依赖。



在太空中长期处于失重状态,前庭系统就像迷失方向的指南针,无法准确判断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返回地球后,它需要重新适应当前环境,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员会出现眩晕、平衡感失调的情况,走路摇晃不稳,难以保持直立。



出舱方式

理解了任务性质以及失重对人体的影响之后,大家就能明白,中美航天员出舱方式的不同,其实是由科学规律决定的,与技术高低或者体质强弱并无直接联系。



对于我国神舟十九号的航天员而言,被抬出舱是科学且严谨的医学保障措施。返回舱着陆后,地面的医监医保人员会第一时间进入舱内,对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帮助他们平稳过渡到地面环境。

而对于“蓝色起源”的乘客来说,由于他们只经历了短短几分钟的失重,身体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生理变化。



他们的体液转移效应微乎其微,其他方面也基本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刺激的过山车之旅,返回地面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状态,自然可以轻松地走出舱门,甚至兴奋地奔跑起来。



结语

通过这两起不同的航天任务,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路径存在差异,但这并不代表谁优谁劣,而是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战略目标做出的选择。



所以当我们看到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被抬出舱的画面时,不要仅仅关注所谓的“体质差异”这种表面现象,而应该认识到我国航天人在长期驻留任务中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



在航天舞台上,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独特的探索,每一种出舱方式都体现了对科学的尊重。而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追求永远不会停止。



信息来源原文记载于央视网2022-12-4关于《航天新征程 | 为什么航天员出舱需要被人抬着走?返航之路比想象中的更燃也更难》原文记载于央视新闻2025-4-30关于《完整出舱视频丨健康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安全顺利出舱》原文记载于东南早报2025-4-15发布关于《刚刚!“水果姐”凯蒂·佩里乘坐火箭成功飞往太空,停留约11分钟后返回地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5-09-14 12:20:04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 A股“慢牛”格局似比以往更加稳固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 A股“慢牛”格局似比以往更加稳固

财联社
2025-09-18 09:25:04
他靠反美敛财过亿,在美国买别墅,女儿嫁给了美国人

他靠反美敛财过亿,在美国买别墅,女儿嫁给了美国人

深度报
2025-08-25 22:35:54
看西贝贾国龙衣领总是立起来,就明白他为何要硬刚罗永浩了!

看西贝贾国龙衣领总是立起来,就明白他为何要硬刚罗永浩了!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9-16 16:37:30
不是韩旭!不是张茹!尤文图特主帅盛赞中国2小将,将是未来核心

不是韩旭!不是张茹!尤文图特主帅盛赞中国2小将,将是未来核心

老吴说体育
2025-09-18 00:35:23
香港歌手谈苏永康演唱会取消:已过去这么多年,为何揪住不放?

香港歌手谈苏永康演唱会取消:已过去这么多年,为何揪住不放?

安海客
2025-09-17 06:11:09
顶级情商的表现:无论做什么,都绝不去激发别人的嫉妒心

顶级情商的表现:无论做什么,都绝不去激发别人的嫉妒心

阿胖读书
2025-09-16 15:22:32
【赛后复盘】切尔西1-3不敌拜仁:一笔昂贵且必要的欧冠学费

【赛后复盘】切尔西1-3不敌拜仁:一笔昂贵且必要的欧冠学费

球事百科吖
2025-09-18 11:08:13
男子嫌25岁老婆是花瓶,天天打麻将,网友:这颜值你不要我要

男子嫌25岁老婆是花瓶,天天打麻将,网友:这颜值你不要我要

辣媒专栏记录
2025-09-16 11:05:03
大批应届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大批应届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黯泉
2025-09-06 10:45:47
宋喆近况曝光:躲在小县城蜗居,骑着破电驴,彻底被马蓉抛弃了

宋喆近况曝光:躲在小县城蜗居,骑着破电驴,彻底被马蓉抛弃了

坦然风云
2025-09-08 00:05:12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目前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目前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证券时报
2025-09-17 11:04:02
导弹落在中国使馆800米外,中方罕见发大火,以色列要摊上大事了

导弹落在中国使馆800米外,中方罕见发大火,以色列要摊上大事了

南权先生
2025-09-16 14:40:04
19投轰37分12板!女篮天才中锋首秀惊艳:宫鲁鸣该考虑一下她了?

19投轰37分12板!女篮天才中锋首秀惊艳:宫鲁鸣该考虑一下她了?

篮球快餐车
2025-09-18 03:04:26
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科创50指数涨超4%

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科创50指数涨超4%

财联社
2025-09-18 10:19:09
比亚迪一周连发两款豪华SUV!全新腾势N9 38.98万开卖,新帅李慧首秀

比亚迪一周连发两款豪华SUV!全新腾势N9 38.98万开卖,新帅李慧首秀

车东西
2025-09-17 23:21:53
徐志胜演男主,脱友和影迷都沉默了

徐志胜演男主,脱友和影迷都沉默了

新周刊
2025-09-17 09:09:42
生于1988年、省委委员,黄娜拟任新职

生于1988年、省委委员,黄娜拟任新职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7 15:24:36
朝鲜告知中俄:不再寻求南北统一,地图已经“去韩国化”

朝鲜告知中俄:不再寻求南北统一,地图已经“去韩国化”

通文知史
2025-09-17 11:50:06
美媒:伦纳德简直就是噩梦,快船内部很多人都想让他走

美媒:伦纳德简直就是噩梦,快船内部很多人都想让他走

移动挡拆
2025-09-18 06:26:34
2025-09-18 11:55:00
史智文道 incentive-icons
史智文道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2914文章数 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头条要闻

男子给刚上学女儿买密码水杯:担心同学放东西

头条要闻

男子给刚上学女儿买密码水杯:担心同学放东西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731》全球首映震撼!导演泣不成声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旅游
健康
数码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数码要闻

iPhone 17 Pro Max充电实测:没必要买329元的新充电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