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年内取得欧洲适航证的计划已经破灭,欧空局高层人士放狠话曝光取证时间——向后最长推迟六年!这种结果确实让商飞以及中国众多航空爱好者难以接受。
在中国全国拒收美波音飞机的关键时刻,欧洲竟对中国C919下手,无异于釜底抽薪。
根据国内媒体援引路透报道,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执行董事弗洛里安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欧空局已经告知中国商飞,该中企自研的单通道双引擎客机C919,不能在2025年获得适航证。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意味着在商飞此前为冲击2025年取证的努力大多作废,直接导致C919无法全力进军全球市场。
要知道在2024年7月,C919已经离欧洲适航证近在咫尺了,当月欧空局派了个技术代表团专门到商飞实地检查,就是配合C919取证来的。
根据商飞官网公开的订单情况,截至2025年5月2日,商飞一共接收了超1500架C919订单。
2025年1月,商飞一个部门的副总经理杨洋透露C919后续的商业进展——最早在2025年通过欧盟的适航认证,2026年首先在东南亚投入国际航线上运营。
4月初美国对华发动第二轮关税战后,波音中国舟山基地接连被退货三架客机,气得波音总裁威胁停止给中国代工飞机。
2024年波音陷入118亿美元巨额亏损的困境,这是波音第六年亏损的年头,中国航司此时撕开拒收波音飞机的铁幕,让苦苦支撑的波音雪上加霜。
中国此举是绝对利好欧洲空客的,也是做了整个欧洲想做不敢做的事,这时中国国内外也在给国产大飞机C919造势,C919有一举冲入东南亚商业航空市场之势。
要知道中国商飞和航空局耗尽了心血在东南亚布局,只要等到欧空局的适航证就能大干一场,但现在看来我们确实对C919取证形势过于乐观了。
商飞为了在东南亚给C919铺路,专门将短程客机ARJ-21改名为C909,2025年中国商业飞机在东南亚发生了三件大事,一件是3月底老挝接收第一架C909进行商业运营。
C909同样没有拿到欧美任一适航证,这给C919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出海思路,那就是第三国给中国单机发放型号接收证,并可投入商业运营,此时欧美适航证就彻底成为一张废纸。
第二件大事是在4月17日,越南废除2016年仅承认美国、欧洲适航证的92号议案,当天正式批准89号议案,文中新增对中国CAAC的承认。
其实越南修改这项议案的真正用意,就是专门为了引入中国C909和C919来的。
因为就在议案修改的两天后,4月19日,越南最大的廉价航司越捷航空用从中国成都航空租的两架C909,正式开通越南河内到胡志明市的商业航线。
这两架C909是去年12月底商飞跟越捷航空签的,当时越南航空公司总裁还声称,一旦C919被越南航空局承认,他们将考虑引进C919.
C919在东南亚的第三大进展、第三件大事,就是4月17日,马来西亚在与中国的联合声明中宣布,在进口的飞机中正式承认中国民航局认证的飞机。
虽然从这三件大事能看出,即便没有欧美适航证,只要东南亚国家愿意单方面承认中国单机型号的CAAC认证,C909、C919一样能飞出国门。
但现在的问题是,C909东南亚的接受度还比较高,印尼、老挝、越南、马来西亚等基本都有意向大规模采购引进,但是对C919还是比较犹豫。
所以商飞也急迫的在年底前拿到欧洲的适航证,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推进C919东南亚商业运营。
话说回来,但即便中国对抗波音对欧洲空客是有利的,但是欧洲同样不愿看到又来一家比波音潜力更大的竞争者,欧洲必须要将C919东南亚推进的势头按下去。
所以欧空局的执行董事弗洛里安就说了一句话——想要在2025年获得EASA认证,在该期限内获得认证,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同样在没有拿到欧洲适航证的情况下,中国商飞成功将C909投放到印尼、老挝、越南运营,更是打破了欧洲适航证一贯的权威,中国本国适航证被第三国认可,这同样是欧洲不愿意看到的。
5月1日,北欧爱尔兰的一家廉价航司瑞安向媒体透露,美对爱尔兰发动的关税战,导致瑞安航空在波音手中的330架订单,后续尾款有暴涨的可能。
所以瑞安航空的CEO迈克尔直接放话,一旦波音客机涨价,瑞安航空将直接考虑采购中国商飞的C919。
但这事儿一下子引爆了美国舆论圈的担忧,根据媒体报道,美国一位名叫克里希纳莫西的议员直接写信警告瑞安CEO,指控C919的知识产权是“抄袭”的!
同时这位美国议员直言“美国跟欧洲的航司都不应该引进中国制造的客机”。
结合以上情况,C919冲刺欧洲适航证受挫也是迟早的事儿,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C919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欧空局的适航标准,也不是C919取证的必要条件。
C919最终能否拿到适航证,一定是欧洲在中美关税鏖战的背景下,利用适航证这张筹码对华索取足够利益,这才是必要条件。
中国刚刚拒收三架波音客机,在全球率先在航空业上反制美国的关键时刻,我们屡次在空客下大量订单,确实希望看到来自欧洲的声援,但最终却等来了C919适航证被推迟的消息,即便C919已经在国内取证并投入商业运营这么久。
不过也这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寄希望于别人不是可行的,中国唯有推进与第三国单边适航互认,才是最为可靠的道路,欧洲适航证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