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人与情绪之间的载体,透过某种介质与观者产生情绪连接。感受空间的感动,触动人心的瞬间,形成“物境—意境—心境”的转变。
——设计师·唐忠汉
4月25日,“筑木而栖”杭州梦天HOME开业暨木作美学研究院华东分院成立仪式于杭州圆满举行。近境制作创始人、设计总监唐忠汉老师出席现场并受邀进行分享,与当地的设计精英们一同感受木作美学的独特魅力,共同探讨设计本身进化的新形式。
特邀嘉宾:唐忠汉
近境制作创始人、设计总监
在空间设计领域颇负盛名的唐老师,擅长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他总是能够精妙地把空间和人的情感紧密地关联起来,通过细节诠释生活的温度,使得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的愉悦,更是一种对心灵的触动。
在分享过程中,唐老师以自己的设计心得和态度,运用生动形象且简洁明了的设计语言,阐述生活中处处皆有值得借鉴的“干货”以及保持热爱的态度,这一观点引发现场设计师们的强烈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唐忠汉·分享内容精选
唐老师以《行进中的设计思考:十宅论与留白美学》为主题,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他强调,设计不仅仅是空间的规划与美化,更是对人居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关怀。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考,致力于探索现代东方的居住方式,旨在创造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富有情感共鸣的空间。
唐老师指出,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不甘于平凡,不断挑战自我,是设计师应具备的品质。他通过案例项目展示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将地下空间打造成集运动、休闲、收藏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满足业主对骑行的热爱,同时打破了传统地下空间的局限。此外,他表示:“机能是设计的基础,形式应跟随机能,以满足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应注重居住者的全方位感知。唐老师通过案例分享在设计中优化声音、光线、温度、空气流动和水质等要素,提升居住品质。同时,他强调细节的重要性,认为细腻的设计处理能够引领空间的感知和节奏,创造出优雅而奢华的居住体验。
艺术是设计的点睛之笔,是人与情绪之间的载体。唐老师通过火柴人艺术品等案例,阐述艺术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感受空间的感动,触动人心的瞬间,形成“物境—意境—心境”的转变。并谈及,设计师应善于运用材料,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手法赋予材料以情绪记忆,从而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空间氛围。
设计不仅是创造新的空间,更是对过去记忆的延续。唐老师通过为老年业主保留旧物、融合新旧空间的案例,实现设计中的传承。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通过设计实现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共生,让居住者感受到自然的呼吸与节奏。
唐老师还提到了留白美学与“间”的概念。他认为,适当的停顿与空白能够赋予作品更多的想象空间,保留空间的开放性,让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与光影的变化。他指出:“极简留白,不是纯粹的断舍离。设计不是填满,而是创造人与世界的呼应空间。”
最后,唐老师以“人生路上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情,找到你热爱的东西”作为结语。鼓励设计师们保持对设计的热爱与追求,不断探索与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作品以及人居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