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错觉
在谈话中,被调查人为掩盖问题,总是希望达到某种愿望或不愿出现某种结果。
利用这种心理,向被调查人传送一定的信息,从而造成错觉。
可凭借证据中的某个情节和过程,用巧妙的问话,影响被调查人心理。
但注意,不能违反政策,不得使用引诱和欺骗的手段。
制造假象、造成其错觉的事实、情节、过程、证据都必须是真实的。
这里最重要的不是调查人员输出信息的本身是错误的,而是在信息影响下被调查人所作的思维推理是错误的,
2.连续使用证据
有些被调查人对自己错误的隐蔽性深信不疑,认为调查人员掌握不了证据,始终顽固地进行抗拒。
打破被调查人的自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针对被调查人的一个或几个错误,选择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连续、猛烈地向被调查人抛去,即连续使用证据。
这样会给被调查人强烈的刺激,内心会产生巨大压力,自信感消除,恐慌情绪上升,防御底线就会崩溃。
调查人员要抓住这个时机,有效地进行攻心,使其原有的观念彻底消除,为其如实承认错误打开通道。
3.揭露谎言
撒谎是被调查人逃避责任,对抗谈话的最基本的手段。
揭露谎言,就能抑制撒谎改变其心态。
揭露谎言要掌握确实的证据,了解相关的情况。
根据被调查人的不同情况和掌握证据的情况,可选择不同时机揭慌:
或在被调查人撒谎之初,就迎头痛击;
或在其表演“精彩”时,将其从兴头上打下去;
或让其谎言全部讲出,已收不回去时,再从整体上进行揭露。
谎言被揭露之后,不能给其喘息的机会,应继续使用其他方法技巧,使其改变态度如实承认错误。
4.跳跃发问
对于反调查能力很强的被调查人,可采取非常规的方法与其谈话。
跳跃式谈话就是一种打破其优势心态,破坏其防御计划的有力措施之一。
这种方法的运用,是在摸清被调查人的防御计划和自信心的情况下进行的。
调查人员可在不动声色地进行常规问话的过程中,突然跳过其防线,直取其尚未进行防御的要害问题。
这种发问以证据为王牌,不容被调查人置疑。
这样被调查人心理会顿时混乱,无言以对,陷人被动境地。
5.引而不发
在谈话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调查人员综合被调查人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感到被调查人除了我们已掌握的情况之外,还有其他错误,而被调查人又不肯轻易就范。
这种情况就适于“引而不发”的方法。
“引而不发”原意是指拉开弓不放箭。在这里是指这样一种谈话技巧。
调查人员发出一种信息,让被调查人明显地意识到已经掌握了他的证据,但又不清楚具体是掌握了他哪一条错误的证据,使他感到不承认错误又滑不过去。
承认,又不知该承认哪一条错误,只得把问题全部供述出来。
引而不发不是虚张声势,是以确实的证据为基础的,是提出原则性问题,但能与被调查人的实际问题相联系,使被调查人心里受到冲击而产生威慑力。
来源:监纪天下实务入门。文章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