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书院,位于湖南省东安县大庙口镇白沙村的白沙洲上,真的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书院坐落在杨江与乐夫河的交汇处,四面环水,环境优雅,简直是求学的理想之地。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白沙书院其实是白沙中学的前身。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破旧,但它的历史底蕴依然深厚。书院的老房子还在,新教学楼建成后,这里曾是师生的宿舍。可惜的是,那扇充满人文气息的老校门已经被拆毁了,网上也找不到它的照片,真是让人遗憾。
白沙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同治九年(1870年),由白沙秀才樊俊才创办。樊俊才的故事其实挺传奇的,虽然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他在白沙书院的历史上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荏苒,白沙书院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更名。光绪三十一年,书院改名为白沙小学堂;民国初年,又改建为高等小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白沙高等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为白沙完全小学;1958年,白沙完小附设了初中班,成为全县首家推出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学校,之后便称白沙中学。1972年,白沙中学设立了高中部,招生范围很广,周边的水岭、紫溪、塘复、紫云、大庙口等多个镇都有学生就读。白沙中学最兴盛的时候,学生人数接近千人,有十五个教学班。
80年代,白沙中学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去的老一辈专家学者有教授邓志林、周光怡,建筑师陈波等;年轻的博士有刘桂清()、刘湘东()、刘晓东等。1981年,高中部停办,只保留了初中部。2024年,白沙中学老校区停办,新牌子迁往白沙小学校园内。至此,母校成了回忆。
如今,虽然白沙书院已经不复当年辉煌,但它依然承载着曾经的学子无数的记忆和希望。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再次见到那扇老校门,让书院精神再次发扬光大。(愚人tdn的手记)
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