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红蓝黑颜色,谁想的政策又是谁出的主意?文件没下发就执行,商户的损失谁来负责,至今为止,没有答案。
近日,一则“三河市禁用红、蓝、黑三色”的网络传言引发热议。尽管官方渠道未发布任何相关文件,但该话题仍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甚至衍生出“颜色政治化”“地方政策一刀切”等猜测。
2025年3月,三河市突然要求商户拆除红、蓝、黑色广告牌,只保留“素雅”色调,更为奇葩的是,截至4月8日,廊坊市及其下辖三河市多家蜜雪冰城都将原来的红色招牌替换为绿色招牌。此外,另有网友表示,三河市儿童医院红十字都换成了绿色。当地市场监管局刘某给出的理由是红色太亢奋,蓝色太俗气,黑色不吉利……。
城管霸气回应商户的要求
文件没下发就执行,是什么原因?三河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复,“谁让你改得,你去问谁”、“有纸质文件才叫政策,但是现在没有这个文件”。对于受波及的商铺损失如何赔偿,政府办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情况,会向领导反映。
有商户表示,更换一块门匾需要几百块钱,还有商户表示,底漆都是需要自己出钱购买有的商户也表示,绿色有点格格不入,有商户向城管问可否更换过来,三河城管作出如下回应:“不怕麻烦,不怕浪费钱,可以换回原来的颜色”,老话说听话听音,其实就是告诉你不怕后续的麻烦,不怕罚款,你也可以改成原来的颜色。
厉害了,谁敢私自更换过来?一句“不怕麻烦的话,你就可以换回原来的颜色”真令人起鸡皮疙瘩,这麻烦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到底谁在作祟?
人民日报指责三河市:要面子也要里子
2025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评论文章《商家招牌禁用“红蓝”,城市治理不能如此要“面子”》提到,不能光看“面子”是否光鲜亮丽,更要看“里子”是否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有助于安居乐业;与其在招牌颜色上费心思,不如认真帮助店铺商户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真正聚焦消费者关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提升消费体验,保障消费权益。
人民日报指责:以行政指令简单强制统一招牌颜色,明显损害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增加商户经营成本,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困扰和不便,也是对营商环境的一种伤害。
拍脑袋就让店铺改招牌,公权力对企业自主经营权的过度干预,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对商户改色成本的漠视,这就是是劳民伤财的真实写照。
负责人被免职,赔偿有了结果
山西大同“破门亮灯”事件中,公众不愿为迟来的道歉买账,批评其“十分敷衍”,这次处理不会如此草率。
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针对河北省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发布通报,通报称,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联合调查组只说处理对象是三河市主要负责人,从官方发布消息来看,付顺义简历已被删除,可以说明免职的是付顺义。
记者咨询商户,有商户表示门头底色禁用红色后,自己花费近400元改为绿色,“如果后期要改回原色,政府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安排人员更改,无需商户自费”。顶端新闻记者也了解到,目前三河市泃阳镇已解除“三色禁令”,牌匾换回费用由政府承担。
结局终归圆满,但三河市的决策者们更应以此为镜,将百姓福祉视作滋养地方经济的活水源头。民生如根,经济为叶,唯有根系丰盈,方能枝繁叶茂。不知您是否也认为,唯有真正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才能让发展之树长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