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动脑就累?出现这4个症状,请立刻停下来休息!

0
分享至

来源:央视财经

大家是否有过做什么都觉得很累的状况,这可能并非你意志薄弱,也不是生性懒惰,而是能量条早已触底,“隐性疲劳”正在悄然堆积。

“疲劳”是身体“缺电”了

“疲劳”与“疲劳感”是两个概念。疲劳是实际中的损耗,疲劳感则是大脑感知并传达到意识层面上的信号。

“隐性疲劳”的恐怖之处:

在正常情况下,疲劳感确实能够作为反映身体状态的一个较为准确的指标。然而,疲劳感与疼痛感类似,它是一种融合了生理、心理、文化等多维度因素的主观体验,因此并不总是准确无误的,反而常常会出错。

一个人对疼痛的感知力和忍耐度具有适应性和可塑性。当个体反复暴露在某种疼痛刺激下时,神经系统会逐渐适应这种刺激,会变得越来越不怕疼,越来越能忍受痛,以至于对疼痛的感知力变得不敏感。

类似地,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高消耗、低补充”,电量从未满格,数值常常赤红的状态时,就会忘记“不疲劳”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疲劳感的阈值就在生活中的点点忍耐和忽视中渐涨,导致即使疲劳已经积累到了快要人命的程度,也仍旧无知无觉。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隐性疲劳”?

1、经常脑雾,难以专注

当我们感到大脑反应迟缓、思考卡顿、记忆掉线、注意力脱轨,仿佛大脑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中,这时可能已经陷入了“脑雾”状态。

2、烦躁不安,容易厌烦

“烦躁不安”是“隐性疲劳”的一种典型表现。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小事而生气或不安。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使人难以保持平静和专注。“容易厌烦”也是“隐性疲劳”的另一个常见症状。由于大脑功能受到疲劳的影响,人们可能变得容易对事物失去耐心和兴趣,即使是平时喜欢的事情也可能变得无趣和令人厌烦。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

3、中途入睡,半夜起床

当你发现自己在进行一些日常活动时,如看电视、坐地铁等,会不自觉地入睡,甚至在醒来后发现已经多坐了一站或多看了几集节目,这很可能表示你的身体已经过度疲劳。这种“中途入睡”的现象,在脑科学中得到了证实,是大脑在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强制休息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因此,与其说是睡着,不如说是昏厥。这种现象尤其需要注意,因为它可能意味着你的睡眠质量也在下降,而睡眠质量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加剧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

4、口臭体臭,疱疹长痘

当身体陷入“隐性疲劳”状态时,代谢水平可能会显著降低。比如唾液分泌量降低,从而引发口臭。此外,代谢水平的降低还会导致营养物质的代谢不完全,产生体臭。

随着身体状态持续下滑,免疫也将显著降低,炎症会活跃起来。常常伴随着痘痘、粉刺等皮肤问题的出现。更为严重的是,体内寄生的疱疹病毒可能会因此变得活跃,从而在口唇、腋下等部位形成水疱,这无疑是“隐性疲劳”的又一显著且不容忽视的预警信号。

什么是应对“隐性疲劳”良药?

感觉“累了”是正常的,不知道“累了”却很要命!“隐性疲劳”的根源在于“耗能”过度与“充能”不足的长期失衡,以至于大脑对“疲劳”失去敏感,对“不疲劳”丧失感知。

1、睡眠是最好的充能方式

众所周知,优质睡眠是高效充能、恢复元气的黄金法则,确保拥有优质的睡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降低耗能:人生需要“松弛感”

在无法保证高效“充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耗能”变得尤为关键。在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后,身体和大脑的能量利用会变得低效,就像空转的轮胎,没有向前挪一步,却耗能又损伤自己。

因此,适当地放松,保持工作和生活的松弛感,能减缓疲劳累积的速度。做一些低信息输入、低精力消耗的事情,比如站一站活动活动筋骨,看一看窗外的蓝天绿草,撸一撸可爱的小猫小狗,抱一抱亲密无间的孩子爱人。

来源:科普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企集体拒买英伟达芯片,美国被击中痛点,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中企集体拒买英伟达芯片,美国被击中痛点,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肖兹探秘说
2025-09-17 19:36:05
蔡少芬52岁生日,张晋晒一家五口合照庆祝:今天是个大日子

蔡少芬52岁生日,张晋晒一家五口合照庆祝:今天是个大日子

红星新闻
2025-09-17 15:22:15
76年周总理病逝后,软禁于台湾的张学良说了十个字,字字精准客观

76年周总理病逝后,软禁于台湾的张学良说了十个字,字字精准客观

抽象派大师
2025-09-18 16:37:37
43岁凯特王妃变苍老,连生3子而且患癌,盛世美颜不复存在

43岁凯特王妃变苍老,连生3子而且患癌,盛世美颜不复存在

红袖说事
2025-09-17 18:52:36
蒋介石心腹陈布雷后人现状:两儿子正厅及以上,长孙却成民族罪人

蒋介石心腹陈布雷后人现状:两儿子正厅及以上,长孙却成民族罪人

兴趣知识
2025-09-18 14:36:08
辛芷蕾片酬三级跳飙破2000万,新剧热恋易烊千玺

辛芷蕾片酬三级跳飙破2000万,新剧热恋易烊千玺

小邵说剧
2025-09-18 12:16:40
放量大跌 调整开始了吗

放量大跌 调整开始了吗

趋势巡航
2025-09-18 14:51:22
希腊航运巨头28岁女继承人,疑被虫类叮咬后在伦敦死亡

希腊航运巨头28岁女继承人,疑被虫类叮咬后在伦敦死亡

红星新闻
2025-09-17 18:55:47
央视CCTV直播!女篮赢球还不满,球迷建议:弃用张子宇,请回李梦

央视CCTV直播!女篮赢球还不满,球迷建议:弃用张子宇,请回李梦

体育就你秀
2025-09-18 09:16:14
“林下养鸡”为啥不流行了?养殖户:4个原因,让林下养鸡成了笑话

“林下养鸡”为啥不流行了?养殖户:4个原因,让林下养鸡成了笑话

农夫也疯狂
2025-09-17 11:15:27
女子找前夫要抚养费,被拉着不让走,女子:爱和需求我分得清

女子找前夫要抚养费,被拉着不让走,女子:爱和需求我分得清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9-18 08:39:48
为打败iPhone 17,小米下了一步险棋

为打败iPhone 17,小米下了一步险棋

蓝字计划
2025-09-17 16:48:57
北京:这些低空经济岗位 年薪参考高达47万元!

北京:这些低空经济岗位 年薪参考高达47万元!

侃故事的阿庆
2025-09-17 09:21:04
《731》全球首映,定在哈尔滨!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省政协主席蓝绍敏现场观看,导演赵林山泪洒首映式,首日预售票房已破亿

《731》全球首映,定在哈尔滨!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省政协主席蓝绍敏现场观看,导演赵林山泪洒首映式,首日预售票房已破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0:43:09
西贝之前多次被批评都没事,为啥这次要关门?因为惹了买单的家长

西贝之前多次被批评都没事,为啥这次要关门?因为惹了买单的家长

中原医生
2025-09-16 12:07:09
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国宴上着装惹争议,被嘲“穿得像根香蕉”

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国宴上着装惹争议,被嘲“穿得像根香蕉”

译言
2025-09-18 12:14:12
8场狂轰7球4助!巴萨弃将实现蜕变,20岁潜力还在,有望重返豪门

8场狂轰7球4助!巴萨弃将实现蜕变,20岁潜力还在,有望重返豪门

阿泰希特
2025-09-18 11:53:18
美国爆“接吻虫病”疫情,32个州发现该虫,症状超致命

美国爆“接吻虫病”疫情,32个州发现该虫,症状超致命

极目新闻
2025-09-18 10:43:35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通文知史
2025-09-18 12:50:07
前巴西国脚奥古斯托宣布退役,曾效力于北京国安

前巴西国脚奥古斯托宣布退役,曾效力于北京国安

雷速体育
2025-09-18 15:11:14
2025-09-18 17:23:00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47934文章数 27040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中企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游戏
健康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如何远离儿童急性肠胃炎?这三个临床表现父母要了解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主之地4》创意总监回应玩家担忧:将持续优化!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