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收拾柜子,翻出一箱子丙烯水粉颜料。那是柚子哥幼儿园的时候,我给他报的绘画课剩下的宝贝。
柚子哥三四岁的时候,我想着,我跟他爹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画画这事儿我也不懂启蒙他,还是交给专业的机构去艺术启蒙吧。
男孩子嘛,总得有点文艺细菌,结果,人家在画画班把颜料抹得到处都是,甭管赤橙黄绿蓝靛紫,最后都是一团灰呼呼的浆糊。
最后烧钱买来的"兴趣",全成了柜子里的的文物。
1
那天跟闺蜜聊天说起这事,她笑得前仰后合:"我家更绝!给闺女报了马术课,小姑娘坐马上哭得梨花带雨,倒把马场的小矮马喂得膘肥体壮。"
这话匣子一开,周围妈妈们都倒起苦水来。
钢琴买回家成了陈列架,跆拳道服在衣柜里压了三年箱底,最绝的是舞蹈班,孩子跳得跟做广播体操似的,倒是把老母亲的微信步数刷到了朋友圈第一。
要说现在家长给孩子报班,特别是低龄的孩子,就跟老年人买保健品似的,明知道可能没用,但架不住"大家都在买"。
学区房降价那阵,表姑咬牙把两居室换成老破小,转头就给外孙女报了五个兴趣班。
问她为啥,她说:"楼上钢琴声不断,楼下奥数班爆满,咱家孩子要是不学点啥,出门都不好意思跟邻居打招呼。"
这话说得在理。
现在家长群里聊孩子,不报几个班都插不上话。
前阵子同学聚会,昔日文艺青年张罗着给娃报编程课,我问他孩子喜欢计算机吗?
他愣了半天:"喜欢不喜欢不重要,重点是不能被人工智能淘汰啊。"
这话听着像科幻片台词,可仔细想想,我们小时候不也学过打算盘么,现在的算盘呢?
培训机构最懂这套焦虑经济学。招生广告里的"三岁不学编程,十岁追悔莫及",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卖后悔药。
更绝的是朋友圈里的"成长规划师",天天发"别让孩子的天赋被埋没",配图是各种证书奖杯,看得人心慌。
2
要说报班这事,跟过去烧香拜佛有点像。以前人们求神拜佛保平安,现在家长报班求心安。
王姐给儿子报机器人课,我问他孩子喜欢机械吗?她摇摇头:"谈不上喜欢,但总比在家打游戏强。"
这话听着耳熟,跟"弹棉花总比睡懒觉强"一个路数。
现在的兴趣班,早就不讲"兴趣"了。
上周去商场,看见跆拳道馆门口贴着"培养男子气概",舞蹈教室写着"塑造优雅仪态",连书法班都打出"锻炼专注力"的旗号。
这哪是兴趣班,分明是性格改造营。
最绝的是围棋班,广告词是"培养战略思维,未来企业家的摇篮",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培养霸道总裁。
有个表弟是少儿编程老师,他说现在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学这个对升学有帮助吗?"
有次他实在忍不住,反问家长:"您孩子喜欢编程吗?"
结果人家当场愣住,支吾半天说:"喜欢不喜欢不重要,重点是要拿奖。"
这话听着像买股票,不关心企业基本面,只盯着K线图。
3
报班热潮的根源,还得从教育内卷说起。
现在孩子上学就像闯关游戏,家长总觉得多报个班就多件装备。
现在小学生的简历,比我这个工作了十几年的中年人都丰富,密密麻麻的获奖证书,感觉像在选超人大赛选手。
这种焦虑像传染病。
看着自己家孩子每天傻呵呵的玩,隔壁同龄的孩子已经会解二元一次方程了,就问你慌不慌?
其实家长心里都明白,很多班报了也没用。
有朋友给女儿报高尔夫课,纯粹是因为"贵族运动"的名头。我问她孩子打得咋样,她撇撇嘴:"能打中球就算成功。"
这话听着像冷笑话,可仔细想想,我们那代人,小时候参加"小记者夏令营",最后有几个真成了记者?
跟柚子哥聊起给他小时候报的白瞎了钱的兴趣班,说最失败的启蒙就是画画和音乐了,坚持最久的还是他喜欢的运动。
柚子哥说,画画算白花钱了,我一点兴趣都没有,钢琴不算白花钱,偶尔还是可以装一下的。
可是话说回来,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就像我们的人生。
孩子的成长也一样,选了这条路,就没办法走另一条,哪条路更好,是很难比较的。
初次成为家长的我们,走错路不要紧,记得复盘,别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偏,别再在别人的赛道上盲目跟风。
在孩子的教育上,走错路没关系,走一程,复盘,再继续走,陪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跑道,就好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