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轻人不喝茅台导致价格下跌”的说法甚嚣尘上。但茅台董事长亲自下场回应:这锅,年轻人不背!同时甩出大招 —— 全国开放 850 家直营店,背后藏着茅台的一盘大棋!
市场波动下,茅台股东人心惶惶?董事长直接喊话 18 万股东:“放心!茅台不会崩!” 并甩出茅台十胜论,从品牌到文化,层层拆解茅台的 “不败基因”。
![]()
一、“年轻人不喝茅台”?董事长:这是误解!
很多人觉得,茅台价格下跌是因为年轻人不爱喝,转向了其他酒。但茅台董事长明确表示:年轻人不是不喝茅台,是没到喝茅台的场景和阶段。
- 茅台的消费群体本就以商务、政务、收藏为主,年轻人的消费占比一直不高,这不是价格下跌的主因。
- 实际上,茅台一直在布局年轻化,推出茅台冰淇淋、茅台咖啡等跨界产品,吸引年轻人关注,只是消费转化需要时间。
- 面对股东对茅台稳定性的担忧,董事长斩钉截铁:“请 18 万股东放心,茅台不会崩!” 这份底气,来自茅台刻在骨子里的“十胜论”
胜点
核心逻辑
牌子胜
一提茅台就想到 “国酒”,办事、请客拿它撑场面,比啥都管用。
工艺胜
只用特定高粱,按老法子酿,还受产能限制,不是想多产就多产。
赚钱胜
卖得没普通酒多(才占 2% 市场),但行业里 70% 的利润都被它赚走了。
周期胜
经济好、生意多,它就火;经济差大家省着花,它就歇会儿,底子稳。
需求胜
年轻人不喝不是不爱,是还没到用它办事的年纪;等位置到了,自然会用。
资产胜
不光能喝,放越久越值钱,比不少东西都保值。
渠道胜
经销商压力大了它会帮着缓解,控得住价,合作关系也牢。
现金胜
手里钱超足,就算行业波动,也不怕扛不过去。
战略胜
知道少才值钱,不会为了短期利益随便扩产,看得远。
文化胜
请客、送礼都认它,承载的人情和面子,别的酒替不了。
三、850 家直营店:茅台的 “控价 + 扩圈” 双引擎
茅台突然开放 850 家直营店,绝不是拍脑袋决定,而是一套精密的组合拳:
1. 控价:把定价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过去,茅台价格被经销商、黄牛层层加价,导致市场价虚高,一旦市场情绪波动,价格就大起大落。850 家直营店直接打通厂家到消费者的通道,1499 元的指导价能真正落地,消费者能平价买到茅台,黄牛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市场价格也能趋于稳定。
2. 扩圈:让更多人接触到真实的茅台
- 降低准入门槛:过去开一家茅台专卖店要几百万,现在只要 50 万就能加入直营体系,这意味着茅台的终端网络能快速覆盖到县域、小镇,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正品茅台。
- 服务升级:直营店不仅卖酒,还会提供品鉴、文化体验等服务,让消费者从 “买茅台” 变成 “懂茅台”,培养潜在的长期消费群体。
![]()
四、茅台的危机与机遇:从 “金融品” 回归 “消费品”
茅台价格的波动,本质是其 “金融属性” 和 “消费属性” 的博弈。之前茅台被过度金融化,当成了投资品,价格涨跌全看市场炒作。而这次布局直营店,就是要让茅台回归消费品本质:
- 对消费者来说,能以合理价格买到正品,满足饮用、送礼需求;
- 对茅台来说,摆脱价格被资本绑架的困境,建立健康的消费市场;
- 对行业来说,茅台的举动也为其他白酒品牌提供了参考,引导行业从 “炒酒” 回归 “做酒”。
![]()
五、普通人的机会:开一家茅台直营店能赚多少?
很多人关心,茅台直营店会不会亏钱。我们来算笔账:
- 每家直营店每月能拿到 50-300 箱 1499 元的飞天茅台,按市场合理流通,每箱利润可观;
- 茅台还提供装修补贴、运营培训等 18 项扶持政策,
- 除了飞天茅台,茅台系列酒、文创产品等也能带来收益。
(结尾)茅台的这次动作,既是对市场谣言的有力回击,也是一次自我革新。当茅台从 “云端” 走向 “人间”,从 “金融符号” 变回 “白酒王者”,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健康、更具活力的茅台,正在路上。你觉得茅台这步棋走得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