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拉尼娜确定结束,2025年还要来?NOAA:概率是厄尔尼诺现象2倍

0
分享至

NOAA在4月宣布!本轮弱拉尼娜现象确定结束了,不过,从长期的数据来看,还是一样的趋势,那就是拉尼娜重现,也就是2025年的双重拉尼娜发展。

同时,站在整体的趋势来看,其实拉尼娜,厄尔尼诺都有所增强,但相对于“中性”状态来说,其概率是最大的, 也就是非拉尼娜,也非厄尔尼诺。



所以,这里我先说明了一下结论,那如果拉尼娜再次出现,会对我国带来什么影响呢?一比一步看看。

弱拉尼娜确定消失!对我国还是有影响

这一波弱拉尼娜发展时间的确不长,并且相对于初期来说,预计在2024年秋冬季就发展出来,结果出现“不明原因”,导致了整个拉尼娜的出现不断延期,以至于在冬季中旬才出现,所以,这是超出了大家的预料,而发展出来之后,其时间也没有多少,就稳定了一个弱拉尼娜现象。



但是相对来说,虽然是属于弱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降雨稀少,在冬季最后一阶段,我国给出的冬季降雨说明,其南方的降雨“少到可怜”。

其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50%,其中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偏少八成以上,尤其是福建、广东、广西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所以,这样的雨水量着实少,以至于很多人都比较期待降雨的到来。



这不,根据NOAA的数据来看,其拉尼娜已经消失了,确定了,其数据显示,整体的拉尼娜发展关键指出,已经是不足-0.5度,也就是说他已经低于了这个临界点,那么拉尼娜的确就消失了。

而且根据ERSSTv5数据显示,在2025年3月的平均值,已经只有 -0.01°C,所以,没有问题,拉尼娜就是消失了,已经没有发展了,现阶段就是中性的状态。



不过,拉尼娜虽然消失了,但其后续效应也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大家需要明白,也就是说非拉尼娜现象之下,由于它的后续效应存在,我国还有可能出现气候的转变。

那还会如何影响我国?

的确,拉尼娜的后续效应会拉长,不会在消失之下,影响就立马消失,其大量的研究都显示,拉尼娜的影响往往会有滞后,对后面至少1—2个季节的气候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就目前拉尼娜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来说,在接下来的整个春季3—5月继续维持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也就是说,在春节结束前,我国可能都会遇到拉尼娜的后续效应影响。



但相对来说,天气的变化过程,强弱程度等等,也并非是完全取决于拉尼娜的唯一因素,我国受到的大气环流,季风等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所以,大家也只有动态来看,这没有绝对性的因素,只是从趋势上来看这个问题就行。

同时,对于拉尼娜的具有“降温效应”的作用,也有可能带来2025年全年的平均气温稍微低一点,也就是说可能不会超过2024年的临界点,因为在前两年创造人类的历史高温之下,主要问题还是来自于厄尔尼诺的一部分因素推动。



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其实对整体的全球平均气温来说,是具有影响,当然全球都在改变,我国也就会随之改变了,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

2025年双重拉尼娜——拉尼娜重现是厄尔尼诺2倍

的确,前面已经给大家说明了,其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都有提升,但相对来说,其拉尼娜比厄尔尼诺的概率高了2倍,依然保持较强的势头,只不过,相互中性状态来说,其拉尼娜的概率又低了一点,3月预警的时候,拉尼娜与中性状态都是保持40%的概率。



而4月的中性是超过了40%的概率,而拉尼娜的概率变成了低于40%,这就是转变过程。

不过,我国在前面也给出了一个预警,那就是预计2025年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状态,秋冬季存在再次转冷的可能。

所以,其实保持“双重拉尼娜发展的概率”依然是最大的,如果真的再次出现了的话,那意味着气候变化在年底还会出现转变,现阶段就是看秋冬季发展了,只不过,这只能作为参考来看,毕竟后续调整的空间还很大,大家先看下就行。这其实也说明了气候的多变模式,这就是基本情况。



然而,还有一句话要说明的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其极端性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强,变得是越来越多了.

在2025年接下来的时间之中,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的发展趋势,大家都要警惕极端性气候变化背后的疯狂,不少人在今年春季已经见识到了气候波动性相当激烈,前面出现30度以上的高温,后面就出现寒潮,大规模降温,区域性的降温幅度是超过20度。



然后又在较强冷空气之下,出现罕见大风等模式,内陆就像是吹“台风”了,虽然说这些气候变化也是可以根据说明来看,也是可以解释其因素,但这背后的极端性气候转变过程,无非就说明了气候的波动性越来越强。

如果人类不加大对气候的改变,未来可能看到的极端性气候更多,而且是在世界各个区域之下共同发展,这绝对不是好事情,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人类只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这样才可能带来气候的稳定性,不然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2024年人类已经突破了1.5度气候临界点了,而且在单独的月份之中,今年3月份的全球平均数据,也同比历史状态,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4.06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60摄氏度,是过去21个月中第20个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的月份。

看到没?一次又一次的单独月份创造1.5度临界点的新高,那说明了未来或许会成为常态化,整个情况就是热,人类面对的问题就会更加严峻,而不是弱,你说好不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香山论坛现场,美方代表发声,对华政策变了,中方对日本发出警告

香山论坛现场,美方代表发声,对华政策变了,中方对日本发出警告

沧海旅行家
2025-09-19 15:13:21
《731》票房破4.1亿,豆瓣却差评如潮,终于理解吴京这段话

《731》票房破4.1亿,豆瓣却差评如潮,终于理解吴京这段话

娱乐圈笔娱君
2025-09-19 11:23:07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9-18 14:06:06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53:50
北京电影家协会发布致歉声明:寻访会员方法不当

北京电影家协会发布致歉声明:寻访会员方法不当

界面新闻
2025-09-19 11:42:49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文雅笔墨
2025-09-19 13:25:24
“我不受这窝囊气!”女老师被骂后果断离职,留下家长愣在原地

“我不受这窝囊气!”女老师被骂后果断离职,留下家长愣在原地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9-17 17:34:03
沙特巴基斯坦同盟成立,中国武器将迎来超级订单吗?

沙特巴基斯坦同盟成立,中国武器将迎来超级订单吗?

世家宝
2025-09-19 00:43:44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史政先锋
2025-09-19 13:38:52
上海独生女嫁台湾,10口人住一起,吐槽生活像牛马,惹怒两地网友

上海独生女嫁台湾,10口人住一起,吐槽生活像牛马,惹怒两地网友

禾寒叙
2025-09-18 17:21:30
穿过AI迷雾,企业如何从「+AI」奔向「AI+」?

穿过AI迷雾,企业如何从「+AI」奔向「AI+」?

36氪
2025-09-17 10:38:36
实探成都苹果直营店:取iPhone 17的顾客在店外排起长队,有人5点半就来了

实探成都苹果直营店:取iPhone 17的顾客在店外排起长队,有人5点半就来了

极目新闻
2025-09-19 09:12:05
单日票房破3亿!电影《731》刷新中国影史纪录!制片方:立即停止传播、下架所有侵权内容

单日票房破3亿!电影《731》刷新中国影史纪录!制片方:立即停止传播、下架所有侵权内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0:33:41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医诺维
2025-09-19 11:55:55
中国八月经济数据全面下滑,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八月经济数据全面下滑,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黑噪音
2025-09-19 11:29:00
云海肴CEO称赵晗心梗前承受很大压力!“公司也经历考验”

云海肴CEO称赵晗心梗前承受很大压力!“公司也经历考验”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6:03:06
已经没人敢跟他拼价格了!开“穷鬼超市”,湖南老板一年卖500亿

已经没人敢跟他拼价格了!开“穷鬼超市”,湖南老板一年卖500亿

毒sir财经
2025-09-18 16:21:12
农妇“辱骂”法官,10万罚款撤销了

农妇“辱骂”法官,10万罚款撤销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9 15:57:40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极目新闻
2025-09-19 18:24:12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极目新闻
2025-09-19 16:29:45
2025-09-19 20:11:00
环球科学猫 incentive-icons
环球科学猫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普及。
8674文章数 696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干部的层级架构被大幅修改

头条要闻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干部的层级架构被大幅修改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