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10万人口的燕郊,从房价低谷到人口回流变迁

0
分享至

图源:东方IC

清明节那天中午,耿阿姨祭拜完父亲后,从北京拼车回到了燕郊。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朋友的影响下,和老伴儿一起将北京的房子租出去,搬到了燕郊定居。每月四五千元的租金差价,足以让这对老夫妻过上舒适的日子。

4月8日中午,李东在燕郊的家中为女儿举办了一个简单却温馨的生日会。他曾是北京居民,失业后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带着家人搬到燕郊。“住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喜欢上这里的生活。”他笑着说。

4月9日傍晚6点,小艾从北京丰台区的公司下班,回到燕郊的出租屋已是晚上8点多。她原本在北京与同事合租,但因矛盾激化不得不搬家。收入有限的她无法独自承担北京的房租,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合租对象,便在同学的建议下搬到了燕郊。

小艾说,房租便宜是她选择定居燕郊的最大理由,在北京租一个次卧的钱,在燕郊可以租一套三居室。

据燕郊高新区管委会官网数据,目前燕郊人口达110万,比2023年增加近20万。

从房价低谷到人口回流,燕郊人口数量变迁折射出都市圈卫星城的起伏命运。它既是“北漂”青年的落脚点,也是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的避风港。110万人口的数字背后,是个体的选择与妥协。

退休后的选择

耿阿姨和老伴儿在北京东城区生活了大半辈子,退休已十余年。退休后,一些老同事和邻居陆续离开北京,迁往燕郊或者海南长居。那时,耿阿姨没有想过离开北京,因为年迈的父亲需要照顾,她对北京的生活也早已习惯。

然而,两件事改变了她的想法。2022年,耿阿姨96岁的父亲因一次感冒未能及时就医而去世。她回忆:“父亲每年体检,身体硬朗得很。如果能及时治疗,活到百岁没问题。”父亲退休后,一直和耿阿姨生活在一起,他的去世让耿阿姨久久无法释怀。即使老伴儿带她外出旅游半年,回到家后,她仍会触景生情,止不住流泪。

也就是那时,老伴儿提出了“换个环境生活”的念头。但他们没想好去哪儿,也不舍得离开北京,毕竟唯一的女儿还在这里。就在这时,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一件事让事情有了转机。

耿阿姨的女儿在一家港资企业工作,女儿和女婿的收入都很高,但近年来,小夫妻的收入都有所下降。

耿阿姨和老伴儿商量,不如卖掉城里的房子,去郊区买套便宜的,反正两人有退休金,生活无忧。这样还能腾出一笔钱,帮女儿提前还清房贷,减轻小家庭的负担。

女儿坚决反对。她从事房地产相关工作,深知城区的房子比郊区更保值,且父母只有这一套房,她不愿让他们卖掉。耿阿姨一时左右为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住在燕郊的老邻居聊天,邻居出了个主意,把北京的房子租出去,每月收六七千元租金,再用一两千元在燕郊租房,这样既能保留房子,又有余钱补贴女儿,还能和老邻居做伴。

这个方案让耿阿姨眼前一亮。北京和燕郊之间的租金差价足够老两口的日常开销。经过反复沟通,女儿最终同意了,他们将退休工资卡交给女儿,搬到了燕郊,每月房租1700元,出门就是医院。

起初,耿阿姨担心燕郊的医疗条件。邻居却安慰她,燕郊的部分医院能用北京医保,小病不用愁;真有大问题,北京近在咫尺。燕郊的生活成本低,小区里还有不少从北京搬来的老人,日子过得并不孤单。

耿阿姨在燕郊常住后,认识了不少北京老人,有些多年前把北京的房子卖掉,到燕郊买房定居;有些和她一样,近两年才搬过来常住。多数从北京搬到燕郊的老人,原来居住条件一般,也没有能力换房,来到燕郊后居住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耿阿姨说,刚来燕郊的时候,心里挺抗拒;但住久了,越来越喜欢这里。燕郊生活节奏慢,没有北京那么吵闹,比较适合养老。

待机再起

2008年,李东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北京的设计公司,此后,工作几经变动,他始终坚守在设计领域。他与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同为设计师,婚后携手走过了生子、买房、换房的岁月。

李东从事的是建筑设计。刚入行时,正值房地产行业上行期的开端,他和妻子的收入在同龄人中颇为亮眼。毕业五年后,他们在北京买了房;到了2018年,又换了一套更大的房子。

2020年初,两人跨过了35岁。李东的妻子辞去设计工作,转战电商,希望为未来开辟一条新路。李东则选择坚守老本行。

他很快发现,设计行业悄然进入寒冬,2021年底之后,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陆续发生,李东所在公司的业务量急剧下滑。2022年春节后,老板筹集了一笔现金,分给仅剩的几名员工,随即宣布公司解散。

彼时,李东妻子的电商事业虽已起步并实现盈利,但收入微薄,远不足以支撑家庭开支。失去稳定收入的李东尝试重新找工作未果,偶尔从朋友公司接些零散的设计工作。

当时,每月近两万元的房贷如一座大山压在李东肩头。夫妻俩有些积蓄,但面对两个孩子日益增长的开销和不确定的未来,夫妻俩也担心长久下去难以支撑。

李东和妻子反复商量,最终决定卖掉北京的房子,搬到燕郊生活。

早年间,李东曾在燕郊投资了房产,原打算留给双方父母养老。如今卖掉北京的房子,既能免去高额月供,减轻家庭负担,又能筹措一笔现金,为未来寻找新机会。2022年下半年,他们定居燕郊。

搬到燕郊后,妻子继续做电商,李东一边协助妻子,一边接设计零活。两人的收入虽不及从前,但开销也减了。摆脱了债务的李东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及时止损。

来燕郊后,李东曾短暂找到工作,但没能持续下去。他说,他的年龄已经不适合继续找工作,他是学美术的,燕郊有中央美术学院的分校区,他想着也许可以办个美术培训班。

2025年春节后,李东和同学、朋友、前同事联系了一圈,试图找到一些稳定的生源和合作伙伴。他说,如果顺利的话,预计年内培训班就可以办起来。

住得更好一些

小艾毕业两年,在一家小企业打拼,工资不算丰厚。每月扣除社保和公积金后,到手收入在6000元到8000元。她也想找份高薪工作,但眼下更现实的是保住饭碗,过去两年,公司同事人数缩减了三分之一。

刚参加工作时,小艾和一位同事在公司附近合租了一套两居室。她住次卧,每月租金约3000元,再加上吃饭、化妆品等日常开销,工资几乎月月见底。

2024年上半年,公司内部竞争加剧,小艾和合租的同事因工作分歧频生龃龉,几次争吵后撕破了脸。“什么难听的话都说过了,再一起住下去根本不可能。”小艾回忆。

她在公司附近找了一圈房子,却发现喜欢的房子租金高得离谱,便宜的房源又往往是群租,室友背景复杂。就在她一筹莫展时,同学给她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一次同学聚会时,一位住在燕郊的同学提到,小艾用次卧租金的一半,就能在燕郊租下一套两居室。这让小艾萌生了搬到燕郊的念头。

这位同学为她细致地做了规划,燕郊火车站北边几个小区,1500元就能租到精装两居室,步行10分钟到车站,坐火车30分钟到北京站,再换乘地铁20分钟就能到公司。小艾盘算着,早晨上班,加上进出站,一个半小时足够;公司从不加班,6点准时下班,晚上回燕郊不用赶时间。

更吸引她的是经济账。燕郊两居室月租1500元,比北京的房租便宜了一半,节省的钱足够一个月的生活费,父母来探访也有地方住。若再找人合租,她每月只需掏七八百元,能多攒下2000多元。

聚会后的第二周,在同学的帮助下,她找到房子,迅速搬到了燕郊。从此,小艾开启了跨城生活。

工作日,她早出晚归,燕郊的家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周末,她约上当地同学逛街吃饭,或邀请北京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她说,燕郊的生活节奏比北京慢,住得也更宽敞,唯一的槽点是进京过检查站时堵车严重。

在小艾看来,燕郊虽在软硬件上不如北京,但胜在生活成本低,房价也亲民。有一次,房东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她住得习惯,七八十万元就能把这套房子卖给她。那一刻,小艾心动了,“攒点钱,说不定真能在燕郊有个自己的窝”。

一直以来,燕郊以“睡城”著称,居住了数十万在北京工作的人。2020年后,不少人从燕郊搬回北京,但从2023年开始,又有大量的上班族因寻求更低的生活成本搬到燕郊常住,小艾是他们中的一员。

人口流动

燕郊紧邻北京通州,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1992年被列为河北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0年11月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包括燕郊镇、高楼镇部分区域及四个街道,人们口中的燕郊更多指燕郊高新区。

2008年后,北京房价快速上涨,许多在京工作却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燕郊。当时,燕郊的房价仅3000元/平方米左右,支持零首付,当地开发商的卖房广告曾遍及北京地铁车厢。

燕郊的人口变迁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随着大量的年轻人涌入买房,燕郊迎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到2010年,燕郊的常住人口突破30万;2015年下半年,燕郊楼市迎来一轮爆发,常住人口增至75万;2016年燕郊房地产巅峰时刻总人口达到120万。

2017年5月,随着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实施,燕郊楼市逐渐冷却,大量与房地产相关的从业人员开始撤离。据当时流传的说法,仅中介行业就有10万人离开燕郊。根据燕郊高新区管委会披露的数据,2019年燕郊总人口降至90万。

2020年至2022年,许多人无法正常往返北京上班而选择离开。根据2021年三河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燕郊人口接近87万。

2023年,燕郊人口出现回升,达到91万。2024年,燕郊的人口流动掀起新一轮高潮。据燕郊高新区官网最新数据,目前总人口达110万,比2023年增加近20万,其中常住人口增加24万。

一位当地官员说,新迁入燕郊的人群中,老年人和年轻人占据主流。其中老人有一部分是像耿阿姨这样原本居住在北京,但由于燕郊房价和生活成本低,退休后搬来这里安享晚年;还有一部分老人是跟随子女从全国各地而来。

年轻人中,跨城通勤族是主力军。像小艾这样在北京上班的年轻人,他们的收入不足以在北京租到满意的房子。燕郊租金便宜且距离北京近,成了首选。2024年,很多像小艾这样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涌入燕郊。

此外,北京的网约车司机、装修工人等,因不想负担北京高昂的房租,在燕郊找到合适的栖身之地。燕郊城中村的平房和居民自建公寓的租金低至200元至500元,生活成本也远低于北京。

还有像李东一样的中年人,背负不起房贷,只能卖掉房子,转而在燕郊购置一套便宜的住房。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为这些灵活就业者提供了喘息的空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东为化名)

01

● 低空经济火了,低空产业园又要一拥而上?

02

● 清明时节,探访米北庄村“殡葬街”

03

● 都市圈获批,能否给“国际庄”带来灿烂春天?

04

● 从“最大县城”到“双万城市”,合肥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微信号|jgzhengyanyua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谁懂啊,曾医生冲上热搜后, 一条“松弛感”睡裙也带火了

谁懂啊,曾医生冲上热搜后, 一条“松弛感”睡裙也带火了

尚不红小舒呀
2025-11-10 00:07:07
中国移动eSIM新规!机卡锁死、跨境禁用,换号换手机要跑营业厅?

中国移动eSIM新规!机卡锁死、跨境禁用,换号换手机要跑营业厅?

数码盖饭官方号
2025-11-10 10:33:21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0:52:22
冷空气来了!广东最低气温重回“1”字头

冷空气来了!广东最低气温重回“1”字头

鲁中晨报
2025-11-10 11:31:09
阿尔巴:这原本可能是我最后一场比赛,感谢上帝我们赢了

阿尔巴:这原本可能是我最后一场比赛,感谢上帝我们赢了

懂球帝
2025-11-10 10:20:55
陪睡陪玩根本不够!目无王法、舔手,大花撕破脸,都不装了

陪睡陪玩根本不够!目无王法、舔手,大花撕破脸,都不装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8 05:53:27
本周基金操作:2个板块赶紧减仓!这1个逢跌就买,机构都偷偷加仓

本周基金操作:2个板块赶紧减仓!这1个逢跌就买,机构都偷偷加仓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10 10:10:46
31岁章泽天素颜现身日本!路人偶遇直呼:瘦到发光像大学生

31岁章泽天素颜现身日本!路人偶遇直呼:瘦到发光像大学生

日不西沉
2025-11-10 16:58:13
英媒:美民主党选举大胜释放三个信号

英媒:美民主党选举大胜释放三个信号

参考消息
2025-11-09 20:50:11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独砍33+14!周琦够爷们,不给许利民留情面,率四川淘汰北京进4强

独砍33+14!周琦够爷们,不给许利民留情面,率四川淘汰北京进4强

萌兰聊个球
2025-11-10 18:00:40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鋭娱之乐
2025-11-10 15:38:08
2元一斤的扇贝,为何堆成山无人问津?摊主叹气:内里全是“坑”

2元一斤的扇贝,为何堆成山无人问津?摊主叹气:内里全是“坑”

阿天爱旅行
2025-11-10 12:26:06
张文宏直言:不管你信不信,老人过了80岁,基本都有如下7个现状

张文宏直言:不管你信不信,老人过了80岁,基本都有如下7个现状

黄河新流域
2025-09-28 13:34:43
惊艳全球!新机曝光:10000mAh+骁龙8 Gen5+2亿潜望长焦!

惊艳全球!新机曝光:10000mAh+骁龙8 Gen5+2亿潜望长焦!

科技堡垒
2025-11-09 11:58:07
李连杰脱衣辟谣“换心脏”传闻;近期其发布多条视频精神饱满、头发乌黑,与年初憔悴状态对比鲜明引猜测

李连杰脱衣辟谣“换心脏”传闻;近期其发布多条视频精神饱满、头发乌黑,与年初憔悴状态对比鲜明引猜测

极目新闻
2025-11-09 17:58:38
联想暗讽华为Air手机引发争议

联想暗讽华为Air手机引发争议

上峰视点
2025-11-09 15:38:47
敢在公众场合说这话,真为李盈莹捏把汗,她是不想回中国女排了吗

敢在公众场合说这话,真为李盈莹捏把汗,她是不想回中国女排了吗

体育快递小哥哥
2025-11-10 18:16:32
人死户销后,社保局绝不会主动说的“冷知识” 这几笔钱得主动领

人死户销后,社保局绝不会主动说的“冷知识” 这几笔钱得主动领

历史求知所
2025-11-07 15:55:07
今天让孩子周末补课的家长,没有看到十年后……

今天让孩子周末补课的家长,没有看到十年后……

圆方你怎么看啊
2025-11-09 21:13:12
2025-11-10 19:55:00
政研院 incentive-icons
政研院
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微信公号
1033文章数 490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头条要闻

媒体:郑丽文出席吴石追思会令两岸震惊 岛内一片哗然

头条要闻

媒体:郑丽文出席吴石追思会令两岸震惊 岛内一片哗然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本地
数码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上新|| 秋冬也可以穿的漂亮小裙子,美到心动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中端对高端竟然不虚?锐龙7 9700X对比Ultra 9 285K游戏实战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