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DeepSeek警告:这6种教育方式,正在培养出抑郁的下一代!80%的家长都在犯……(深度好文)

0
分享至

作者:主创团·六六

前几天,带着女儿去医院看病。

开药的时候,路过儿童心理科,发现里面人满为患,挤满了不少带着孩子看病的大人们。

他们脸上写满了焦虑,不停地问着医生:

为什么以前乖巧懂事、品学兼优的孩子突然就不想去上学了? 我家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 为什么孩子变得这么脆弱,经受不了一点批评?

我还看到一位妈妈和其他妈妈交流:“你家孩子抑郁了吗?”

“哎,抑郁了,中度呢!”

“害,我们家那个还好,轻度。”

之前看到一组数据:

我国中小学生抑郁检出率达24.6%,这个数字在重点中学飙升至37.8%。

DeepSeek通过剖析上千例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发现这6种“以爱为名”的教育方式,正在培养出抑郁的下一代,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命运。

在这里,希望各位父母以此警醒。

“高压熔炉”:高期待突破孩子心理临界点

之前看过一个访谈。

男孩小马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从小到大被父母寄予厚望。

妈妈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我含辛茹苦养你这么大,如果考不上清北,养你有什么用?”

他就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每分每秒都被催着赶着学习。

结果小马上了初中后,在长期的巨大压力下,开始出现身体僵硬、发呆、失眠等等问题,最后确诊为抑郁症。

北京某心理咨询机构数据显示,因成绩焦虑就诊的初中生中,68%出现心情低落,以及其他躯体化症状。

内卷的环境,以及父母的高期待所铸造的高压熔炉,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点点突破孩子的心理临界点,让孩子被情绪的黑洞吞噬。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更加优秀,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

但是盲目的抢跑和内卷,只会压垮孩子脆弱的内心。

试想,当一个孩子在最亲的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任何爱和温暖,每天耳边都是冷冰冰的催促、斥责、批判...

长期被这样的氛围包裹,孩子不疯不病不抑郁才怪。

比较式教育:摧毁自尊的慢性毒药

见过很多父母,总在不知不觉中,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较”:

你看看隔壁那谁,多乖巧懂事,写作业从来不让人操心,再看看你! 你看看你们班那谁成绩多好,你能不能跟人家学学!

却不知道,孩子在无数次地“比较”与“打击”中,很容易慢慢失去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内耗。

俞敏洪老师认为,中国现在的“比较式”教育,是导致中国孩子丧失自信的始作俑者。

南京脑科医院的研究也表明:

常被比较的孩子,血清素水平比同龄人低40%,这正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

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最终都成了插在孩子心上的一把把利刃。

想要彻底改掉“比较式教育”,父母不妨从平常说的每句话开始改变:

把“这么简单都不会”换成“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把“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换成“你真厉害,妈妈当年都做不到你这样”; 把“你为什么没有人家考得好”换成“你这次进步了,真棒!”

就像有位母亲在家长会上发言:“我的孩子可能不是最亮的星,但他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孩子在成长中需要的是爱与支持,而不是无休止的比较。

窒息式控制:密不透风的精神牢笼

看到一个女孩给某育儿博主的投稿,讲述了妈妈如何把她逼得濒临抑郁的故事。

她在家时,妈妈不允许她多睡一会儿,否则就会骂她懒;她睡觉时,妈妈要求她像清醒人一样回答她的问题,不然就是一顿骂。

平常说话,还不能说疑问句,疑问句就是在质疑她。

从小到大,妈妈干涉着她的一切,要求她穿自己买的衣服,进她房间从来不敲门,在学校时每天晚上得给自己打电话,态度还必须恭敬……

哪怕她已经上大三了,还是活在妈妈密不透风的监视下。

家对她来说,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随时随地想逃离的地狱。

多少父母在不遗余力地控制孩子,造就了一座座密不透风的精神牢笼。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外被霸凌的孩子,一定在家先被父母霸凌。

那些被控制的无奈,被压抑的痛苦,深深地吞噬着孩子的内心,迟早有一天会彻底爆发。

要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有自己的自我意识。

真正的爱,不是以爱为名控制孩子,而是退至孩子身后,给孩子空间和自由;

是坐在孩子的副驾驶,支持他、引导他,偶尔提醒他前面有红绿灯和岔路口,陪着他前往自己梦想的地方。

情感漠视:让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被父母忽视是什么感觉?”

一位用户的回答格外扎心:“那种感觉就像有一把很钝的刀,在你身上不停地划。明明父母双全,却感觉自己活得像孤儿,无人理解。”

曾看过抑郁症女孩小林的故事。

她遭受了严重的校园暴力,曾被人放学后堵在厕所里,文具盒里的铅笔也被人全部掰断。

可每当她想跟妈妈诉说自己的遭遇与感受时,妈妈却漠不关心,因为弟弟快中考了,妈妈的重心全放在弟弟身上。

最多只是不耐烦地告诉她:“你离他们远点不就好了!”

她曾无数次躲在屋里自残,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可妈妈什么都不知道,幼小的她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一切。

在女孩一次次的求助被无视,一次次的委屈无处宣泄之后,她的心堕入了黑暗。

每个孩子都渴求着父母发自肺腑的关心、爱护、与理解。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任何关心,感受不到爱与温暖,就会活成一座孤岛,再也不愿意向任何人敞开心扉。

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情绪都应该被“看见”。

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及时回应孩子,与孩子产生情感链接,孩子的内心才会被爱滋养。

否定式激励:浇灭孩子生命火种的冰雨

很多孩子在童年时都经历过来自父母这样的的“鼓励”:

要不是粗心,你能考得更好。 虽然作文写得还行,但是字迹也太差了。 才得第6名,有什么好骄傲的。 ......

这些否定式“激励”看似是想让孩子继续努力,实则是摧毁孩子自信的一场场冰雨。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发现,当孩子听到贬低性反问时,皮质醇(压力激素)会迅速飙升,直接溶解海马体的新生神经元。

有位14岁的抑郁症男孩曾回忆,从小到大,不管他考多少名,父亲永远都跟他说,还不够。

当他终于考到班级第三时,父亲却说:“前面还有两个人呢。”

这种持续否定会让他陷入“无论多努力都不够好”的绝望循环,最终走上心理崩溃。

想要真正激发孩子的动力,建议采用“三明治沟通法”,即:肯定进步+指出不足+表达信任。

例如:

你这次解题思路有创新哦(具体肯定); 如果计算再仔细些会更好(提出具体的批评和建议); 妈妈相信你下次能做得更完美(表达信任和期待,鼓励和信心)。

批评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用对了,就可以真正激发孩子的自信和动力。

情感绑架:以爱为名的精神绞索

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哈尔滨一男孩,在两次考研失败后,想要持刀自杀,结果差点误伤了自己的母亲。

据悉,男孩的妈妈曾是一位能力出色的基层干部,为了督促儿子学习,她辞去工作专职陪读,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儿子身上。

她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考研,平时负责孩子所有的衣食住行。

一旦他考砸了,妈妈就会不断地抱怨:“我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你天天不努力,对得起我这么多年的牺牲吗?”

以爱为名的精神绞索下,儿子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有心理学家说过:在家庭教育里,两种东西正成为孩子不能承受之重,一个叫付出感,另一个叫牺牲感。

很多家长把付出当成筹码,总是强调自己的牺牲,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勒索,这样只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罪恶感——最后还没上考场,心态先崩了。

可是,真正的爱是成全,不是绑架,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有远见的父母会告诉孩子:“养育你是我们的决定,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与其要求回报,不如营造一个松弛有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感交流中去理解与感恩。

还记得孩子刚出生时,你对他有什么样的期许吗?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的愿望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永远开心快乐,平安幸福。

可是多少父母,却在养育过程中逐渐忘记初心,给孩子戴上莫须有的枷锁。

正如有句话所说:真正的疗愈不是给伤口镶金边,而是学会在溃烂处培育玫瑰。

从此刻开始,让我们用共情代替苛责,用理解融化焦虑,用包容抹平内耗——因为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无条件地爱一次。

点个“在看”,愿父母都能拉着孩子的手,共度美好的童年时光,期冀未来的成长岁月。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防住了正版杜兰特又如何?火箭还有个自己培养的低配版杜兰特呢?

防住了正版杜兰特又如何?火箭还有个自己培养的低配版杜兰特呢?

稻谷与小麦
2025-11-07 00:36:44
郑丽文团队传来好消息,岛内兴起入蓝潮,黎建南也计划重归蓝营

郑丽文团队传来好消息,岛内兴起入蓝潮,黎建南也计划重归蓝营

博览历史
2025-11-06 21:04:25
俄外交部发言人:若非遭西方败坏,乌克兰本可成为经济明珠

俄外交部发言人:若非遭西方败坏,乌克兰本可成为经济明珠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6 15:25:22
副院长不雅视频后续:手术中单铺沙发、都已停诊!身份被扒有来头

副院长不雅视频后续:手术中单铺沙发、都已停诊!身份被扒有来头

鋭娱之乐
2025-11-06 16:57:30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1.9%,标普500指数跌1.12%,道指跌0.84%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1.9%,标普500指数跌1.12%,道指跌0.8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05:07:15
烧钱数百亿,饿了么份额飙升300%!美团利润暴跌89%,京东成季军

烧钱数百亿,饿了么份额飙升300%!美团利润暴跌89%,京东成季军

娱乐督察中
2025-11-07 06:06:17
白百何到底在不爽什么,该发疯的明明是蒋奇明

白百何到底在不爽什么,该发疯的明明是蒋奇明

娱小北
2025-11-06 12:32:50
云南“土皇帝”孙小果,执行死刑当天才明白,母亲不是万能的

云南“土皇帝”孙小果,执行死刑当天才明白,母亲不是万能的

近史博览
2025-11-06 17:28:02
“学生家长的职业可以有多高大上??”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大为震惊!!

“学生家长的职业可以有多高大上??”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大为震惊!!

脆皮先生
2025-11-05 20:23:00
台独分子赖清德家庭现状,妻子是大学校花、父亲中毒身亡

台独分子赖清德家庭现状,妻子是大学校花、父亲中毒身亡

起喜电影
2025-11-07 01:33:50
利雅得胜利四球大胜果阿,加里卜双响马兰建功

利雅得胜利四球大胜果阿,加里卜双响马兰建功

环球体坛啄木鸟
2025-11-06 12:35:47
小鹏机器人惊艳全网,行业大地震

小鹏机器人惊艳全网,行业大地震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19:47
11月券商金股名单出炉!32股被基金、外资持股超20亿!

11月券商金股名单出炉!32股被基金、外资持股超20亿!

私募排排网
2025-11-06 19:00:11
深圳一地发生火情,情况通报!

深圳一地发生火情,情况通报!

深圳晚报
2025-11-06 19:14:11
中国加入CPTPP对全球有何影响?商务部:将带动成员国出口增长2.5%-11.8%

中国加入CPTPP对全球有何影响?商务部:将带动成员国出口增长2.5%-11.8%

界面新闻
2025-11-06 16:34:05
过气后卫!本赛季的米切尔,到底有多强?

过气后卫!本赛季的米切尔,到底有多强?

篮球实录
2025-11-06 22:57:07
王爱和,被查

王爱和,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6 12:52:41
解放军等的就是它:42吨重直再次亮相!9年过去,为何还没首飞?

解放军等的就是它:42吨重直再次亮相!9年过去,为何还没首飞?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3:37:25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春秋论娱
2025-09-09 07:26:27
2025-11-07 07:40:49
虎嗅细嗅
虎嗅细嗅
信息学编程,心理健康
1217文章数 1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一键投诚"APP在台湾引热议 台当局破防

头条要闻

"一键投诚"APP在台湾引热议 台当局破防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苹果折叠屏iPhone配置曝光:将首次搭载2400万屏下摄像头

大衣别这么穿,显黑又显胖!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