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里,静静躺着一双破旧的草鞋,鞋底磨损严重,鞋面还带着斑驳的血迹。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双鞋的右脚部分明显比左脚短了一截——因为它曾经的主人,是一位在长征路上冻掉脚趾的女红军。
这位女红军,就是王定国。
今天的人很难想象,一个被冻掉脚趾的人,怎么还能继续走完长征?一个从童养媳走出来的农村女孩,怎么就成了革命战士?一个经历过战争、牢狱、丧偶的老人,为什么能在百岁高龄时仍然精神矍铄,坚持为党史工作?
答案,就藏在她跨越世纪的传奇人生里。
1913年,王定国出生在四川营山的一个佃农家庭。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女孩,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7岁那年,父亲病逝,家里彻底没了顶梁柱。15岁,她被卖作童养媳,每天干苦活、挨打骂,连饭都吃不饱。
但命运在1929年出现了转机。她遇到了地下党员杨克明和张静波。他们教她认字,给她讲革命道理。王定国第一次知道,原来女人不一定要认命,原来穷人也能翻身。
1932年,她给自己改名叫"定国"——"定国安邦",这是她的志向。1933年,她加入了川陕苏区的妇女独立营,成了红军战士。从童养媳到革命者,她的人生彻底改变。
1934年,王定国随红四方面军踏上长征路。她不是扛枪冲锋的战士,而是前进剧团的文艺兵,用歌声和戏剧鼓舞士气。
1935年6月,红军翻越夹金山。这座雪山海拔4000多米,寒风刺骨。王定国在雪地里抢救伤员,双脚冻得失去知觉。等到了营地,她的右脚趾已经坏死,医生不得不截掉。
"没了脚趾,还能走路吗?"有人问。
"能!"她咬着牙回答。
就这样,她拖着残缺的脚,走完了长征。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但她的考验还没结束——她随西路军西渡黄河,结果遭遇马家军围攻,被俘入狱。
在监狱里,她没屈服。她和战友们秘密组建党支部,传递情报,甚至利用护士身份帮助伤员逃跑。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她才终于获释。
1935年,王定国在长征路上第一次见到谢觉哉。当时,她帮这位"谢老"缝补羊毛衣,两人聊了几句,谁也没想到后来会成为终身伴侣。
1937年,他们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重逢。谢觉哉是党的高级干部,王定国是普通战士,但共同的理想让他们走到一起。那年10月,经周恩来特批,他们在战火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的日子并不轻松。谢觉哉教她读书写字,她则协助丈夫工作。1940年,她写出了第一篇政论文章;1959年,她参与新中国首部《选举法》的修订;1964年,她独立完成《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研究》。
1971年,谢觉哉逝世。第二天,王定国就申请退掉组织分配的大房子,搬进普通干部住房。她说:"老谢走了,我不能占着国家的资源。"
很多人以为,王定国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事实上,她的后半生同样精彩。
1984年,71岁的她发起"用新房砖换长城砖"行动,呼吁人们保护长城。1987年,她推动《长城保护条例》立法调研。
2016年,103岁的她出席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精神矍铄。2020年,她在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审阅《党史百年大事记》。
有人问她:"您这一辈子,最骄傲的是什么?"
她回答:"我的级别是共产党员,我的住房是人民心里。"
王定国的一生,经历了战争、牢狱、丧偶,但她从未向命运低头。她从一个童养媳,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从一个冻掉脚趾的伤员,变成百岁仍奋斗不息的老人。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再爬雪山、过草地,不用再忍饥挨饿、浴血奋战。但王定国的精神——坚韧、无私、永远向前——是否还能在我们身上延续?
那双九趾草鞋,不仅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这一代人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