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瑞慈医院建院25周年之际,手足显微外科病房内上演了温情一幕:一位历经4个月复杂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手持锦旗,向王瑞良主任深深鞠躬。“原本以为要坐轮椅度过余生,现在我能自己走路了!你们不仅技术高超,更把患者当家人!”张先生哽咽着,握住手足显微外科王瑞良主任的手说道。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从溃烂危机到重生希望
患者张先生(化名)因右足外伤后溃烂流液1月余辗转求医,外院检查显示其空腹血糖高达23.9mmol/L(远超正常值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13.9%(正常值<6.5%),糖尿病病情严重失控。右足伤口感染迅速蔓延,伴随发热、肿胀,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面临截肢风险。
“入院时,患者足部内侧软组织已广泛坏死,感染深度逼近骨组织,若继续恶化,不仅可能失去右脚,甚至可能引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王瑞良主任回忆道。面对复杂病情,瑞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MDT),联合内分泌科、感染科、麻醉科等专家,制定“控糖抗感染先行,骨搬运技术保肢护航”的精准策略。
显微技术攻坚:胫骨横向骨搬运术重塑足部功能团队采用“糖尿病足感染坏死病灶切除清创术”,精准剥离坏死组织,避免健康血管神经损伤。术后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指标显著下降。
△手足显微外科王瑞良主任团队术中(右:王瑞良 左:赵浩呈)
针对患者足部血运障碍,团队创新应用“胫骨横向骨搬运术”——通过微小截骨牵拉,刺激下肢血管网再生。王主任解释:“这项技术如同‘唤醒’休眠的血管,重新为足部供血,是避免截肢的关键一步。”
经过胫骨横向搬运及多次清创术,下肢血管再生,右足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游离植皮术,创面完全愈合,功能恢复。
细节铸就奇迹:全程管理护航康复
术后,心电监护仪持续追踪血压、血氧、心率变化,确保患者平稳过渡;通过静脉镇痛泵缓解疼痛,同时每2小时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严防早期感染;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每日8小时一次调整骨搬运牵引针刻度,确保骨膜张力,重建下肢血运。
△患者张先生住院时尝试行走
“每次换药,医生都轻手轻脚,还教我如何观察伤口;王主任查房时总会鼓励我‘再坚持一下,一定能好!’”张先生感慨道。4个月的住院时光,医护团队的细致关怀让他重燃信心。出院当日,张先生右足植皮区愈合良好,血运感觉正常,可以行走。
来源:南通瑞慈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