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18日,体重已经高达300磅的埃及国王法鲁克,正在进食生命中最后一顿大餐,这顿饭他吃了10只牡蛎、5碗米饭、8条鱼、12只大号龙虾,以及数不清的奶酪和水果,还有堆成小山的零食。
1919年,法鲁克出生在开罗王宫,父亲是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那时的埃及,虽然名义上独立,实际还在英国的掌控下挣扎。法鲁克17岁继位,1936年登基时,顶着“中东最英俊国王”的光环,年轻、帅气,满世界的人都对他寄予厚望。那会儿,他确实有点雄心,想让埃及摆脱殖民阴影,走向现代化。可惜,好景不长,他的野心很快被现实和自己的性格吞噬。
登基没几年,法鲁克就暴露出了本性。他对权力的掌控欲极强,却没什么治国能力。埃及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堆积如山,他却忙着享受生活。他喜欢豪车、名表、奢侈品,收藏癖好到了疯狂的地步。据说,他有上百辆车,连劳斯莱斯都塞满了车库。更离谱的是,他还喜欢“顺手牵羊”,有次在英国访问,偷了丘吉尔的手表,搞得场面一度很尴尬。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国王的霸气,不如说是小家子气的贪婪。
说到吃,法鲁克更是出了名的“大胃王”。年轻时,他还能靠新陈代谢撑住身材,可到了30岁以后,体重开始失控。流亡前,他已经胖到走路都费劲,医生警告过他无数次,心脏和健康都亮起了红灯。但他完全不在乎,饭量不减反增。到了1965年,他体重飙到300磅,每天吃的比普通人一周还多。那顿最后一餐,12只龙虾、5碗米饭,只是他日常奢靡的缩影。
法鲁克的堕落,和他的政治失败脱不开干系。1936年到1952年在位期间,埃及社会矛盾不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和工人活不下去,中产阶级也对他失望透顶。他治下的政府腐败不堪,军队内部派系斗争激烈。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对阵以色列,结果惨败。这场战争让法鲁克的威信跌到谷底,国内民众彻底对他失去信心。军队里早就有人看他不顺眼,1952年7月,纳赛尔领头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法鲁克被废黜,带着一堆财富逃到欧洲。
流亡后的法鲁克,日子过得更荒唐。没了王位,他索性放飞自我,沉迷于吃喝玩乐。他先在意大利住了段时间,后来定居罗马,靠着从埃及带出来的钱过日子。那时候,他已经不是什么“英俊国王”,而是个臃肿的中年男人,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他不甘心就这样被遗忘,总想着复辟,可没人搭理他。国际社会早就把他当笑话,埃及人民更是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法鲁克的健康也在流亡中彻底垮掉。300磅的体重压得他喘不过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全找上门。他身边的人劝他节制,可他听不进去。1965年3月18日那天,他在罗马的别墅里照常大吃大喝。那顿饭,10只生蚝、8条鱼、12只龙虾,吃得满桌狼藉。饭后没多久,他就突发心脏病,倒下后再也没醒过来。45岁,一个不算老的年纪,却是他奢靡人生的终点。
回过头看,法鲁克的悲剧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他生在动荡的时代,埃及被英国殖民多年,国家底子本来就弱。他继位时,国内矛盾已经很深,他却没能力也没意愿去解决。有人说他懒惰,有人说他自私,但更关键的是,他从没真正懂过“责任”两个字。国王不是光环,而是担子,他却只想要前者,不要后者。
法鲁克的故事,也是个放大镜,放大了权力和财富的诱惑。年轻时,他有无数机会改变埃及的命运,可他选择了享乐。流亡后,他有大把时间反思,却还是沉溺在食物和奢侈品里。他的失败,不光是王位的丢失,更是人格的崩塌。300磅的体重,是他放纵的象征,也是他人生走向尽头的标志。
再说说那顿最后一餐。其实,这顿饭的规模虽然夸张,但在法鲁克眼里,可能稀松平常。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吃到撑、吃到腻,对他来说是日常消遣。可讽刺的是,这顿饭成了他生命的句号。医生早说过,他的身体扛不住这种负荷,心脏迟早会罢工。1965年3月18日,这一切应验了。
法鲁克死后,留下的遗产不多。他的财富在流亡中挥霍得差不多了,名声更是烂到家。埃及人民提起他,只有嘲笑和叹息。他的后代也没能翻身,彻底淡出历史舞台。一个王朝,就这么在奢靡和堕落中烟消云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