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从古至今,清明节前后总是会下雨呢?

0
分享至

每到清明节,天上总会下着毛毛细雨。花草、树木,全部湿漉漉的,微风中还夹着些许寒冷。那么,为什么每到清明都会下雨呢?长辈说“这是祖宗在哭泣”呢,因为他们舍不得留在人间的亲人。



祖宗是不是真的会在地下哭泣,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清明的雨水总是带着宿命般的准时。有时我怀疑,它是不是被杜牧那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施加了什么魔法。

但是我们毕竟是唯物主义者,不应该相信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所以,为什么每年到了清明节的前后,天上总是会来一场小雨呢?这些看似神奇的巧合,其实不过是简单的自然规律罢了。

一、“雨纷纷”背后的气候原因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咱们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当中,有6个节气是属于春天的,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清明位于这6个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每当它到来的时候,人们就知道时间来到了暮春时节,春天就要离我们而去了。

春天将尽,后面紧跟着的就是炎热的夏季了。于是在这个时候,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就要进入中国大陆了。不过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北方此刻的空气仍然比较寒冷。



所以当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盘踞内陆上空的冷空气在长江流域相遇时,就形成了气象学家所说的“锋面活动”,最终产生降雨。所以“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气温会升高,降雨会增多。

紧接“清明”之后,下一个节气正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届时雨量还会增大。民间谚语有“谷雨淋了头,梅雨连绵下”的说法,

意思是说,如果“谷雨”来临时降水达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会影响到江南六、七月份“梅雨季节”的降水量,届时部分地区将会持续降雨20至30天,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总而言之,“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确不是受到了杜牧诗歌的“魔法诅咒”,而是古代农民长期观察自然现象得出来的一个结果。

过去我个人不太喜欢清明节下雨,即使是雨下得很小,也不喜欢,纯粹是因为下雨的时候出门很不方便。不过“清明”下雨,其实对农业十分有利。



比如《齐民要术》中记载:“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民间农谚也说:“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这些都说明古人早就观察到这几天会下雨,有利于播种农作物。

但是清明节降雨也是分地区的,比如在湖南长沙,清明前后降雨概率高达60%,而在北方同一时段,更多的则是沙尘与细雨的交织。

所以长期生活在北方黄土高坡以及内蒙古大草原的人,听到杜牧的那句诗,可能会不以为然。或者他们会想:清明时节哪有什么“雨纷纷”,我看明明是“清明时节风萧萧”、“清明时节沙漫漫”。

但是全国的学生还是统一接受了杜牧的《清明》诗,并把它当成了千古清明诗第一名。“雨纷纷”从小背到大,虽然觉得不对,但是也不会去细想了。

只有我们江南的小朋友,丝毫不会怀疑这一天是“雨纷纷”的。但无论清明节下雨,或是不下雨,感受最深的永远是老农。



农谚有云:“雨打清明前,洼地不种田”。因为农民是要看天气来种地的,有一些毛毛雨湿润了土地,是有利于耕种的。

但是雨也不要过大,否则连降三天,田地里刚种下的秧苗全都泡烂了,到时候“路上行人”断不断魂不知道,农民伯伯肯定要怄“断魂”了。

江南人“扫墓”,总是会赶在微雨中进行,应该就是古人算好了那几天会下雨才故意把“清明节”定在那个时候。

二、“雨纷纷”增添诗意和传统文化韵味

如今的“清明节”,原来是上古多个节日的“混合体”。什么上古的“上巳节”,什么“寒食节”,都被混到了一块儿。

其中“寒食”这个节日在唐代以前十分重要,传说它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特别设立的。由于“介子推”死于火灾,所以古人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寒食”。



唐朝以后,“寒食”、“清明”合而二为一了,两个节日的内涵也相应地合并到了一起。这么一想,反而觉得清明时节,就应该雨纷纷了。

否则不止是少了一点诗意,更是少了几分传统文化的韵味呢,怪不得古人喜欢在诗词文章里面写雨中的景色。

所以杜甫会说“好雨知时节”,韩愈会说“天街小雨润如酥”,张志和会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明时节的细雨打在脸上的感觉,酥酥麻麻、冰冰凉凉。雨量不大,无须撑伞遮挡也不必担心衣衫会被打湿。



雨水只是刚刚打湿了路面,让远方的青山,近处的绿水的颜色变得比平时更加浓重一些。风景更美了,触目之处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有时在细雨中漫步,想起苏轼《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于是豪情顿生。

打开电视机,《新闻联播》后面是天气预报。看着卫星云图上涌动的气流,忽然意识到现代人已经可以预测到风雨了。假如你听到天气预报说明天会降雨,你很难做出明天不带伞出门的决定。

但是这样一来,你就错失了一个接受春雨“洗礼”的机会呢。可是你要敢坚持出门去“淋雨”,你的母亲又必然会斥责你在“发疯”,所以最后大多数人都会失去“淋雨”的勇气了。

也许再过个一千年,人们不仅能预测清明雨什么时候降临,还能人工干预它什么时候下,什么时候不下,以及降雨量是多少。



春雨的降临从不确定变成了确定,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说背诵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学生们会不会一头雾水呢?

结语

今年的清明节,很多地方依然下雨了,也有部分地方没下。不知道接下来的几天,那些没下雨的地方会不会下。不过,脑子里总是想起长辈那句“这是祖宗在流泪”的话。

但是,懂得一点气象学的知识以后就知道了,这种说法完全不可靠。我宁愿相信清明的细雨,是祖宗写给我们的一封信。

仿佛是祖宗在借着细雨告诉我们:天气暖和了,泥土被雨水湿润了,赶快下种子啊,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清明节下雨,原来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春天将尽时,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在长江沿岸与北方冷空气遭遇产生的。

不过,这么说是不是又显得太过于理性了?其实,“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大自然对人间万物的祝福与馈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郝龙斌将参选国民党主席,台媒体人:赵少康或为台湾“大选”让路

郝龙斌将参选国民党主席,台媒体人:赵少康或为台湾“大选”让路

海峡导报社
2025-09-17 21:12:04
猛料越扒越有!释永信在少林寺有多过分,可能远超世人的想象

猛料越扒越有!释永信在少林寺有多过分,可能远超世人的想象

天行舰
2025-08-21 00:00:06
我,一个顶级女杀手,被人贩子拐进大山,他们意识到我身份时……

我,一个顶级女杀手,被人贩子拐进大山,他们意识到我身份时……

飞云如水
2024-07-28 12:58:04
12连板!605255复牌再涨停

12连板!605255复牌再涨停

扬子晚报
2025-09-18 11:19:18
粟裕为何66年后没受什么影响?原因有几个,这位元帅的保护是关键

粟裕为何66年后没受什么影响?原因有几个,这位元帅的保护是关键

景心忆史
2025-09-18 09:35:59
52年一名弹道专家贪污,陈赓找毛主席求情,主席:去把周总理请来

52年一名弹道专家贪污,陈赓找毛主席求情,主席:去把周总理请来

微野谈写作
2025-09-18 17:14:34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妙知
2025-09-15 15:09:35
科尔:我们队内每年都会打两三次架,但视频曝光摧毁了我们队

科尔:我们队内每年都会打两三次架,但视频曝光摧毁了我们队

雷速体育
2025-09-18 06:56:08
罗马诺官宣!62岁穆里尼奥重返本菲卡+签约2年 21天相爱相杀大戏

罗马诺官宣!62岁穆里尼奥重返本菲卡+签约2年 21天相爱相杀大戏

风过乡
2025-09-18 07:12:11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削桐作琴
2025-09-08 15:05:36
直降12℃!刚刚确认:已抵达宁波!接下来,台风要扎堆了!

直降12℃!刚刚确认:已抵达宁波!接下来,台风要扎堆了!

鲁中晨报
2025-09-18 15:55:08
国民党郑丽文狂言:两岸开战,大陆将被拖垮30年,是虚张声势还是不安?

国民党郑丽文狂言:两岸开战,大陆将被拖垮30年,是虚张声势还是不安?

爱看剧的阿峰
2025-08-29 05:37:37
俄方放话“不再谈”后,泽连斯基:愿无条件会面,但绝不去莫斯科

俄方放话“不再谈”后,泽连斯基:愿无条件会面,但绝不去莫斯科

博览历史
2025-09-17 21:32:18
离开东方卫视9年,央视主播潘涛回上海,54岁官宣新身份可喜可贺

离开东方卫视9年,央视主播潘涛回上海,54岁官宣新身份可喜可贺

纪中百大事
2025-09-17 21:26:02
关晓彤生日鹿晗态度冷漠,两人被曝在日本有孩子,不是分手是离婚

关晓彤生日鹿晗态度冷漠,两人被曝在日本有孩子,不是分手是离婚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9-17 19:16:57
导盲犬爬泰山续:大连基地回应,将专车接回,网友要亲见芬迪回家

导盲犬爬泰山续:大连基地回应,将专车接回,网友要亲见芬迪回家

甜柠聊史
2025-09-18 15:06:24
两张中北大学宿舍照,气坏了千里之外的网友:太矫情了,不能理解

两张中北大学宿舍照,气坏了千里之外的网友:太矫情了,不能理解

熙熙说教
2025-09-18 20:50:57
俄罗斯和哈马斯都玩脱了

俄罗斯和哈马斯都玩脱了

海子侃生活
2025-09-17 10:10:09
全球反对浪潮汹涌!阻止以色列?有“六大狠招”

全球反对浪潮汹涌!阻止以色列?有“六大狠招”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8 19:16:05
新功能太多看花眼?iOS 26升级后您应该首先做的 10 件事

新功能太多看花眼?iOS 26升级后您应该首先做的 10 件事

时尚的弄潮
2025-09-17 15:14:01
2025-09-18 21:39:00
执笔读春秋 incentive-icons
执笔读春秋
读史,知兴替,明得失
1836文章数 104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英媒:等特朗普离开 英国政府本周末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头条要闻

英媒:等特朗普离开 英国政府本周末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亲子
旅游
游戏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可能,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的大学就业数据,只有1页纸了。

亲子要闻

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又一款国产GAL疑似暴雷?游戏中加入唯一男角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