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佐拉的“新探戈”音乐之所以可以在众多流行音乐流派竞相争宠的当今社会以独特的身姿形态影响着世界音乐的发展,是因为其有自己的音乐特点,今天我们就通过《自由探戈》这首经典作品,来看看“新探戈”音乐的迷人之处。
《自由探戈》是皮亚佐拉1973年移居意大利期间创作的。在这部作品中,皮亚佐拉在音乐创作中注入了古典和爵士等新的音乐元素,使他笔下的阿根廷传统探戈音乐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又极富现代风格与神秘色彩,整首作品极富民族性,又极富现代感,既羞涩又奔放,的确令人为之着迷甚至痴狂。
《自由探戈》起初被创作时是为手风琴、小提琴与钢琴的三重奏曲。而由克里斯托夫·德尔波特(来自斯蒂芬妮·奥尔特加三重奏的手风琴和班多钮琴手)呈现的手琴独奏版《自由探戈》则别具一番风味。
手风琴是一种既能独奏,又能伴奏的键盘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这是许多乐器无法比拟的。除了独立演奏外,手风琴还可参加重奏、合奏。可以说,一架手风琴就是一个小型乐队!
全曲的整体结构为复三部曲式结构,4/4拍子,主调训、调。整曲由引子、首部、中部、再现部以及尾声构成。这首作品的特点在于作曲家运用了尽量少的、性格单一的音乐材料,通过重复、变化重复等作曲手法塑造完整生动的音乐形象。
重复是皮亚佐拉音乐创作中运用最多的写作手法。虽然总在重复,人们却并未感觉到多余甚至头痛,原因是重复的乐句往往主要表现在声部交替、转调、变奏、模进等方面,这些不同的、现代的并颇具特色的创作技法使得同一乐句在音色、调式等方面有了多样性的变化,这不仅不会使人感到重复、啰嗦,反而使音乐有了更强的张力与动力,每一遍不一样的重复似乎都给这部作品加入了一剂新的兴奋剂,使人为之疯狂。
灵活、自然而且频繁的调式调性变化也为《自由探戈》添色不少。皮亚佐拉的作品常以绚丽的音乐色彩、扣人心弦的音乐情绪来抓住听众的耳朵,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多半是要依靠调式调性的转换,而且是频繁自然的转换。在乐曲发展中,为了使主题形象达到统一而又不陷于沉闷的、忧郁的单一气氛,皮亚佐拉频繁、循环地利用近关系转调和平行大小调的相互转调来增强音乐的色彩性表达。
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是纯听觉意义上的探戈音乐。传统的探戈音乐往往都是由舞者编排出舞蹈,然后再根据舞蹈的节奏来创作音乐。这样一种先来后到的模式,使探戈音乐的表现形式完全依附,甚至取决于舞蹈,音乐本身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就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而《自由探戈》为代表的皮亚佐拉“新探戈”是以音乐演奏者本身为主,完全脱离了舞蹈,并以纯粹的听觉方式展现给听众。从而,探戈音乐成为了完全独立的音乐个体,探戈的精髓便能够用声音的方式表现到了极致。
以《自由探戈》为代表的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新探戈音乐强悍而叛逆,雅致而优美,不仅将属于下层酒馆里的探戈音乐带进了现代音乐厅,更使全世界了解了南美的音乐文化风情;不仅让人们用探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把探戈变成了一种更为大胆、更为时尚的听觉艺术;不仅把手风琴这种相对廉价的、自娱自乐的乐器带到了全世界,而且使手风琴与探戈的结合变得既矜持又热情,既大众又高雅,让人沉迷其中,如痴如醉,甚至为其疯狂。
4月11日,斯蒂芬妮·奥尔特加三重奏音乐会将对阿斯托尔·皮亚佐拉致以崇高敬意,带来以《自由探戈》为代表的多首经典作品,敬请期待。
皮亚佐拉:探戈激情!
斯蒂芬妮·奥尔特加三重奏音乐会
2025年4月11日(周五)19:30
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票价:80 180 280
时长:约105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每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特别鸣谢:
曲目单
斯蒂芬妮·奥尔特加,女高音
Stephany Ortega, soprano
克里斯托夫·德尔波特,手风琴和班多钮琴
Christophe Delporte, accordion & bandoneon
阿德里安·泰伯海因,低音提琴
Adrien Tyberghein, double bass
我的死亡歌谣
balada para mi muerte
迷失的鸟儿
Los Pájaros perdidos
嗨,你这探戈
Che Tango Che
我会哭的
Será que estoy llorando
自由探戈(手风琴独奏)
Libertango (Solo accordion)
孤独的岁月
Années de Solitude
鲨鱼(手风琴与低音大提琴)
Escualo (Duo accordion & double bass)
遗忘
Oblivion
我将重生
Rinascerò
——中场休息intermission——
无言的米隆加
Milonga sin palabras
他总是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Siempre se vuelve a Buenos Aires
再见,诺尼诺
Adiós Nonino
独自一人(手风琴与低音大提琴)
Seul tout Seul (Duo accordion & double bass)
狂人之歌
Balada para un loco
我是玛丽亚
Yo soy María
*曲目以演出现场为准。
* The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或许你还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