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李达的传奇人生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个李达,一个是“文李达”,中共创始人之一,参加过中共一大,毛泽东的老乡和老友,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另一个李达没有“文李达”那么有名,这位“武李达”戎马倥偬(kǒng zǒng)一生,辅佐过五位开国元帅,担任参谋长四十余年,调动过美军飞机,睡过毛主席床榻,被誉为“兵秀才”,“军中诸葛”,“活地图”的开国上将军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开国上将李达
李达少年时
陕西眉县,小地方,历史上却出过三位名人,一是为秦始皇荡平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令敌人闻名丧胆的白起大将,二是北宋时期主张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家张载,三就是今天的主人翁,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李达上将。
如今在陕西省眉县横渠镇横渠村李达故居前的广场上,李达将军的雕像一身戎装,眺望前方,在当地,“文学张载,武效李达”的育人理念,表达了人们对开国将军的崇敬之情和对其革命精神的传承之愿。
1905年的4月,李达出生在这里,家境贫寒,所以五岁时就到地主家打短工补贴家用了,渐渐地他的父母发现小李达聪慧伶俐,记忆力超人,为了以后能有个好出路,就四处借钱,把李达送进了私塾,正是这一明智的决定,改变了李达一生的命运。
1922年,年仅17岁的的李达考上了西安私立东道中学,而后又到了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毕业后就回到乡下做了一名小学老师。这时的李达和第一任妻子张氏结婚了,并生了一个儿子。当时的中国,风雨飘摇,军阀混战,由于在西安读书时就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经历过思想启蒙。对时政大事十分关心的李达不想一辈子做一个教书先生,于是在1926年,下定决心投笔从戎的李达考入了冯玉祥将军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遂告别娇妻幼子,真的是“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经此一别,再与第一任妻子没有相见。
李达开启从军之路
毕业之后的李达就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5月到10月,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在河南,山东西部开启中原大战,冯玉祥占败,李达所在的西北军被蒋介石收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就被蒋从山东调到江西围剿井冈山的工农红军,第二次围剿,第三次围剿都失败了。1931年7月到9月的第三次围剿失利后,蒋命令其余部队全部撤回,唯独留下了26路军这支他眼里的杂牌军留驻宁都当地,陷入了工农红军及当地群众的重重包围之中。
尤其是日本军队在东北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大多数是北方人的26路军将士请求回北方抗日,却被蒋国敢拒绝。当时26路军军事长官季振同,参谋长赵博生便有了起义投诚红军的想法,但就在准备起义的前一天,闻听风声的蒋介石却在南昌电告26路军派人来取拖欠已久的军粮和被服,当时参谋长赵博生抓紧联系红军方面的联系人刘伯坚,刘伯坚决定起义暂缓,取回军粮和被服后再议。当时已是旅部参谋的李达临危受命,立刻快马加鞭去了南昌,虽然宁都距离南昌不远,但当时的交通条件很差,加之山高水险,千斤重担,全部都压在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身上。李达不辱使命,风雨兼程,提前将粮食和被服运到了宁都。
李达加入工农红军
1931年12月14日,26路军发动“宁都起义”,起义后的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自此后,李达同旧军队告别,加入了工农红军,由此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李达毕竟在正规军校学习过,加入红军后不久果然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特别是识图,用图,通讯。是不可多得的参谋型人才,秀才指挥官。1932年到湘赣苏区,任红八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这是李达人生中第一次担任参谋长,至此李达就与参谋长职位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九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1月起任红8军参谋处处长,红17师参谋长,参与指挥抗击国民党军队对湘赣苏区的进攻,并配合红一方面军作战。1933年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8月随红6军团西征,任军团参谋长。10月与贺龙率领的红2军团会合,调任红2军团参谋长,协助军团长贺龙,政委任弼时,发起湘西攻势,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和指挥“反围剿”作战。
李达的才华主要体现在过目不忘的能力和做地图,看地图,用地图上,平面的地图在他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立体的构图,山川,河流,城镇,乡村,交通道路等等了然在胸,当时本来军用地图就少,加之仅有的一些还沿用清朝的地名,谬误很多。李达每到一处,便带领手下参谋勘探地形,绘制地图,常常冒着危险深入敌占区,凭着自己极强的地理天赋,通过多次实地勘察,自发的制作了很多标准地图,极高的准确度给军事主官作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935年,正在长征的红2,红6军团抵达毕节,当时领导红2,红6军团的领导人想在毕节创建川滇黔边根据地,当时任弼时征求李达的意见,李达摊开地图,表示毕节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多条公路交通线汇集在此处,非常容易引起敌人的围攻。果然不久,四川,贵州的军阀围攻了毕节,任弼时庆幸地说;“还是李达有先见之明”!
因为善用地图,加之李达深得毛泽东军事指导思想的精髓,不打冒险仗,灵活作战,善于料敌先机,提供给贺龙的战斗方案建议指挥下,即便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前截后追中,忽东忽西,时南时北的红6军团,就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耍得敌人团团转!贺龙感慨地称其为“豹子头”!
1936年起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
李达面相温和,长着一副菩萨相,红军时期有“活菩萨”的美名,高高的个子,红润的脸庞,和蔼可亲,心性笃定稳重,胸有丘壑,心细如毛发,遇大事从容不迫,患大难面无惧色,不疾不徐,从容淡定。指导手下工作,原则性寸步不让,要求手下作为参谋人员不仅要做到“四勤”即腿勤、笔勤,眼勤、脑勤,还要做到“胆大包天”“心细如发”“守口如瓶。遇有不忿之事,最多以“乱弹琴”斥之。
1937年初,李达出任援西军参谋长,与刘伯承开始了14年的黄金搭档,比刘邓合作还早一年。两人初次见面,刘伯承就坦言:“我对阁下的能力深信不疑,请放手工作!”
李达的经典事迹
抗战爆发,八路军正式成立,刘伯承任129师师长,邓小平任政委,李达任129师参谋长,老成持重的李达很受刘邓的器重。每逢重要战事,身为参谋长的职责,李达总能提出重要的建议,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当了重要的智囊!而且对于地图,无论是别人拿来的或是缴获的,他只要稍微一过目,就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改,刘伯承啧啧称赞他说“你真是个活地图啊”!这期间,李达指挥作战,每战必胜,没有任何败绩,这一点难能可贵,邓小平夸赞他说:“李达在指挥上是很有一套的”!一次行军,李达率兵先行,与刘邓约好到某个村庄会面,但李达到达目的地,将营地设立好了,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刘邓大军。李达遂找来参谋,叮嘱他要如何如何走,经过哪里,就能在某某庄找到刘邓首长。
果不出李达所料,参谋在按照李达的指示进行后,果然在李达所说的地方找到了刘邓大军。对此感到奇怪的刘伯承问李达:“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在某某处迷路的?”而李达答道:“我寻思在地图上两个村庄有重名,而这两个村庄一东一西,我迟迟等不到你们,就判断你们可能是迷路到另一个地方去了。”此言一出,刘伯承大为赞叹,邓小平则连连点头,称你这一手十分了不起!
李达就像一头老黄牛,工作勤恳,细致认真,任劳任怨,作为刘邓二位首长的助手,从未受到过二位首长的训斥。据杨国宇将军1947年12月10日的日记记载:“邓小平要求极严,但从未见他批评过李达,刘伯承要求极高,但对李达最放手。”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不久就在太行山区设立了一个观察组,作为美军飞行员的联络和救援点。当时因为日军封锁,最好的饭也就是黑豆饭,李达发现美军飞行员吃不惯,在物资极为匮乏的情况下,安排人送去肉,鸡蛋和牛奶,美军飞行员极为感动,便主动帮助八路军。只要美军没有飞行任务,李达打个招呼,美军飞机就过来帮忙。后来,李达奉命攻打号称“铁城”的安阳,由于城墙坚固,敌人的火力凶猛,八路军一时无计可施。美军飞行员听说后,立刻派几架轰炸机前来助战,向城内日军投掷了大量炸弹,一时把日军炸懵了!什么时候八路军有轰炸机了!这次战斗,八路军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李达将军和美国飞行员们合影
正是李达的这种菩萨心肠以及从大处着眼的风范,在当时情况下美军飞行员才真心诚意地来帮助八路军,后来美军机长帮忙在八路军根据地选址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机场,这个机场地址就在长宁。后来发生的长宁空运事件,就是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的运输机,空运线路是从延安机场至山西黎城长宁机场。任务是把远在延安的我党政军20名领导人紧急运到前线,以便指挥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并反击国民党军队对我根据地的进犯。
长宁空运仅历时四五个小时,但对后来的国共决战,对中国现代史的演变,起了极不寻常的作用。正是这次空运,使共产党本来需要两个月艰苦跋涉的输送任务,在半天之内即告完成,其时间甚至比美军开始空运国民党先遣人员去接受日伪军投降,还早了一天。这些中共最善战的将领,先敌一步到达战区,迅速集结主力,编组野战兵团,从容自如地选择战场和战机,将敌方置于被动与不利的境地,然后战而胜之。如刘伯承、邓小平首长下飞机后,由黎城星夜赶到129师司令部驻地河北涉县赤岸村,立即部署了上党战役。不久长治周围地区获得了解放。上党战役的胜利,痛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加强了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在此事上,李达参谋长居功至伟。
1945年12月14日,李达和认识20多天的张乃一结婚。张乃一问他为什么选择在这一天结婚,李达说:"1931年12月14日,我加入了红军,这一天是我从旧军队军人变成红军战士的日子,也是我新生的日子,有纪念意义。"
李达将军与妻子张乃一
1948年5月李达出任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淮海战役后,于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
1949年5月,李达奉毛主席命令,前往长沙和国民党高级将领程潜和陈明仁秘密会晤,详细交谈关于长沙起义,弃暗投明等事宜,这次回北京就是要和毛主席汇报情况的,此时北京已经和平解放,毛主席在香山别墅临时建立了党中央指挥部。毛主席等到了李达的好消息,当即让周总理办了个欢迎晚会,晚会后,众人纷纷离去,李达跟着毛主席来到他的住处,李达详细将程潜和陈明仁的起义计划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完后很高兴,夸赞李达此行功劳很大。
毛主席随意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此时已是深夜,便亲切说道:“李达啊!天也很晚了,你也累了,我还得忙一会,暂时还不睡,你就睡我的床吧!”李达也深知毛主席多年来都是晚上工作,天快亮时才上床休息,便不再推辞,说了一句:“主席,那我就打扰了!”第二天李达醒来后,发现主席桌上已写好了给程潜和陈明仁的回信,李达为了不打扰主席休息,默默离开了主席住处。
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领导西南地区歼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
1953年4月18日,中央军委决定,由李达接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的职务。1953年5月上旬,李达到志愿军总部报到。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对老资格的参谋长李达很尊重,称他为志愿军的诸葛亮。遇到开会,邓华在入场时总对李达说:“诸葛先生请。”志愿军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文,邓华都是请李达起草,再经志愿军领导讨论后签发。在朝鲜期间,李达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协助邓华代司令员组织指挥了取得重大胜利的夏季反击战役,迫使美方最高司令官克拉克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李达自从离开老家后,都在不同的战场上奔波,多年家乡都没有他的音信。1949年7月,李达留在老家的儿子李如龙结婚了,一个月后被接到武汉的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亲。这时他才知道父亲并未在兵荒马乱中丧生,还在解放军部队做了“高官”。 建国之后,李如龙来到北京,向父亲提出,希望给他找个工作,但是李达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李达将军说:“我是农民出身,你做个农民有什么不好?”李如龙于是又回到家乡陕西眉县横渠区崖下村,安心当农民。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的李达被授予上将军衔,57名上将中排名第二位,然而,在常人眼中这么荣耀的一件大事,李达却像没有这回事一样,从未向家人提起自己的军衔。所以,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什么军衔。李达的女儿所在的学校军队干部子女不少,听同学们谈论谁的父亲是中将,谁的父亲是少将,她也便问父亲是什么将?李达怔了一下,笑着说:“小孩子打听这干什么?我是什么将?芝麻酱,黄酱!”孩子们过了许久才从报纸上得知自己的父亲是上将。
文革初期,李达被关了,他的妻子张乃一四处奔走,四年后李达终于被放了出来,1971年的一天,刚刚脱离困厄的李达遇见了毛主席,看着曾经的爱将神色困顿,主席有点心疼,笑着问道:“李达,你因为什么原因被关的啊?又因为什么原因被放了啊?”李达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啊,稀里糊涂就进去了,稀里糊涂又出来了!”毛主席大笑说:“李达不糊涂,而且是从不糊涂!”两人的谈话充满禅意,毛主席夸赞李达不糊涂是真实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上将李达为人正直,淡泊名利,颇具长者风范!大公无私,清廉律己,注重言传身教!常常能够放眼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来解决问题,表现出卓识远见,高瞻远瞩的特质。虽身居高位,但廉洁自律,生活简朴,率先垂范,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从不搞特殊化。
直到1987年,他才回到家乡,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不再那么硬朗了。自从离开这里,他已经有50多年的时间没有回家了,此时此刻,看到记忆中的家乡,他泪流满面。当地的父母官知道他回来后,还为他隆重举行了欢迎仪式,有不少父老乡亲都前来为他接风洗尘。看到这种场面,一向朴素的李老自然感到非常不自在,他有些生气,告诉他们不要弄这些看起来华而不实的东西,有这个心思,还不如想想怎么为老百姓办实事。
陕西省眉县教育局命名眉县横渠镇横渠小学为“李达小学”。
李达总爱提起刘伯承元帅的一段话:“刘帅常常告诫大家,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一个口令能让几万人立正。但你要切记,这一点权力是党给的,是人民赋予的。你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决不能自我膨胀,不能忘乎所以!”李达还喜欢吟诵两句古训:“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他以刘帅的告诫和古训格言自律,也以此提醒周围的同志们。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曾给李达题词:“将军淡名利,风范当永存。”这正是对李达一生恰如其分的评价。
晚年的李达留下遗嘱,告诉子女们身后要把他埋在抗日战争中的涉县129师活动过的地方,陪伴他的战友们!1993年 7月12日,李达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上将李达之女
根据生前遗愿,李达将军葬于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旁将军岭上,墓地位于刘伯承元帅纪念亭后,李达将军的灵骨安放处镌刻了他的雕像和纪念碑。将军塑像面带微笑,俯视将军岭,这里应该是他最理想的安葬处了,死后也可以和129师的将帅们长眠在一起。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实践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他的崇高品德和卓著功勋,将永载史册。
李达同志永垂不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