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
民族舞剧《红楼梦》的300场纪念演出会这样度过。
因为「盲卡」开出「新人」,导致观众现场大喊「退票」。
演出结束后,官方发文回复,最后表示《红楼梦》未来将以「明卡」形式跟大家见面,至少提前7个工作日官宣演出卡司。
【《红楼梦》300场谢幕】 图源:江苏大剧院
观众似乎并不买账,「演出前宣卡有什么用?开票时不官宣卡司那还是「盲开」啊!」
「什么时候舞剧能像zgyyj(中国音乐剧)一样,开票就公布卡司才算真「明卡」。」
支持「盲开」者认为可以让观众把重点放在剧目本身而非卡司,但「盲开」本身其实也存在着法律问题。
最重要的是,「盲开」之所以引发观众不满,是不同卡司之间的巨大差异完全难以忽视。
在国内演出市场越来越多「盲开滚出」的声讨之下,「明开」恐怕是大势所趋。
01 「盲开」积怨已久
在演出售票时,先公布每场卡司是谁即「卡司排期」再开票的做法被称为「明开」。不公布卡司排期的情况下进行开票被称为「盲开」。
相比话剧、音乐剧等,舞剧「盲开」尤为普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红楼梦》等,开票时都不会宣布卡司排期。
《只此青绿》海口站大麦演出介绍页面
部分舞剧在开演前会公布卡司阵容,如舞剧《赵氏孤儿》。
《只此青绿》和《红楼梦》则在爆火后「盲」得彻彻底底,只能等大幕拉开,才知道这场卡司究竟是谁。
想要「集卡」(看不同的卡司)的观众,只能靠「赌」。或者动用「钞能力」多买场次甚至「All in」来提高押中概率。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中魅影」(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的第一轮开票。主办方仅官宣了「魅影」一角的卡司阵容就宣布开票,未公布其余角色的卡司信息,及每场的卡司排期。
而在北京站10月份的巡演场次中,一开始,「魅影」饰演者阿云嘎因行程原因无法参演,剧组发布公告。冲着阿云嘎买票的观众大失所望。
网友在豆瓣上发起了投票,有92%的网友表示不接受音乐剧「盲开」。
为什么观众如此厌恶「盲开」?
对一些观众来说,到剧场看自己喜欢的演员是一种「刚需」。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对某些演员的喜爱,才促使部分观众走进了剧场。
《声入人心》之后,阿云嘎、郑云龙等音乐剧演员的爆火,让他们主演的剧目炙手可热。甚至影响了整个音乐剧市场的加速发展。
不久前越剧演员陈丽君的出圈,带动了她所参演的剧目一票难求,也让越剧圈肉眼可见地「升温」。
在这种情况下,「盲开」的做法,无疑加大了观众买到心仪卡司的难度,也拉高了观众的购票成本。
02 你「盲开」,我「退票」
今年3月2日午场,是民族舞剧《红楼梦》第300场演出。
按照一贯的做法,百场的「配置」会拉满。《红楼梦》200场的时候,剧组安排了三组「宝黛」同场演出。
黎星、罗昱文、姜爱东饰演贾宝玉;李艳超、胡婕、罗颖饰演林黛玉。每组负责不同的段落,「拼盘式」呈现了整部演出。
【《红楼梦》200场谢幕】 图源:江苏大剧院
因为形式新鲜,也都是受人喜爱的「老卡」组合。大部分观众也非常满意。
第300场演出开始,幕布上揭晓了本场卡司。除了200场的三组「宝黛」,饰演贾宝玉的新卡李文鑫、饰演林黛玉的新卡王昱薇名字也展现在观众面前。
大家一片讶异,观众席里传来「退票」声。
虽然剧目方可能出于让观众一场集齐所有卡司的考虑,而「特别策划」了这场演出。或者如导演黎星在200场之际所说,传递出让几组「宝黛」「代代传承」的精神。但观众显然不买账。
社交媒体上,@菲***人评论道,「其实愤怒主要来自盲卡和新卡上300场。200场老卡拼盘并没有什么,大家都很兴奋。主要是新卡300场前一晚官宣,直接跳300场还连跳三幕根本没有尊重观众。」
新人卡司尚未出演过这部剧,一上来就是300场。让早已抢好了票准备看强卡的观众难以接受。也有个别观众反馈,如此「拼盘」,难以「如梦」。
于是长期以来深受「盲开」之苦的观众,在300场《红楼梦》之际爆发。
官方及时表态,在演出结束后发布的回顾推文中,表示未来将以「明卡」形式与观众见面。并从南京站之后的巡演开始,提前7日宣卡。
图源:江苏大剧院
可「明卡」不是「明开」,这就意味着在买票阶段,观众仍然不知道具体哪位「宝玉」和「黛玉」会上场。
考虑到信息不对等的交易行为对消费者产生的实际损失,「盲开」已经不仅仅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了。
03 维权,其实有法可依
2024年7月,检察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开盲盒”式售票的是是非非》的文章。
其中,针对“开盲盒”式售票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记者咨询了法律专家。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夏伟说「…戏剧演出内容的完成度、演出服务的质量高低,与演员的演出水平存在高度相关性。不公布演员阵容将导致消费者无法衡量演出服务的性价比,无法在可选择的演出作品间进行比较…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但是实操中,如果演出方明确表示不公布全部的卡司排期进行开票,而观众又选择了购票,是否可以认为观众认可了「盲开」并达成了约定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分析说,即便采用「开盲盒」式售票,主办方也应在开票时将演出时间、地点、卡司阵容出现「概率」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观众作出提示…
图源:江苏大剧院
同时,根据夏伟教授的分析,「开盲盒」式售票的前提,应当是经营者的销售价格合理,同种商品之间的价格不能差距过大…而且应当给消费者留下可以退换的空间,否则将可能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就《红楼梦》300场而言,300场的票价和其他场次票价一致,拼盘演出的「新卡」段落,部分观众认为「不熟练」,「无法入戏」。因此可能违反了「公平交易权」。
但同一场内可以集齐四组卡司,或许也会有一些观众认可这种「特别策划」。那重点就在于观众是否可以自由选择。
显然不能。因为《红楼梦》300场是在演出开始后才公布卡司,观众也无法在演出前进行退票了。
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咨询了文娱领域的法律专家,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的朱小苏律师,「如果演出方『盲开』侵犯了观众的合法权益,观众是否可以要求退票?」
朱律师说,「对于确有证据认定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盲开』,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消费者维权获得支持的概率较高,当然具体还要根据个案分析。」
同时,「在我们了解到的实际案例中,当消费者权益被侵犯而投诉到消保委或相关消保组织之后,会有专人接待和协调处理、协商退款的。」朱律师补充道。
04 放眼海外,是否也在「盲开」
有部分人认为,现场演出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如英国伦敦西区和美国纽约百老汇演出票就是「盲开」。
这一点也用来论证欧美的演出市场做到了「看剧不看人」。
但其实,西区和百老汇所谓的「盲开」背后,是一套比较完善的「替卡」制度。
图源:viator.com
以百老汇为例,舞台剧主要角色都是有明确的主卡和替补之分的,也就是俗称A卡和B卡。一般情况下,都是由A卡演员进行表演。
当A卡演员出现生病等状况时,替补演员(understudy)会上场演出。
音乐剧中替补演员(understudy)一般为群舞(Ensemble)中的一员。如果替补演员(understudy)表演主要角色,其原本的空缺就会被超级替补(Swing)来补上。
超级替补(Swing)是可以饰演群舞中任何一个角色的人。
还有一种替补叫做Standby,不在群舞中担任角色,专门负责替补主角。当主角演员无法参演时他们会上场表演,但除此之外不会参与该剧的演出。
无论哪种替补上场,在高手如林的西区、百老汇,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差距。
《文汇报》曾经在文章中提到戏剧导演徐俊在伦敦西区观剧的一次经历——徐俊购票观看音乐剧《安妮》时是冲着领衔主演的当红明星去的,而不巧当天那位明星发高烧、嗓子哑了无法登台,只得临时换了替补演员来演出。
但是全场观众没有发出任何不满意的声音,无人离场也无人要求退票。谢幕时替补演员也收获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去年音乐会版音乐剧《蝴蝶梦》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期间也是如此,饰演丹弗斯夫人的无论是A卡安妮米可·凡·丹(Annemieke van Dam)还是B卡贝蒂娜·博格丹尼(Bettina Bogdany),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图源:上海文化广场
势均力敌的演员、完善的「替卡」制度,可能就是国外能够「盲开」的底气。
05 「明开」和「炸卡退票」
要说真正的「明开」,中国音乐剧可以说开票开得「坦坦荡荡」。
除了上面「中魅影」个例,当下几乎所有的中文音乐剧都是真正的「明卡开票」。
哪些场次开票,就提前公布这些场次的卡司排期。
纵然不同的卡司之间,售票情况可能有天壤之别。但中国音乐剧选择拥抱这种现状。
中国音乐剧没有「替卡制度」,大部分音乐剧都是「平行卡」,本身就有两组以上的主角卡司。在功能上,每一组互为彼此的「替卡」。
如果有卡司变动,需要更换演员,即「炸卡」,则会同步开通退票通道。观众可以自行选择是否退票。
图源:涵金文化
就退票这一点,甚至比百老汇更「人性化」。
我写信询问了百老汇购票网站broadway.com关于演出临时更换演员的处理办法,得到的回复是:一般而言,卡司更换会由制作方通知,但基本上不会提供退票退款选项。除非是一些特别宣传明星主演的剧目,出现了明星无法出演的情况。
但事实上,明星「炸卡」也不一定能退票。
外网网友在reddit上留言,讲述了自己心仪的卡司被临时更换的心碎情况。
根据网友的回复,一般情况下可以到演员个人的社交媒体获取最新的通知。在演出当天的剧场里,也会有相应的电子屏或者单页告知卡司更换的情况。
今年7月即将来到中国的日本舞台剧《千与千寻》,去年4月30日至8月24日在伦敦长期驻演。虽然提前公布了每场的卡司情况,但临时「炸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剧组明确任何日程或者卡司的变更均不退款,不少冲着主角「千寻」饰演者桥本环奈或者上白石萌音而来的观众在遭遇「炸卡」后只能「认栽」。
大家先别着急「羡慕」中国音乐剧。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向韩国,可能会更加「感动」。
从事演出行业的韩国朋友告诉我,在韩国,无论音乐剧、话剧还是舞剧,都是真正的「明开」。
不仅如此,在韩国购票之后是可以在演出前随时退票的,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如遇「炸卡」,制作方会公布信息,观众可自行选择退票,不收取手续费。
如果演出因故取消,则会退回票款110%的费用。
回看《红楼梦》在施行实名制购票之后,也推出了退票政策。按照退票的时间节点,需收取一笔10%或20%的手续费。
这里的问题在于,如果是演出开始后才知道卡司是谁,已经没有退票空间。
就算按照将来说的「明卡」的方式,卡司公布之后,观众如果想退票,只能选择被动接受10%到20%的手续费损失。
06 「明开」还要等多久
随着《电波》《只此青绿》《红楼梦》等优质舞剧的走红,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不可否认,优质剧目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这些原创剧目到海外巡演,也像电影《哪吒》一样,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提升着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只此青绿》在纽约林肯中心 大卫·寇克剧院上演
图源:东方演艺集团
但也需要承认,在当下A卡稀缺的情况下,还无法做到像百老汇那样,换任何演员都能保障一样精彩。
对于制作方来说,演出收益常常无法覆盖演出成本,如果任凭B卡场无人问津,或者换卡就退票,甚至给予补偿,也真切地让本不富裕的行当「雪上加霜」。
这样看来「盲开」固然是更有利的选择——可以灵活安排演员,不必考虑临时换卡所产生的问题。对于爆款剧目,因为庞大受众和观众的「赌徒心理」,即使不公布卡司,也不会影响销售。
但在今天我们的观演环境中,「盲开」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它看上去是捍卫了观演的「无偏见」,实际上忽视了差距,并将成本转移给了观众。
而观众选择某一个卡司,本应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
其实观众也并非在一味诟病新人卡司,反而有观众表示,看过很多次A卡,「明开」也想买B卡。
归根结底,观众和制作方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前者希望看到好的演出,后者希望做出好的演出。
最好的办法可能是正视现状,接受不同卡司的差距,然后培养更多优秀演员。
当有了足够多的优秀演员储备,演员档期难以协调、临时生病、受伤,甚至「出任务」,也有了更游刃有余的应对之策。
图源:江苏大剧院
在上演着《红楼梦》的剧场里,传出一声声「退票」并不可怕。
能够听到更多的发声,比无人问津更显珍贵。
在观众仍对剧目怀着极大热情的时候,如果能倾听合理诉求,把观众的这一份热情转化为保障公平观演关系的动力,或许会得到比「盲开」更大的收益。
希望剧院和主办方可以早日找到与观众这个「利益共同体」双向奔赴的支点,让他们看戏时喝彩,买票时也自在。
致谢:
感谢朱小苏律师给予专业解答;
感谢韩国朋友提供有关韩国演出行业的信息。
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观点,与引用内容来源方无关。
撰文丨LMM
剧 焦 编 辑 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